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董仲舒是從衡水大地走出的一代鴻儒,其「大一統」、「五常」、「天人合一」等思想學說,影響至今,使儒家思想成為兩千多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幹。衡水因董子而驕傲,以尊儒崇儒而自豪。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董子文化,把董子文化的挖掘、弘揚和董學研究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努力將董子文化打造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重大影響力的文化品牌,2018年我們成功舉辦了首屆「董子杯」全國書法大展,2019年6月繼續在董子故裡、美麗湖城——河北衡水,舉辦第二屆「董子杯」全國書法大展。具體事宜公告如下:
一、舉辦單位
學術支持:河北省書法家協會
主辦單位:政協衡水市委員會
承辦單位:衡水市書畫院
衡水市書法家協會
協辦單位: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
二、徵稿範圍
面向全國徵稿,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和海外華人均可自由投稿。
三、作品要求
1、書寫內容:董仲舒的名言名句以及歷代名人對董仲舒的評價,也可自撰有關董子的詩文楹聯。應注意使用權威版本,須保持內容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2、作品形式不限,以豎式為主,不超過六尺整張(180x97cm),冊頁、手卷、橫幅作品入展不超過總數的10%(手卷長度不限、寬度不超過35cm)。
3、稿件請勿裝裱,所有作品請用A4紙附釋文並註明出處,在釋文前面註明書法作者詳細信息,同時作品背面右下角請用鉛筆註明作者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方式、通訊地址、郵編。所有作者請附身份證複印件,中國書協會員憑會員證複印件直接進入終評。
4、本次展覽不收取參賽費。作品郵寄請使用快遞,並在信封右上角註明「董子杯書法展」字樣。
四、評審
邀請全國知名書法家進行評審。從全部來稿中評出入展、獲獎作品共200件。其中一等獎3件,每件獎金5000元;二等獎6件,每件獎金3000元;三等獎11件,每件獎金1000元;入展作品180件,每件作品收藏費500元。(以上獎金、收藏費均為稅後,於展覽結束後二個月內支付)。
五、展覽時間及地點
2019年6月23日在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屆時邀請部分國內書法名家、獲獎作者參加,食宿由主辦方負責。
六、出版
開幕時發行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屆「董子杯」全國書法大展作品集》,贈送獲獎入展作者每人一冊。
七、徵稿日期
自公布之日起至2019年5月16日止,以郵戳為準。5月底前評審。
八、收稿地址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前進南大街1696號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 。郵編:053000
收件人:劉洋泰恆、馮根芸
電話:0318-8080655 18603189962
九、限於人力,來稿一律不退。
十、其他事項
嚴禁代筆,不得臨摹、抄襲已在公開出版物發表的古今作品。所有來稿必須符合徵稿啟事要求,凡投稿者均視為同意並遵守啟事之各項規定,徵稿啟事解釋權屬衡水市書法家協會。
政協衡水市委員會
衡水市書畫院
衡水市書法家協會
2019年3月 16 日
注微信公眾號書法吧,回復「碑林」「國展」可獲取西安碑林和歷屆國展相關圖片資料。
分享到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哦!
【書法吧】官方微信
↑ 按住上圖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
有關詠董子詩詞楹聯作品選
(景縣詩詞楹聯學會)
一、絕句
孟憲橋
一、
苑林百鳥唱紛紛,繁露春秋潤色新。
儘管逆聲時入耳,高枝總是鳳鳴音。
二
沉睡孔丘甦醒今,重遊故地似迎親。
往昔窘況秋風去,回首揖董奉上賓
薛近芳
董子頌
一
繁露巧施澤古今,謀高三策振乾坤。
除非意匠擎一幟,天下何來漢武尊?
二
天大感應說國君,唯願晴光暖庶民。
思想從一為社稷,千年桑梓叩春恩。
謝秀臣
董子頌
一
一腔熱血凌雲志,滿腹經綸曠代勳。
出仕踐儒裁日月,釋疑布道轉乾坤。
二
璀璨明星萬古魂,經天緯地冠群倫。
《春秋繁露》銜珠玉,儒術獨尊一聖人。
曹印寶
新建董子園
宜民橋畔字剛紅,楊柳依依松柏青。
圍造園林數千頃,難關董子治國功。
謁董子墓
駐步油然敬畏生,瞻求左右總相同。
他人荒壠埋屍骨,此處高墳埋大名。
王世修
董仲舒頌
一
奇謀大略撰雄文,巨著磅礡字字金。
高論精深傳後輩,古今華夏世風淳。
二
闡經論道聖為尊,對策舉賢弼漢君。
位相精忠扶社稷,醇儒赤縣第一人。
陳培華
董子頌
一卷春鞦韆策隱,為臣豈止報君恩。
風雲萬載德常在,總賴鴻儒教化深。
李玉成
遊董子公園有感
輕步董園萬念新,五常儒理大國魂。
薦賢三策春秋頌,昌盛中華此為根。
高月龍
詠董子
上隨天道下崇民,一代儒宗董子尊。
盛世文功尋信仰,還需三策報君恩。
劉春輝
《詠董子》
遵聖承儒德政述,道明誼正啟新元。
經綸屢薦興國策,譽載千秋惠世安。
王壽延
儒師董子頌
萬代傳承儒理念,鄉風篤厚日和諧。
民生至上須牢記,築固中華鼎盛階。
王世平
董子頌
古樹參天根遠深,儒風盡塑中華人。
家園和諧源何處,董子功勳貫昔今。
蘇玉春
董子詠
神州百姓民間立,六欲七情孝為先。
手指藍天誇統一,儒鄉蜂湧聖賢男。
秦連生
董子三不窺園
勵志凌雲在幼年,苦讀數載不窺園。
天人三策施仁政,闡道醇儒耀宇寰。
王玉波
董子頌
氣宇軒昂吐玉音,笙歌三策耀瓊林。
天人蕩蕩合一統,永念忠君護國魂。
單希波
董子頌
寬夫有志護經魂,三策真言貫古今。
輔佐帝王成霸業,獨遵孔孟賴斯人。
蓋玉增
讀《董學札記》有感
董學儒韻沁芬芳,一代宗師萬古揚。
歷史馨風今借鑑,中華逐夢奏錦章。
王金武
詠董子
立論綱常興大漢,春秋妙筆譜新篇。
獨尊儒術成一統,富庶強國天下先。
劉盛森
詠董子
少年立志聖文通,滿腹才華熱血騰。
三策諫君漢室固,千秋偉業古今銘。
高榮勳
董子頌
漢武明君委聖臣,尊儒重道鑄德魂。
天人三策扶朝政,國泰民安萬象新。
孫奎義
董子頌
諫言策使漢朝興,兩袖清風九域寧。
代代文童尊聖道,留得青史載芳名。
曹世明
《董仲舒頌》
繁露逢春好潤花,妍開漢武麗皇家。
澤及百世千族樂,無不承恩感物華。
張建民
儒相頌
撼地擎天氣不凡,韶光未負憤加鞭。
江山有幸生名相,三策一出大路寬。
宋月江
詠董子
飽學敢向百家爭,誰道布衣無聖公。
大政歸一憑策論,儒風拂過瘴霾清。
王霞
董子頌
春秋繁露鑄雄文,董子賢德萬古存。
泗水潺潺澤蕙處,儒家獨奉聖賢人。
周金延
詠董子三策
芸芸事理本誠然,大勢乘風越九天。
自信天人合一統,懇留慧卷在人間。
趙金鐸
詠董子
一代鴻儒萬世名,諫君三策助國興。
廣川寶殿後人建, 先聖英賢史永銘。
吳會英
董子頌
三策論高天下傳,談經布道善無邊。
深明事理家國盛,朝野獨尊儒聖賢。
車金棟
頌董子
今古文豪數董公,傳承儒教力先登。
今朝啟後承前道,萬古留芳續美名。
二、楹聯
孟憲橋
景縣廣川董子文化園楹聯
1.罷黜百家,儒術獨尊,蓋世功高思董子;
具呈三策,天人一統,意遠流長仰聖賢。
(此聯已經鐫刻於廣川董子文化園大殿董子像兩側梁柱上)
2.孔孟經綸,籍董儒大展;
廣川文脈,乘盛世遠播。
(此聯已經鐫刻於廣川董子文化園大殿北門廊柱上)
3.經年不窺園 未感治學苦澀;
一世多講義 始曉潤物綿長。
王世修
為董子文化園撰聯
一
治春秋 著繁露 千年偉業;
尊聖訓 承儒學 萬世高賢。
二
誨弟子 輔漢廷 顯雄才大略;
重仁德 崇禮教 彰浩氣清風。
薛近芳
董子聯
1.敬天人崇孔術立千秋偉業;
行禮樂固國基成一代儒宗。
2.治公羊集繁露奠儒學尊位;
襄漢武尚春秋開正統先河。
謝秀臣
詠董仲舒聯
1.盛世奇才,一腔熱血書盛世;
春秋博士,滿腹經綸繪春秋。
2.武帝求賢緯地經天垂青史;
大儒舉策釋疑布道立豐碑。
王玉波
董仲舒聯
1.三策鴻文,興業安邦扶社稷;
百堂儷語,肅風傳道淨乾坤。
2.仁政厚德傳後輩,
音容笑貌憶先生。
單希波
董子聯
謀善策,補偏救弊;
輔仁德,濟弱扶貧。
孫奎義
董仲舒聯
舉賢對策,風清氣正千年盛;
輔政興邦,國泰民安四海寧。
王金武
董子聯
綱常嚴謹揚浩氣;
廉政清明蕩春風。
張國權
詠董子聯
立仁心,德重扶民興百業;
傳聖教,儒興濟世益千秋。
曹世明
董仲舒聯
廣川凝紫氣;
天下沐儒風。
張建民
董子聯
春秋繁露流百世;
天地奇才惠萬民。
劉盛森
董仲舒聯
董聖千秋頌;
儒學百代傳。
周金延
董子聯
綱常行世,德化人倫華夏美。
倫理生根,禮興閭裡月空明。
宋月江
董仲舒聯
光大儒學,一統江山興漢室;
普及科教,長工術業耀華庭。
王霞
董子聯
倫理英明,似春風盈爽;
綱常曠世,如夏露潤酥。
高榮勳
董仲舒聯
儒學中外人人頌;
謙吏古今代代傳。
三、律詩
孟憲橋
詠董子
偉名何以越雲天,全賴精華耀世間。
埋首三年園不窺,輔王兩次譽回還。
獨尊儒術成一統,共享學說至永年。
時下方家流水似,誰人聲望比先賢?
《讀董學札記》讀後贈作者董書堯先生
一部書札凝厚情,痴心豈止是同宗。
承而未忘五常舉,啟後尤思百業興.
十萬釋文憑底蘊,八千裔士籍東風。
終生無悔鬼神泣,不信先賢夢不成!
王世修
詠董子
悠悠華夏史斑斕,董聖德才千古傳。
繁露一書凝智略,天人三策定坤乾。
力扶漢室金甌固,誠佐藩王社稷安。
禪道醇儒功蓋世,萬民景仰頌高賢。
董子公園
九天閬苑賜條城,璀璨明珠瑞氣盈。
亭榭假山環碧水,奇花異木競芳榮。
威嚴聖像蔭福地,精緻玉雕銘眾星。
均贊園林吳越秀,儒鄉盛景也馳名。
謝秀臣
董子頌
歷史長河掀巨浪,《春秋繁露》著鴻篇。
助推仁愛禮和重,首倡德行教化嚴。
知恥明榮揚正氣,修身律己育清廉。
儒學花豔芳千古,緯地經天一聖賢。
董子祠
董子祠中雲霧繚,巍峨大殿勢凌霄。
儒風陣陣千秋蕩,瑞氣騰騰百代飄。
魂魄齊天歸故裡,廣川遍地起春潮。
開來繼往闢新宇,築夢乘風步步高。
曹印寶
詠董子公園
甫入斯園淑氣清,城南春破景其中。
板橋魚暖曲欄水,花徑鶯香垂柳風。
繁露輝光共臣遠,天人論道與君通。
沉吟坐望小亭外,像矗十尋儒不空。
薛近芳
廣川董子園覽勝
寶殿雄巍鎖紫煙,高山仰止沐人寰。
述陳三策啟君聵,罷黜百家尊聖言。
興教更新宗廟固,輕徭寬稅庶民安。
唐碑漢瓦迎朝日,無限風光耀廣川。
景縣董子園覽勝
仰止高山大漢風,磅礴一苑氣吞虹。
石銘州賦追司馬,湖卷巨瀾壓洞庭。
聖手擎天皇室振,長林滴翠彩霞明。
畫牆脈脈說前史,託起儒鄉代代雄。
王壽延
詠董子公園
儒宗似日贈光明,春笑董園花木榮。
深緬先賢飄禮雨,極推後進沐仁風。
長傳盛世和諧意,共遞富民誠信情。
賞盡亭湖絕景畫,幅幅妙湛勝天工。
高月龍
研讀董老《讀董學瑣記》有感
董子專究意境深,研習先訓起平身。
書賢君志清流許,筆暢文杰寡淡根。
著作述經彰本意,編題結果歷民心。
功勳條縣春秋燦,心聖唯君不二真。
陳培華
董仲舒
孔孟經學幾代延,書生際會致峨冠。
五常浸世乾坤淨,三策用心黎庶安。
輔政饑寒情所系,隔帷桃李論相傳。
千秋褒貶隨風去,下馬陵前草色鮮。
蓋玉增
詠董子
鴻儒遺韻越千年,匠藝傳承萬古瞻。
醒世五常輝日月,諫言三策壯河山。
宏德教化黎民樂,正道更新九域安。
青史悠悠星光耀,梓桑文翰振人寰。
孫奎義
詠董子
漢風儒韻古今傳,仰止高山鎖紫煙。
闡道崇德匡正義,推賢理政倡清廉。
興邦三策江山固,立論五常天下安。
不朽經魂銘史冊,功高美譽滿人間。
王金武
詠董子公園
天人三策弼朝廷,常有幹支伴聖容。
銘柱巍巍興大業,雕石歷歷數精英。
微波湖面鴛鴦戲,曲岸橋邊鸚鵡鳴。
異草奇葩織錦繡,滿園勝景話昇平。
周金延
下馬陵
一從漢武勢凌空,三策天人國太平。
幽徑伏魂依碧草,君王稽首扣荒冢。
白雲縷縷隨風逝,細語悠悠撞鼓鳴。
懷相陰陽穹野立,遂留千古下馬陵。
王世平
詠董子
又至春催草色鮮,儒風勁舞運河灣。
新修道路激情逸,乍種林行甜夢歡。
融匯天人流富水,弘揚法治淨坤元。
董公雲際開懷笑,盛世興國禮蔚然。
曹世明
詠董子
公孫專治公羊淺,百世論評盡亦然。
淬火能增金鐵硬,釋詮更讓孔學斕。
春秋繁衍滋甘露,禮儀興邦照昊天:
漢帝朝朝師表敬,皇皇曆代贊君賢。
劉春暉
董子頌
董聖德行名不朽,激揚歲月盛興籌。
教條深化一心事,鑑戒遠播永世秋。
懷瑾謀高出妙策,施學文厚解閒愁。
綱常意令乾坤淨,華鍛經倫千古留。
高榮勳
詠董子
條城自古贊儒賢,青史留名代代傳。
三策雄韜扶漢政,五常倫理續佳篇。
崇德重道乾坤美,除弊驅邪社稷安。
董聖金身黎庶仰,廣州廟宇繞雲煙。
秦連生
詠董子公園
滿苑花紅草木蔥,擎天聖手指航程。
少兒湖上輕舟過,塑像面前隊禮行。
三不窺園宏偉志,百年興漢大儒功。
千秋盛績今人頌,化作清流河嶽明。
張國權
詠董子
董師闡道氣昂然,桑梓歡歌暖世間。
一盞明燈千戟亮,三篇良策萬民安。
明臣亙古興劉漢,更化而今映碧天。
繁露春秋揚正氣,大鵬舉翅舞蹁躚。
張建民
詠董子
天馬行空攬月還,一鳴鵲起下長安。
講學傳道德匡世,立論著書才補天。
不遜叔牙為政計,何輸管仲治國篇。
千年呂尚封神再,敢領風騷列狀元。
宋月江
董公倡教感詠
千年教化抑刀兵,眾志相諧謀大同。
江海相通風雨順,山田互衛苗木蔥。
懞童唱罷惜花草,智匠造出御彈星。
信義中華擎世界,東方喜見巨龍騰。
王霞
詠董子
董子謙謙顏似玉,佳醇儒韻律金生。
家園幾度呈慈愛,事理多中現信誠。
道義風俗猶智慧,德仁理論更賢明。
晴光萬裡條城美,代代英傑耀浩空。
李相友
懷董子
漢家王室盡稱賢,遺著流芳皆諫言。
身至廣川朝古蹟,情於前漢拜尊顏。
一生致力安邦策,千載承恩治世篇。
俯地殷殷千盞酒,中華大地共天藍。
戴汝鋒
詠董子
百家罷黜越千年,理政安邦遺數篇。
酷愛史書園不窺,傾情國事話常談。
舉賢三策呈方略,矯正二王見膽肝。
一代宗師揚四海,承接傳統盛空前。
蘇玉春
董子頌
繁露春秋勵志篇,儒家道義路程寬。
御前三策垂青史,世上五常揚正帆。
孔孟遺文忠孝湧,古今名著眾民安。
賢良後代興炎漢,重教宏德萬萬年。
單希波
詠董仲舒治春秋繁露(古風)
繼晷宵旦習孔孟,秉筆把卷記心程。
滿園花卉齊開放,充耳燕鶯爭正聲。
三經香風梳柳綠,一輪皓月照桃紅。
誘人美景無暇顧,志在春秋繁露中。
王俊嶺
詠董子園
景縣而今詩意濃,緬懷董子道德翁。
雕欄高閣故人近,畫棟長橋流水通。
煙雨飄飄容祖國,江山荏苒念英雄。
聖賢風骨光塵世,繼往開來振碧空。
李章軍
董公贊
出身福地問書山,快步登高孔孟天。
看透乾坤多少事,讀熟日月幾千年。
佐王拜相舒鴻志,為宦為民敢正言。
三策固本傳萬代,四方共崇大儒篇。
劉盛森
詠董子(古風)
漢家宮殿已無蹤,獨有聖賢留美名。
上進帝君三獻策,亂賊平判漢武興。
五行五事心中記,天地人間喜共融。
穿越時空雖數載,依然今日治國經。
吳會英
頌董子(古風)
鴻儒遺祖照千年,精藝傳薪萬古瞻。
諫言三策山河壯,輝明五常日月傳。
興教更新黎民樂,人間正道九域安。
豐碑漢氏迎朝日,青史悠悠振山川。
四、詞
西江月•少年董子求學(王世修)
少小尊崇儒道,虔心效法高賢,居塾三載未窺園,終日痴讀不厭。
勵志才高識廣,闖關奪隘攻堅。寢食常廢苦中甘,滿腹經綸稱冠。
劉春暉
採桑子•儒道永恆
漢家賢聖偉名燦,惠政宜民。千古絕倫,孔孟源流儒道魂。
仁德化育綱常語,博大精深。經典長存,曠世雄篇滌霧塵。
王世平
清平樂•緬懷董子
儒風浩蕩,德治雲霞朗。一代宗師遺訓曠,阡陌著迷眺望。
思賢情景交融,天人今世相通。老幼熟知聖論,其間奧妙無窮。
王壽延
卜算子•贊董公
歲月鑄高名,仰慕心難靜。儒術獨尊禮義行,大漢謀一統。
時代在攀登,理念唯宜重。造詣精深曠古今,業績人人頌。
孫奎義
浪淘沙
輔政諫箴言,信守忠廉,儒風劍膽棄邪奸。繁露春秋興盛世,裕後光前。
歷史越千年,儒韻纏綿,雄才曠世耀青天。德懿輝光昭日月,情暖人間。
宋月江
卜算子•春謁董公像
緩步邁公園,董子迎風站。極目仰觀枉自慚,惜落大學線。
夥伴話當年,腳下心聲喊。似愧先賢故土生,安富農家院。
王霞
卜算子•懷念董仲舒
漢月照三關,盛世山河壯。興業安邦社稷扶,儒聖乾坤朗。
處世有綱常,禮教家國旺,更喜平川百裡風,萬古真情廣。
單希波
蝶戀花•遊廣川謁董子祠
信步廣川春色好,碧草連天,側耳聞啼鳥。如冠柏松蔭甬道,雄巍肅穆馨香繞。
百代聖宗文曲耀,遙想當年,儒術昌興妙。遺訓歷朝春不老,今人敬重瞻風貌。
王俊嶺
破陣子•董公招手觀
如沐春風燦燦,亦如細雨綿綿。橋水長流波緩緩,曲徑廊迴慢賞閒。公園儘是歡!
古蹟名雕鼎立,石碑聳入雲端。聖士古儒人敬仰,晚輩今生學問研。董公招手觀!
張建民
採桑子•儒芳天下萬古流
一枝獨秀搶人眼,始者千秋,光者千秋,過海漂洋下五洲。
英雄白了韶華發,長夜悠悠,思慮悠悠,歷史長河滾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