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主持人大賽結束之後,那些在比賽中表現出色的選手在工作上贏得更多機會,籤約央視也好、重回地方臺也好,她們的工作機會相較於參賽前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以籤約央視的主持人來講,比賽結束之後,央視將部分能力出色的選手招致麾下,為其專門製作一檔節目也好、讓其完成直播節目也好,都能夠看出央視對這些新人的認可。
除了籤約央視的選手之外,主持人大賽還有一批選擇重回地方臺的選手,央視對待這一批選手同樣給予足夠的認可與支持,即便當下不屬於央視主持人,央視依然選擇讓她們的身影出現在節目之中。
央視在媒體圈的地位無需過多描述,主持人想要在媒體圈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央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央視願意培養這些地方主持人的原因,未來她們有很大可能成為央視主持人。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馮碩、尹頌、龔凡等一眾比賽發揮出色的地方臺主持人都得以站在央視節目的舞臺上,而在這些選手之後,王嘉寧的身影也在央視綜藝節目中驚喜亮相。
王嘉寧的身影出現在央視王牌節目《挑戰不可能》之上,和她合作錄製節目的主持人是撒貝寧,儘管是首次舞臺合作,兩人之間依然形成默契,王嘉寧通過分析「微表情」判斷選手成績的做法更是被觀眾熱議。
本以為王嘉寧在節目中的精彩表現能夠讓她繼續錄製《挑戰不可能》,然而在第二期節目開始之後,上期節目王嘉寧的位置上已經換成了其他人。
對於持續關注主持人大賽的觀眾來講,頂替王嘉寧的人看起來並不陌生,甚至就比賽成績來看,獲得冠軍的蔡紫要比王嘉寧更加「出色」。
當然兩人屬於不同賽道,主持方法也各有千秋,但她們都是年輕主持人中屈指可數的實力選手。
和從事新聞播報工作的王嘉寧轉型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人不同,本就擅長主持綜藝節目的蔡紫在氣場、風格上更加適合《挑戰不可能》這檔節目,長相、聲音甜美的她能在不知覺中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對於綜藝節目而言,類似於蔡紫的主持風格更加合適。
不過和王嘉寧進行綜合對比的話,儘管蔡紫在整體風格上更加適合《挑戰不可能》,但她的首次錄製並沒有什麼亮眼表現,相較於王嘉寧通過「微表情」分析產生和選手之間的互動,蔡紫在節目中的存在感明顯大打折扣。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蔡紫並非以主持人身份參與到《挑戰不可能》的錄製,所以在節目中擔當「綠葉」未嘗不是合適的選擇。
年輕主持人最需要的就是機會,央視給予了她們機會,而王嘉寧、蔡紫也用表現證明了自己值得央視的信任,不管是誰,兩人都有足夠的理由以及特點留在《挑戰不可能》的舞臺,這檔節目也因為她們的出現而變得更有活力。
央視老一輩主持人的逐漸離開已然成為趨勢,央視需要在這段時間內迅速尋找到值得培養的年輕主持人,而年輕主持人們同樣需要這樣的機會來提高自己的工作發展。
未來觀眾口中的年輕主持人,或許就是現在的央視門面主持人。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