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堅持以「雙安雙創」為抓手,聚焦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綜合監管」的總體要求,堅守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前沿陣地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張廣山 韓靜)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是農業大縣和食品工業強縣,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任務重、責任大,縣委、縣政府始終將其擺在重要位置,高位推動、從嚴監管。堅持以「雙安雙創」為抓手,聚焦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緊緊圍繞「政府負責、抓大促小、控制源頭、綜合監管」的總體要求,堅守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前沿陣地,「雙安雙創」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縣食品安全和農產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2019年7月,率先在全市獲得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9月,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中國食品安全網:臨潁縣通過示範創建活動,食品安全整體狀況有什麼變化?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縣長趙丹:通過創建活動,監管力量、工作經費、執法裝備、檢查檢驗、案件查辦等方面均得到大幅度加強,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撥付500餘萬元食品抽檢經費,年度檢驗3000餘批次;投入6000餘萬元,在全省率先高標準建成了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投資100餘萬元完善了農產品監測中心;投資100餘萬元,建成農產品質量追溯點19個,「三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及其產品質量追溯實現全覆蓋。
趙丹縣長調研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持續提升。源頭監管能力持續提升。建設了「智慧農業」追溯平臺和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快檢室,近年來,全縣肉、禽、蛋、奶、蔬菜、瓜果等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8%以上,屠宰場檢疫率達100%,保持了全縣零疫情。生產監管能力持續提升。開設了透明性參觀走廊或在生產車間安裝攝像設備,加強對生產車間和生產環節的監管,打造了兩個食品安全生產企業示範區和10家示範企業。經營監管能力持續提升。打造出3條食品安全示範街,在全縣中小學校建成120家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在大型商超建成標準化食品經營商場。打造示範街區和示範單位。以示範為引領,全面提升食品行業質量水平,縣政府投入1800餘萬元,對鼓樓商業街進行全面整修,並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要求,對食品經營者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對食品經營場所進行全面規範,高標準建成了鼓樓食品安全示範街。
食品安全共治氛圍逐漸形成。聘請全縣400餘名環衛工人為食品安全宣傳員、監督員。製作400餘套「創食安城市、享健康生活」的宣傳馬甲,讓環衛工人在日常工作中當好食品安全宣傳員、監督員;聘請「美團」、「餓了麼」兩大網絡平臺的騎手為食品安全宣傳員、監督員,在外賣車上打上食品安全宣傳旗幟,在每天送外賣時,既宣傳食品安全,同時監督平臺上出售外賣的經營店衛生狀況,產品質量;聘請縣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食品安全宣傳員、監督員。讓兩代表一委員既監督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又監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履職盡責;暢通「12315」投訴舉報平臺,認真受理全縣人民群眾的投訴舉報,做到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覆;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多渠道提升市民對食品安全工作知曉度和參與度,形成全社會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的良好輿論氛圍。
趙丹縣長調研餐飲環節食品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網:臨潁縣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已經一年有餘,這一年多來我們是如何鞏固創建成果的?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縣長趙丹:開展食品安全示範創建,不是為了榮譽創建,是關注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創新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有效平臺,更是食品監管部門提升安全監管水平、食品企業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我們絕不能在榮譽面前停滯不前,食品安全工作點多面廣、任重道遠、不進則退,所以我們只能繼續紮實做好食品安全各項工作。
健全工作機制。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將食品安全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項目,設置權重達到3%,對食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
加強經費保障。縣政府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全額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各鄉鎮(街道)食品安全監管所裝備齊全,各村、街道居委會協管員每月100元工作經費足額到位。
明確工作任務。縣政府與全縣16個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和35個食安委成員單位籤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年終按照目標責任,由縣政府食安委會同相關部門,對各責任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和考核。
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通過食品安全隱患百日「亮劍」、「五一」和全國「兩會」期間、「國慶」和十九屆五中全會期間食品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準確掌握全縣食品安全總體狀況,及時發現和處置食品安全問題,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
加大重點領域食品安全管控力度。通過學校食堂和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農村集體聚餐規範化建設等,全面提高重點領域抵禦風險能力,確保「一老一小」和農村舌尖上的安全。
對食品安全隱患掛牌督辦。為全面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徹底整治,依照《臨潁縣食品安全隱患整治掛牌督辦制度》,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掛牌督辦,要求各承辦單位制定具體的承辦方案,明確承辦人員、辦結時限、辦理步驟,按照督辦要求完成整改工作。今年以來,掛牌督辦事項共有139項,其中131項已經完成整改,消除隱患。
積極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活動。全面動員部署、建立工作機制。印發了任務分工和工作方案,召開了各鄉鎮(街道)和食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業務負責人參加的動員大會,總結了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創建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突破,要求各單位認清當前創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解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確保漯河市順利通過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驗收。實施最嚴格的監管,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行動。通過印發《臨潁縣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要點》,要求各相關單位:加強農副產品源頭治理,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著力培育「放心肉菜超市」,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活動,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大力推進智慧監管模式,加強教育、養老、建築工地等重點行業食品安全監管。推進社會共治。通過開展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演講比賽,食品安全執法成果展示,舉辦學校食品安全「三個明白」論壇,大美食安攝影作品徵集等活動,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和關注度,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顯著提升。同時積極籌備食品安全「說文解字」主題公園建設,將食品安全重要論述、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科普常識、食物中毒預防方法、食品安全「說文解字」等模塊融入到公園裡,讓群眾在遊玩、散步、健身、賞景的過程中獲取食品安全知識,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中國食品安全網:下一步,在食品安全上,臨潁縣有哪些規劃?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縣長趙丹:下一步,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著力防範風險,切實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細抓牢。
加強源頭監管,把好準入關口。安全的食品是管出來的,但首先是「產」出來的,要大力抓好生產種植、養殖和食品加工這兩個「源頭」治理。
聚焦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整治。聚焦學生和老人「一老一少」等特殊群體,聚焦農村地區食品安全。
凝聚社會合力,構建共治格局。著力構建黨委政府負總體責任、企業負主體責任、監管部門負監管責任、相關部門負協管責任、社會各方負共治責任的食品安全「五位一體」責任體系,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創新方式方法,提高監管效能。著眼全局,深入研究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梳理修訂現有食品安全監管政策、制度和辦法,提高監管制度建設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持續推進「網際網路+監管」、「智慧食安區塊鏈雲平臺」和「6S」標準化管理建設工作,更好地服務市場監管大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臨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