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微博)全媒體專電(福州日報(微博)見習記者 蔣雅琛 吳雋)近日,家住晉安區的許先生收到來自省外朋友寄來的包裹,收費方式是貨到付款,為此他付給快遞員40元。「沒多少東西怎麼這麼貴?」一問之下許先生才知道,原來到付價格是即付價格的2倍。記者調查發現,到付運費加價已是行規,不少市民未留意不同付費方式的郵費存在差異。
多數市民沒聽過到付加價
「快遞到付要加價嗎?我都沒聽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肯定就選擇現付了。」林小姐告訴記者。陳先生也表示,自己是在收快遞時才得知到付要多付50%運費,「在收到朋友寄給我的東西後,我詢問了朋友,他也說收件員沒有和他說明到付需要多付50%的費用,不然他就會先替我付了。」
「寄送的過程都一樣,為什麼要加價呢?一樣的服務,只是因為『先消費後付錢』就應該加價嗎?」市民紛紛提出質疑。
到付加價是普遍現象
4日,記者通過各大快遞的電話和官網對快遞到付費用進行了諮詢。圓通快遞城守前分部到付加價50%、園壋街網點加價25%;中通2網點分別加價為80%、100%;宅急送鼓樓區收件員稱到付需加價20%,金山片區收件員則表示到付統一加收8元;韻達2家網點到付加價分別為30%、50%。在調查中,僅有順豐客服人員表示各網點價格統一。「以福州到北京的快遞為例,首重價格是23元,到付不加價,而且每個網點都一樣。」
相同的裡程數和重量,到付為何郵費翻倍呢?中通快遞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拒付風險是最大原因。「到付價格翻倍是根據到付服務的快遞公司所要承擔的風險進行評估後決定的,收貨人拒收貨物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要加收相關費用。」
而申通福州分公司一名負責人則表示,價差的原因還有手續費。「如果是現付,福州公司這裡直接收費,但如果選擇到付方式,快遞費需要由派件地公司收取並錄入系統,然後再由總公司統一轉到福州公司來,手續繁瑣,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另外,就各網點報價不同,記者也就此詢問了部分快遞公司。「郵費不是明碼標價,不同網點價格不一樣。」韻達快遞湖濱分部一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申通茶會路網點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每個網點的價格會有不同,我們也是這麼上報給總公司的。」
快遞公司可自行定價
那麼這樣收費是否合理呢?記者就此採訪了福建省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快遞價格屬於市場調節價格,非國家定價、政府指導價,只要在消費者消費前事先告知即可。市物價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快遞公司可以自行定價,並不需要經過物價局審批,建議消費者寄送快遞前對比各家價格。
記者手記
快遞亂象亟需整治
到付加價是加盟快遞企業的普遍做法,他們的網點相對獨立,到付所增加的資金周轉環節提高了企業經營成本,加價無可厚非。但是採訪中多數市民表示對到付加價並不知情,這反映出部分快遞從從業者並未盡到事先告知消費者的義務,導致矛盾和糾紛的出現。其實,快遞亂象受人詬病已久,網點收費不透明,同一家快遞公司不同的收件員竟有不同的收費標準,甚至還發生過不法分子假借快遞員收取到付費用的案例。然而與此同時,快遞行業協會不僅不能對到付加價給出明確解釋,而且對是否擔負規範快遞企業行為職責也含糊其辭。快遞亂象牽扯不只是從業者,還有相關機構,權責明確,才能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減少消費者的摩擦。
(福州新聞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