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兩國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澳大利亞卻執意追隨美國在南海充當「攪屎棍」,這迫使中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合作關係。在中澳貿易持續惡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亞終於扛不住了舉起「白旗」,主動要求與中國就大麥「和解」。據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網站1月5日的報導,澳大利亞政府向中國提出磋商請求,希望就中國對澳洲大麥實施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進行談判。
去年早些時候,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雙反關稅。商務部表示,經過對澳大利亞大麥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發現,澳大利亞對本國大麥行業實施補貼,並以較低價格在中國實施傾銷,因此決定對進口自澳洲的大麥徵收80.5%的關稅。
數據顯示,中國是澳大利亞大麥的主要進口國,澳洲大麥的一半以上進入了中國市場。因此中國在此領域發難,讓坎培拉損失慘重。中國一方面對澳大利亞大麥實施反制,另一方面卻與法國籤署了大麥訂單,這讓澳洲更加難以接受,深切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一旦被歐洲奪取了在華市場,想要奪回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有鑑於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抵抗之後,澳大利亞還是「認慫」了,總理莫裡森公開請求與中國磋商。很顯然,澳大利亞希望中國能夠高抬貴手,畢竟在大麥這個領域,中國掌握了主動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澳大利亞釋放了求和的信號,但實則毫無誠意,同時還在世貿組織狀告中國違反了《反傾銷協定》與《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相關條款。
對此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中國認定澳大利亞大麥出口違反貿易協定,這是有法有據的。澳大利亞要去WTO打官司,中國絕不攔著。另一方面,就連澳前貿易部長伯明罕也承認,不管WTO那邊辯論結果怎樣,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因此,如果澳洲是真心想解決問題,就不應該反咬一口指責中國違反世貿協議。
另外澳大利亞一邊提出議和,另一邊卻還在不斷的「反咬」,這凸顯出坎培拉在對華貿易關係上心態依然沒有擺好。事實上,就在此前不久,澳大利亞政客還在叫囂準備對華開戰,宣稱中國已經南海做好的開戰準備,莫裡森當局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那麼澳大利亞為何執意與中國鬥到底呢?一方面,澳大利亞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對中國骨子裡是不尊重的,只是有求於中國市場罷了。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深受美國意識形態和政策的影響,作為「五眼聯盟」的核心成員,澳大利亞已經很難從美國對華戰車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