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宜居幸福,是成都「名片」之一,成都已連續12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1月14日上午,成都高新區組織轄區19名民生監督員對2020年度民生實事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驗收,現場檢查驗收了朝陽小學、高新體育中心2個點位,並對參與社會民生事業的高新區各部門評價打分。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全面聚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0年承擔省市民生目標90項,實施高新區民生實事56條、各街道「十件民生實事」70條,不斷豐富民生服務內涵,真正把民生實事辦成暖心工程、民心工程,群眾滿意度、幸福感持續提高。
現場檢查驗收
民生監督員為各部門打分
當天上午,民生監督員前往朝陽小學和高新體育中心兩個民生項目現場打分。
「我們能感受到成都高新區在民生工程建設中的用心,花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來落實。」民生監督員陳立容說,她注意到,在朝陽小學建成投用前,學校專門組織家長參與甲醛檢測等工作,目的就是讓群眾滿意和放心。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0年省市分解下達民生實事目標任務90項,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成都高新區已全面完成上述目標任務。
此外,按照交通出行教育助學、醫療養老、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文體惠民等類別,成都高新區梳理形成56條民生實事目標;各街道結合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區域特色及轄區群眾關注熱點,分別提出「街道十件民生實事」70條,截至2020年12月底,上述民生實事均已完成年度目標進度。
補齊公建配套短板
持續提升教育容量質量
2020年,圍繞群眾反映最集中的民生問題,成都高新區迅速行動——過去一年,成都高新區打通盛華北路、天瑞路等斷頭路10條;新開工建設道路17條;「一軸兩橫三環」重點建設項目有序推進;高新體育中心已建成。
此外,成都高新區「三年攻堅」行動累計建成110項:全面完成興蓉街2號等5個老舊院落改造;新開辦5所中小學、16所幼兒園,新增學位12810個;新增3家社區醫院已投入運營;打造2個社區綜合為老示範中心;完成新增城鎮就業60217人;完成7個街道「網上辦」平臺建設,新建環球中心等7個自助服務點。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全力推進教育領域公建配套建設,努力回應轄區群眾需求,持續增大區域內教育容量。
2020年,成都高新區新開辦公辦、公益性幼兒園16所,新增普惠性學位5460個,新開辦普惠性幼兒園4所,新增學位690個;新開辦中小學5所,新增小學學位4050個,中學學位3300個。
截至2020年底,全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46.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1.2%,全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9%以上,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達83%。2020年小學招生13315人,同比增長9.6%,初中招生7377人,同比增長13.8%,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招收進城居住務工人員子女32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