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導 9月19日,由中學生頻道和北京星路風採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二屆(2021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以下簡稱「希望之星」)在北京舉行盛大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從以下四個維度,就本屆「希望之星」的全新升級展開了全面的解讀:全面升級的測評體系、「希望之星」全國評委會的創立、更豐富多元的課程節目呈現、超強的學術指導團隊。
全面升級的測評體系
據了解,在「希望之星」全國測評委員會主席付珺的指導下,本屆大會將加大即興表達類型測評任務的比例與權重、增加綜合能力測評任務,重點考查選手們在真實語境中的言語交際能力、對信息的有效獲取、理解、歸納、整合以及重組的能力。
與此同時,「希望之星」全國測評委員會將按照測試學標準重新編寫各環節、各分數段詳細評分描述,測評分數將具有解釋意義,各測評環節將自動生成詳細的測評報告,報告內容與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各等級對標;引入分離式評分機制,按照測試學標準重新制定命題規範,確保評選活動的權威性、專業性、公平性。
「希望之星」全國評委會的創立
為了打造標準化、專業化、制度化的「希望之星」評委團隊,完善評委臻選與培訓機制,本屆大會首創「希望之星」全國評委會。
評委會主席張敏表示,新成立的「希望之星」全國評委會將搭建專業化的評委團隊結構、規範評委選拔流程、提供專業評委培訓並做好評委人才庫管理,對各地方評委會的工作進行綜合性質量評定,為選手們提供一個更加規範、專業、公平的評比環境。
更豐富多元的課程節目呈現
北京星路風採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與中國教育電視臺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一檔跨年度的周播節目——《「希望之星」探索之旅》(簡稱「星」探之旅),為選手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風採的舞臺。
「希望之星」國際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晨針對本年度以節目形式重點推出的「星」探之旅系列課程進行了簡要介紹:汲取龔亞夫老師主編的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成長英語》系列的研發理念,不僅在於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國際通用的語言,還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國際理解力,使他們成為能與他人成功交流的人。學生在參與節目的過程中,將有機會通過完成各種生活任務,談論與他們實際生活聯繫緊密的話題內容,展示自己良好品格與思維品質; 體現自己價值觀念的行為表現,更有機會展現他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國際交往語境中的全球勝任力。
「希望之星」國際教育研究院作為本節目的學術支持機構,秉承「以研促學」的宗旨,匯集演講、辯論、研學、教學、師訓等方面的業內頂尖專家組成顧問團隊,提供「育人」導向的學術指導與科研支持,研發提升英語核心素養的系列主題課程。
超強的學術指導團隊
據悉,2021 年 「希望之星」全國組委會組建了「希望之星」顧問委員會、「希望之星」專家委員會暨全國組織委員會和「希望之星」全國學術指導委員會,在全國頂級學術專家的指導下,更好地開展本屆大會的學術指導工作、為大會整體的學術發展方向保駕護航。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高中與信息處處長喬玉全,作為「希望之星」專家委員會顧問在啟動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喬玉全強調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性,鼓勵「希望之星」持續創新英語教育的形式,堅持教育初心,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優質的平臺。他希望學生們在參與「希望之星」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發更多英語學習動力,切勿為了考試而學習英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新一代「發言人」。
「希望之星」專家委員會暨全國組織委員會主任委員龔亞夫表示,當今教育背景下,想要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老師們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促進不同文化的溝通、引導評價改革。在龔亞夫的指導下,「希望之星」將會持續探索語言教育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如:從語言技能展示到語言與品格、美德、思維與行為的融合;從重娛樂性、競爭性到教育性、體驗性與觀賞性相結合,將本屆大會升級做到極致。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教材主編、編審劉道義蒞臨現場,對 「希望之星」教育事業的發展表達了衷心的祝願與支持。作為「希望之星」成長與進步的見證者,劉道義認可了「希望之星」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英語活動,提供了一個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展望美好未來的舞臺。她著重強調,學習英語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增強文化意識、擴大國際視野。以此為目標,「希望之星」將會全力打造一場更具學術性、公平性、專業性的英語風採盛宴。
2021年度第二十二屆「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將為選手提供更專業的活動平臺、更豐富的公益主題課程、更全面的自我提升指導,更直觀的節目展現形式,幫助選手展示出更加符合現代化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成為未來的複合型、國際化人才。2021年將是嶄新的一年,2021年將是變革的一年,2021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即將整裝啟航。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