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20日,空3師抽調50架米格-15開赴安東前線接替空4師參戰。這裡面就有空三師九團一大隊的焦景文。
打了兩年,焦景文一直當僚機負責掩護長機,他個人僅擊落敵機三架,戰績屬於比較平平。
但是在美國空軍圈子裡,焦景文卻因與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獲得者、王牌飛行員羅比·雷斯納之間的一場經典空戰對決而大名遠揚。
傳奇開始於1952年10月10日。
開戰伊始,雷斯納名不虛傳,背後首射就打飛了焦景文的座艙蓋,對於噴氣式戰鬥機來說,基本上是穩殺了,一般這個情況下飛行員多數會選擇棄機跳傘。
焦景文卻突然駕機直撲地面,迅速再拉起改平。
雷斯納也追下來,兩架飛機就在樹梢的高度翻滾,盤旋,蛇形機動,互相企圖尋找射擊角度。(雷斯納僚機跟不上這倆高手)
紀錄片《斷刀》對美國飛行員嫻熟飛樹梢的描述很深刻,許多志願軍老兵都回憶美軍敢貼著樹梢飛,技術相當過硬。
焦景文鑽山入林相當快,按雷斯納自己的話,他把"最後一點點的本事都使出來了","完全是憑著直覺",才勉強咬住焦景文。
高潮來了——
焦景文飛出了一個讓雷斯納驚呼"平生所見最瘋狂的動作之一",橫滾後倒著擦山頂飛過(焦景文可是沒有座艙蓋的),焦的頭離山頂的樹梢也只有幾英尺。
如果這個無座艙蓋橫滾倒著擦山頂飛過的鏡頭拍出來,絕對是空戰電影史上的最佳鏡頭之一。
兩機還曾機翼挨著機翼貼地飛行,雷斯納有機會清楚的看到對手的面孔(焦的氧氣罩也被吸走了),吃驚的發現是個年輕的東方人。他原以為這麼高超的飛行員一定是個蘇軍飛行員。
更高潮的是——
被打掉座艙蓋、已經機身中彈拉煙的焦景文還向他示威的揮了揮拳頭。
戰鬥機硬是飛出了牛仔單挑的古典風,也是厲害了。
終於飛抵我方機場上空。地面防空炮火猛烈開火掩護。這時焦景文誤以為在防空火力的掩護下已經安全了,開始降落。
雷斯納也不愧是王牌,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硬是突破火網鑽下來,在焦景文降落一半時打掉了他的半個機翼。
焦景文竟然又以超人的力量硬是把飛機給迫降了。
雷斯納戰後對此精彩空戰的描述轟動美國空軍,但一直不知道對手是誰。
幾十年後與中國空軍開始接觸後才知道是焦景文。
他不明白,焦景文還不是我空軍飛行員的最高水平。
焦景文一直飛僚機的,他的長機正是大名鼎鼎的王海。
有如此過硬的僚機搭檔,長機王海駕駛米格15擊落擊傷敵機9架,現在他那架「九星米格」還在軍博停著。
當時中國飛行員很多平均飛行時間才一百小時,王海大隊平均飛行才68小時,被他們擊落美空軍王牌們,哪個不是飛行了上千小時的?
1951年9月25日,志願軍首次參加雙方200架次規模大空戰絲毫不慫,李永泰在座艙蓋被打碎的情況下,頑強地駕著中彈30餘發、負傷56處的飛機安全返回了基地。
這些米格戰鬥機,除了部分是蘇聯免費贈送之外,大部分還是按半價收費的。
一架戰鬥機折合人民幣15萬元,一輛坦克25萬元,一門大炮9萬元。新中國百廢待興,工廠需要恢復生產,災民需要救濟,基礎設施需要重建,國民政府帶走了大部分的黃金儲備,國家一時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於是全國上下人人爭相掏腰包,人人努力生產勞動,利用休息時間增產,掀起了一片捐款給空軍買飛機的熱潮。
詮釋了中國人民「人窮志不窮」的奮鬥精神。
1949年中國的國民總產值只有近123億美元,人口約5.4億,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只有16美元;美國人均國民總產值1882美元。
所以李永泰冒著生命危險把打了56個彈洞的飛機晃晃悠悠的開回來而不跳傘。因為他知道,這是人民的飛機。是人民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整個抗美援朝時期,年輕的志願軍空軍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我方被擊落231架。
犧牲空勤人員116名,其中師長1名(張慶和),趙大海、孟進、陳亮、趙文全、陳琦、賈廣和、範玉祥、宋閣修等正副團長8名,張維清、智學仕、張祖文等團勤務主任3名,牟敦康、林釗等正副大隊長9名,孫生祿等正副中隊長14名,範萬章、畢武斌等飛行員和其他空勤人員82名。
平均年齡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