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被打掉了座艙蓋、還敢倒著飛的飛行員——中國人民志願軍...

2020-12-23 騰訊網

1951年10月20日,空3師抽調50架米格-15開赴安東前線接替空4師參戰。這裡面就有空三師九團一大隊的焦景文。

打了兩年,焦景文一直當僚機負責掩護長機,他個人僅擊落敵機三架,戰績屬於比較平平。

但是在美國空軍圈子裡,焦景文卻因與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獲得者、王牌飛行員羅比·雷斯納之間的一場經典空戰對決而大名遠揚。

傳奇開始於1952年10月10日。

開戰伊始,雷斯納名不虛傳,背後首射就打飛了焦景文的座艙蓋,對於噴氣式戰鬥機來說,基本上是穩殺了,一般這個情況下飛行員多數會選擇棄機跳傘。

焦景文卻突然駕機直撲地面,迅速再拉起改平。

雷斯納也追下來,兩架飛機就在樹梢的高度翻滾,盤旋,蛇形機動,互相企圖尋找射擊角度。(雷斯納僚機跟不上這倆高手)

紀錄片《斷刀》對美國飛行員嫻熟飛樹梢的描述很深刻,許多志願軍老兵都回憶美軍敢貼著樹梢飛,技術相當過硬。

焦景文鑽山入林相當快,按雷斯納自己的話,他把"最後一點點的本事都使出來了","完全是憑著直覺",才勉強咬住焦景文。

高潮來了——

焦景文飛出了一個讓雷斯納驚呼"平生所見最瘋狂的動作之一",橫滾後倒著擦山頂飛過(焦景文可是沒有座艙蓋的),焦的頭離山頂的樹梢也只有幾英尺。

如果這個無座艙蓋橫滾倒著擦山頂飛過的鏡頭拍出來,絕對是空戰電影史上的最佳鏡頭之一。

兩機還曾機翼挨著機翼貼地飛行,雷斯納有機會清楚的看到對手的面孔(焦的氧氣罩也被吸走了),吃驚的發現是個年輕的東方人。他原以為這麼高超的飛行員一定是個蘇軍飛行員。

更高潮的是——

被打掉座艙蓋、已經機身中彈拉煙的焦景文還向他示威的揮了揮拳頭。

戰鬥機硬是飛出了牛仔單挑的古典風,也是厲害了。

終於飛抵我方機場上空。地面防空炮火猛烈開火掩護。這時焦景文誤以為在防空火力的掩護下已經安全了,開始降落。

雷斯納也不愧是王牌,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硬是突破火網鑽下來,在焦景文降落一半時打掉了他的半個機翼。

焦景文竟然又以超人的力量硬是把飛機給迫降了。

雷斯納戰後對此精彩空戰的描述轟動美國空軍,但一直不知道對手是誰。

幾十年後與中國空軍開始接觸後才知道是焦景文。

他不明白,焦景文還不是我空軍飛行員的最高水平。

焦景文一直飛僚機的,他的長機正是大名鼎鼎的王海。

有如此過硬的僚機搭檔,長機王海駕駛米格15擊落擊傷敵機9架,現在他那架「九星米格」還在軍博停著。

當時中國飛行員很多平均飛行時間才一百小時,王海大隊平均飛行才68小時,被他們擊落美空軍王牌們,哪個不是飛行了上千小時的?

1951年9月25日,志願軍首次參加雙方200架次規模大空戰絲毫不慫,李永泰在座艙蓋被打碎的情況下,頑強地駕著中彈30餘發、負傷56處的飛機安全返回了基地。

這些米格戰鬥機,除了部分是蘇聯免費贈送之外,大部分還是按半價收費的。

一架戰鬥機折合人民幣15萬元,一輛坦克25萬元,一門大炮9萬元。新中國百廢待興,工廠需要恢復生產,災民需要救濟,基礎設施需要重建,國民政府帶走了大部分的黃金儲備,國家一時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於是全國上下人人爭相掏腰包,人人努力生產勞動,利用休息時間增產,掀起了一片捐款給空軍買飛機的熱潮。

詮釋了中國人民「人窮志不窮」的奮鬥精神。

1949年中國的國民總產值只有近123億美元,人口約5.4億,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只有16美元;美國人均國民總產值1882美元。

所以李永泰冒著生命危險把打了56個彈洞的飛機晃晃悠悠的開回來而不跳傘。因為他知道,這是人民的飛機。是人民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整個抗美援朝時期,年輕的志願軍空軍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我方被擊落231架。

犧牲空勤人員116名,其中師長1名(張慶和),趙大海、孟進、陳亮、趙文全、陳琦、賈廣和、範玉祥、宋閣修等正副團長8名,張維清、智學仕、張祖文等團勤務主任3名,牟敦康、林釗等正副大隊長9名,孫生祿等正副中隊長14名,範萬章、畢武斌等飛行員和其他空勤人員82名。

平均年齡26歲。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飛機座艙蓋被打掉了還能倒著飛,比神劇都精彩的一幕
    戰鬥機飛行的時候,座艙蓋被打掉了,會怎麼樣呢?還能活嗎?其實,在我們空軍歷史上真的出現過這樣驚險的畫面。1951年,我方抽調50架戰鬥機飛往朝鮮。那時志願軍空軍剛剛成立,飛行員平均飛行的時間是68小時,而他們的對手美軍都是飛了上千小時的。
  • 飛機座艙被打掉後還敢倒飛,向美軍王牌飛行員揮拳示威的志願軍
    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了陸軍的英勇,但是卻不知道我們的志願軍空軍也十分英勇。在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空軍的規模才不過百架戰機,根本就無法和美空軍相比,陸軍由於沒有空軍的掩護,損失十分巨大。在這個時候,中國空軍在蘇聯的支援下迅速建立起來。
  • 俄軍蘇57放棄座艙蓋?當年殲10也曾萬米高空返航,飛行員表現鎮定
    其實,這次只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57戰機上無座艙蓋飛行狀態,通過隱形戰機的飛行測試數據,來對出現座艙蓋脫落或者爆裂,飛行員在失去座艙蓋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數據收集。除了改進座艙蓋的設計以外,還可以對飛行員座椅和飛行員頭盔等設備進行重新調整和設計。
  • 美軍轟炸志願軍後勤補給線,劉亞樓不怒反喜,連給我空軍發去賀電
    而反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空軍力量呢?可以說是完全白手起家。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中國人民空軍力量剛組建尚不到一年,其中,作戰部隊組建只有4個月,僅有2個殲擊師、2個轟炸師、1個強擊師,各型作戰飛機不足300架。
  • 「偉大勝利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王昆,吉林舒蘭人,1931年12月出生,1947年5月入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副團長等職。在抗美援朝和國土防空作戰中,他擊落敵機3架,擊傷兩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枚,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多次。
  • 朝鮮空戰: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要冒充志願軍?
    聯合國軍除了強大的陸軍以外,還擁有1200多架戰機,投入了19艘次的航母戰鬥群。聯合國軍的作戰體系是立體的,而中、朝軍隊(主要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以陸軍為絕對主體的平面部隊,空軍和海軍沒有作戰能力。 戰爭之初志願軍後方被美軍空軍各種狂轟濫炸,補給線得不到任何保障。若不是中國發出強硬聲明,美軍甚至要轟炸中國東北腹地。
  • 美軍眼中的志願軍兩大神跡:炸不毀的上甘嶺和惹不起的中國飛行員!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太多不可置信的戰場奇蹟,其中美國人印象最深、被打得最疼的有兩個。第一,地面戰鬥以上甘嶺戰役為最,超過二戰強度的炮火轟擊,居然炸不毀志願軍的防線,這讓美國人徹底喪失了戰勝中國人的信心。第二,就是與志願軍的空戰。在這個技術代差最大、力量最為懸殊的戰鬥領域,美國人從骨子裡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可怕。
  • 王海大隊:敢打必勝,有我無敵
    1951年10月20日,王海代表所在志願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一大隊發出這個戰鬥宣言的時候,他和戰友們駕駛噴氣式飛機的平均飛行時間還不到20個小時。僅19天後,王海就帶領大隊擊落了「參加過二戰、飛過上千小時」的美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那天,美軍1架偵察機北犯偵察,王海和戰友駕駛4架米格-15飛機追擊,密集的火炮傾瀉而出,一架彈藥打完了,就換一架繼續打。
  • 美軍首席王牌飛行員,不敵志願軍「掃地僧」,美方刻意隱瞞
    1953年4月12日,麥克康奈爾等人駕駛F-86戰鬥機為轟炸水豐發電站的30多架F-84戰鬥轟炸機護航。志願軍空15師45團1大隊2中隊僚機組宋義春、蔣道平,和團長樊玉祥等12架戰鬥機編組,在龜城上空與美機相遇,蔣道平在宋義春掩護下,距離600米向敵僚機開炮但沒有打中。
  • 「手抖」引發的彈射事故,法國陣風戰鬥機為何只彈射了後座?
    然而就在這架雙座型「陣風」戰鬥機從聖迪濟耶空軍基地跑道離地片刻之後,坐在後座的國防製造商僱員突然從「陣風」戰鬥機後座彈了出來,萬幸的是前後座艙蓋全部被炸掉之後飛行員頑強地把飛機姿態穩定住並將飛機成功飛回基地,而被彈射出艙的乘客也僅僅受了輕傷。
  • 全國人民對志願軍的支援有多大?看看這些捐獻的戰鬥機就明白了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了捐獻武器運動的號召,呼籲全國各界同胞,開展愛國的增加生產、增加收入的運動,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或全部,用於購買飛機、大炮等武器,捐獻給志願軍。同時為了讓我人民認捐方便,還對各項武器的折價作了具體規定:比如一架戰鬥機折合新版人民幣15萬元,一輛坦克折合25萬元,一門大炮9萬元等等。
  •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志願軍繳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的手槍等
    戰後,志願軍戰地巡邏隊在博那郡三光裡北面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架支離破碎的美軍F-86飛機殘骸和飛行員屍體及遺物。遺物中有:柯爾特型警用轉輪手槍一把、戰鬥機航向機槍一挺、頭盔一隻、軍號牌一枚等等,其中軍號牌上刻有:喬治·阿·戴維斯少校。
  • 美軍王牌飛行員二戰擊落數十架戰機,沒想到卻被我方小兵給擊斃
    1951年秋季,中國人民志願軍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粉碎,逼得聯合國軍重新坐回了板門店的談判桌。 可傲慢的聯合國軍對停戰談判毫無誠意,一邊在條件上糾纏,一邊繼續要求前線發動戰爭。甚至,此時的美國空軍還加大空襲力度,百架戰機狂轟濫炸都成為常態。
  • 朝鮮空戰中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冒充志願軍
    引言「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戰爭的辛勞和殘酷大家都並不願意再經歷,畢竟國泰民安才是中國人民最想要的生活。朝鮮戰場上,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軍戰鬥機,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明實力這麼強,為何要冒充志願軍呢?一、韓戰中方志願軍實力有限1950年6月開啟的韓戰,使多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倒在了他國異土上。
  • 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
    新華社大連9月20日電題: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劉一諾1953年10月1日,作為抗美援朝的空軍飛行員,他駕駛的殲擊機划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年10月1日,作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看新時代的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越天安門上空。兩次閱兵,跨越近70年,見證了一個91歲老人的一生榮光,見證了他記憶深處那場英勇的和平保衛戰。
  • 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強敵 勇奪戰爭中的制空權
    北京市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展覽中陳列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和高炮部隊榮獲的嘉獎令和功績報告書。
  • 美軍王牌飛行員被20歲志願軍擊落,1997年二人在上海見面
    費希爾,是抗美援朝期間被志願軍擊落的一名王牌飛行員。1953年4月7日下午,當費席爾又一次偷襲得手,擊中了一架正在降落的志願軍空軍的飛機,準備溜之大吉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被那架長機的僚機死死咬住。視擺脫跟蹤為拿手好戲的費席爾此時並不在意。
  • 論俄羅斯人的膽量,飛行員駕駛無座艙蓋蘇-57測試,有何目的?
    眾所周知,座艙蓋作為戰鬥機的部件,是為保護飛行員人身安全和高空視野的存在而專門設計的,包括它的強度、形狀和透明度經常被反覆設計和測試,這也是每一架戰鬥機的「標配」。但最近,俄羅斯人試圖提前拆除駕駛艙蓋,以便他們的第五代戰機蘇-57可以在超音速飛行時不需要駕駛艙蓋。
  • 英雄飛行員王昆:搏擊長空,打破不可戰勝神話
    本文轉自【光明網】;【偉大勝利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王昆,吉林舒蘭人,1931年12月出生,1947年5月入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副團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