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夜經濟,體育有力量

2021-01-10 海報新聞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門,在晚上,除了吃飯娛樂外,不少濰坊市民會選擇「燃燒卡路裡」,夜間體育消費也為城市夜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夜間體育運動消費逐漸火熱起來,但缺少高質量的體育競賽表演活動成為制約短板。

8日下午6時許,城區一處商場門前的籃球場上,市民在打籃球。

記者探訪

室內健身俱樂部,晚上迎來客流高峰

6月5日下午6時,正值下班晚高峰,位於萬達廣場的魚籽健身俱樂部也迎來了一天最忙碌的時候。

記者在該俱樂部看到,幾乎每個項目區域都有身穿運動裝、戴著護腕的健身達人在「擼鐵」。在跑步區域,十幾臺跑步機基本沒有空位。「晚上7時30分至8時是尖峰時段,我們會推出一些團課。」店長劉召永帶記者邊參觀邊介紹,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市民報一對一私教課的更多了,平均每人消費在3000元-5000元間。

記者了解到,1-3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市體育俱樂部暫停營業。3月下旬,市體育局根據市裡部署下發通知,組織引導體育俱樂部復工營業。到4月初,城區絕大多數體育健身俱樂部恢復營業。魚籽健身俱樂部4月1日開門營業,但是起初來健身的一隻手就能數過來,一度造成教練比會員多的景象。5月份以來,健身房裡「流量」漸長,人氣和營業額都有所復甦,最近更是出現了「搶車位」(動感單車)的現象。在智能動感單車訓練房,記者看到,每輛單車上都貼著「請每間隔一臺使用、教室已消毒」等字樣的標識。

「這個項目非常受歡迎,會員都得提前預約,排隊領手牌,如果來晚了,只能等下次。」劉召永說,從「門可羅雀」到「搶車位」,從零收入到如今每天過萬元的營業額,健身行業終於熬過來了。

不少健身俱樂部的負責人都表示,早九晚十,很多健身房保持著和商場同步的營業時間,上午人流量最少,中午迎來第一個小高峰,下午回歸平靜,傍晚5時開始進入客流高峰期。

室外運動場所,市民相約打籃球、徒步

如今,體育運動已成為市民夜間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作為夜間體育深受追捧的項目之一籃球,「太陽落下,籃球升起」是不少籃球愛好者的真實寫照。

每晚6時以後,位於萬達廣場外的籃球場逐漸熱鬧起來,因為疫情影響,已經三個多月沒有打球的籃球愛好者紛紛復出。6月7日晚,記者在該籃球場看到,兩組籃球愛好者激戰正酣,呼喊聲、加油聲不斷。球場的燈光照亮了城市的夜晚,也照亮了籃球愛好者和球場老闆的心。

萬達廣場籃球場負責人李奇告訴記者,特殊時期,籃球場降低了收費標準,由每人20元降至15元,而且不限時。「希望能帶動更多市民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同時拉動城市夜經濟發展。」李奇說。

作為我市體育場館的老大哥,濰坊市奧體中心的夜晚同樣明亮。8日晚7時許,記者在該中心南門看到,已經有市民陸續來健身,市廣場舞協會的中老年舞蹈團在音樂的伴奏下輕快起舞;圍繞體育場近2公裡的道路上,三三兩兩市民在散步或跑步,濰城區徒步協會的近百名會員正進行徒步。「以前我們都是在馬路上徒步,存在安全隱患,現在奧體中心對外開放了,這裡安全,健身氛圍好,人氣也越來越旺。」濰城區徒步協會會員馬女士對記者說。

濰坊市體育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更好服務於全民健身,從5月底開始,市體育中心向市民免費開放奧體公園中心體育場的田徑跑道,每天分早晨和下午兩個時間段。經過維護改建的西門兒童遊樂園也於「六一」前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未來將把奧體中心優質的場館資源儘量向公眾開放,市民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來運動健身。

市民聲音

下班出門運動,場地費和裝備是主要支出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夜晚走出家門,「燃燒卡路裡」的同時,體育消費為城市夜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晚上,我經常約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踢球。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揮汗如雨後,感覺很輕鬆。」家住濰城區青年城邦小區的魏魯東對記者說,吃喝玩樂的基礎是要有個好身體,現在運動圈裡最流行的話就是「晚上請人聚集吃飯、不如請人健身流汗」。現在他每周要踢三到四次球,每月花在場地費和裝備上的錢在1000元左右。

隨著夏季來臨和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越來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門健身。5月份以來,城區中大型羽毛球館、籃球館、足球場、網球場等,在晚上人氣爆棚。「晚上去打球,下午必須早點訂場地。」家住奎文區聖榮廣場小區、經常在高新區五環優仕羽毛球館打球的王新剛最近每周有四天晚上去打球,「白天忙著上班,晚上才有時間活動。打羽毛球花費比較高,場地費和買球的費用是大頭,我平均每年花在打球上的錢要上萬元。」

8日晚8時許,眾多市民在五環優仕羽毛球館打羽毛球。

運動熱潮也帶動了運動裝備的熱銷。家住高新區紫瑞園小區、喜歡夜跑的長跑愛好者張義強就是一個「裝備控」。「健身裝備不僅要好看,還得重功能性,儘管價格不菲,但是很值。」張義強對記者說,以跑步裝備為例,除了跑鞋,還需要水壺、運動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備、計步器、護膝、速乾衣……對他而言,買運動裝備已成為一項重要開支。他穿的這身「行頭」,跑步鞋1099元、上衣200多元、緊身褲200元、跑步耳機1299元、小背包200多元。近幾年來,他在跑步裝備上的花費不少,僅今年就已經投入5000多元。

存在不足

我市夜間體育競賽表演活動不夠豐富

繁榮夜經濟,體育是重要一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市民收入增長,夜間的體育消費有著巨大潛力。對此,山東電視臺體育頻道記者徐凱華表示:「我認為,體育夜經濟應該包括兩大部分,體育競賽表演活動和體育健身休閒活動。以濟南為例,普通的一位體育迷,下班後到公園跑跑步,周中去看場山東男籃的比賽,周末去為山東魯能吶喊,已經成為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熱愛體育的人們最熱衷的事情。與濟南、青島相比,濰坊可能在夜間體育競賽表演活動上比較欠缺。」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夜間體育經濟消費基本停留在市民健身消費上,與濟南、青島等城市相比,濰坊沒有一支職業球隊,國際、國內的體育賽事也屈指可數,相關的群眾性體育賽事基本都是白天舉辦,全年夜間的體育競賽表演活動寥寥無幾。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經常參加鍛鍊的人口雖然不少,但體育消費形態相對粗放、單一,消費頻次低,體育消費意識不夠。

目前,全市體育俱樂部達636家,其中中心城區180家。為進一步提升城區體育夜間消費水平,市體育局採取了多項措施,拿出150萬元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基金,對體育健身場所和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專項扶持,鼓勵延長夜間經營時間。積極倡導城區體育服務行業開展免費體驗、優惠促銷、讓利打折、積分兌換等促銷活動,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活動和體驗,進一步挖掘體育消費潛力。精心打造夜間賽事經濟,積極申辦高水平體育賽事,辦好濰坊國際青年女足錦標賽、「濰坊杯」國際青年足球邀請賽等大型賽事。

相關焦點

  • 繁榮夜經濟,濰坊市委書記請區委書記吃燒烤,跟他們一起的有……
    從曝光的照片可惜看到,與惠書記一起吃飯的另外三個人,他們中有濰坊市委常委、秘書長,寒亭區委書記李蘭祥,濰城區委書記趙學坤,他們倆曾一起主政寒亭區!前幾年寒亭的發展有目共睹,於是時任區長的趙學坤被提拔到濰城區任區委書記。
  • 「管而不死,放而不亂」濱州城管系統為夜經濟保好駕、護好航
    全市城管系統堅持「管而不死,放而不亂」為夜經濟保好駕、護好航——就繁榮夜經濟訪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鐵金福繁榮夜經濟是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挖掘消費潛力、拉動消費需求的有效舉措,而如何在繁榮夜經濟的同時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則是當前形勢下向城市管理工作者下發的一張「新考卷」。
  • 做優體育產業|衡水奧體中心:「夜場」健身熱 撬「動」夜經濟
    衡水奧體中心「夜場」健身熱 撬「動」夜經濟——「做優體育產業,擴大體育消費」系列報導之一衡水奧體中心供圖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近年來,作為新興消費之一,河北省居民體育消費不斷增長。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們更加認識到健身和健康的重要,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如何改善供給、打通瓶頸,進一步提高體育產業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 專業運營 嶄新業態 賽事經濟成體育產業新生力量
    體育產業也向體育賽事、體育旅遊、體育休閒等領域不斷延伸。以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活動為引領,石家莊市許多體育賽事運營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體育賽事為城市賦能,更為體育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無論是國家級的奧運會選拔賽,還是社區運動會等群眾體育活動,都有專業團隊介入。
  • 助力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京南極限地標正式亮相
    通過整合多方資源,打通多元渠道,聯合多個平臺和商家,共同舉辦線上線下活動,打造多業態的促銷模式,人人領福利,手握消費券,「禮享大興」等消費季活動在刺激了低迷的市場消費的同時,也助力商家業績提升與社會經濟恢復。北京愛琴海購物公園在大興區商務局和舊宮鎮政府的引領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嚴格按照各相關復工安排規定和部署,率先復工復產、恢復到正常營業狀態。
  • 體育經濟現象
    1早期體育經濟現象 體育經濟最早發生在古希臘在羅馬帝國的大城市中,開始建造特殊的體育和娛樂設施(例如圓形劇場和著名的體育館)。此外,圓形劇場中有站立和坐著的地方,以及為特別重要的人專門分配的小屋。美食和紀念品商人在觀眾中間奔波,他們向所有人出售豌豆,糖果和飲料。 觀眾的大量擁擠以及體育賽事和角鬥運動之間的激情泛濫,導致了諸如博彩之類的創業活動的出現。在他們之間根據特定比賽的結果進行投注交易時,所有參賽者都在投注。
  • 以體育精神激發城市蓬勃向上的力量
    「春有國際太極拳、夏有水上運動會、秋有國際馬拉松、冬有中國體操節」,在日照,品牌賽事與體育健身結合,營造了「處處都是運動場,人人都是運動員,家家都有啦啦隊」的濃厚健身氛圍,「運動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風。
  • 廣東湛江海洋體育項目啟動 「體育+海洋」跨界融合 助力海洋經濟強...
    廣東湛江海洋體育項目啟動 「體育+海洋」跨界融合 助力海洋經濟強市建設 發布時間:2020-07-27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吳水仙
  • 巨星力量!孫興慜拉動韓國經濟 已創造2萬億韓元
    巨星力量!孫興慜拉動韓國經濟 已創造2萬億韓元 原標題:巨星力量!
  • CBA回歸,體育有提振社會士氣的力量
    儀式感是體育聯賽中激發情感的方式。球迷第一眼看到的,是開場默哀與致敬的環節,全場比出全力以「復」的手勢,背景音樂響起,這是體育賽場裡迸發出的一股力量,CBA也期望將此傳遞給所有人。而在廣東隊與山西比賽的開場,CBA邀請到了籃球少年張家城參與跳球環節。
  • 體育產業「國家隊」再添河南力量
    本報訊(記者 陳凱)昨日,記者從河南省體育局獲悉,2019年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評選結果經公示後,已獲得國家體育總局的命名和認定,12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17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與19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成為體育產業「國家隊」新成員。
  • 天朝的羽毛球,何時能做成有規模的體育經濟?
    體育經濟同理:商業戰場上,要使用——體育項目——這種武器,但決定體育經濟勝敗的是懂得商業規律的人。大衛.斯特恩是全美職業籃球聯賽的CEO,是玩轉體育經濟的人,他不是籃球運動員,只是一名律師。我愛自己的國家,我愛我們的體育明星,愛我們的體育明星在國際競技場上的徵服和勢不可擋的超越!金牌,授予戰士,因為戰士無愧於這份永不生鏽的足赤。
  • 佛山市星威體育丨體育設施行業,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至今為止,體育活動是人類的基本願望和普遍行為,其中健身、小眾運動是體育產業較為廣泛的需求。尤其是國家提出「全民運動」的概念後,體育運動這一事業更是備受青睞。在這種態勢下,全民體育運動成為了當前時代的背景,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質基礎決定精神建築。
  • 體育社團越來越「活」 !盤活溫州民間體育力量讓賽事更有國際範
    老百姓身邊的體育活動多不多?賽事火不火?這就得看體育社團活不活了。作為社會力量辦體育的國字號改革試點城市,三年以來,遍布城鄉的體育社團已經成為溫州體育事業發展的「毛細血管」。政府包辦體育逐漸成為過去式,「活」起來的社團正在成為滿足市民日益多元化體育需求的「供給者」和「生力軍」。
  • 2020服貿會落幕,體育服務業如何為經濟獻力?
    作為服貿會「1+8+N」展會新體系8個行業專題之一,體育服務專題展受到外界較高關注。尤其在體育產業日漸成為中國經濟復甦增長的支柱產業和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時,體育的力量在本次服貿會中越發強勁。基於這樣的判斷,北京市就延展體育產業鏈條、釋放體育激情效應、引導體育產業發展方向、促進體育生產要素流動,讓體育賦彩小康社會、賦能經濟發展召開了本次專題展。
  • 貴州體育總會:激活社會力量辦體育
    採訪背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於1952年6月成立,根據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章程,同年,貴州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貴州省分會(簡稱為貴州省體育分會),並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黨和國家對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人民群眾對體育健身意識的提高
  • 蓉聚體育力量 聚焦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近年來,成都市舉辦多項國際體育賽事並取得一定成果。于再清在肯定成都體育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提出更高希望,成都在辦好賽事的基礎上,要通過營銷賽事取得經濟效益,在經濟、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取得更大成就。鮑明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提出七點建議:首先要跳出體育看體育
  • 2020中國(淮安)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博覽會在江蘇淮安開幕
    經濟網江蘇訊 10月24日上午,2020年中國(淮安)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博覽會在江蘇淮安隆重開幕,來自國家體育總局、兄弟省市、全省各級體育部門、體育產業載體、企業以及高校智庫等600餘人匯聚現場。淮安市市長陳之常、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副主任王平致辭。
  • 廣東體育援藏為林芝旅遊增添「體育力量」
    廣東體育援藏為林芝旅遊增添「體育力量」 2020年11月18日14:54 來源:中國網體育頻道 11月8日,由西藏自治區體育局、林芝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體育局支持,西藏自治區體育產業和設施開發管理中心、林芝市教育局(體育局)、米林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南迦巴瓦山地馬拉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