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二度折戟港交所後億邦國際(NASDAQ:EBON)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這是繼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後,第二支與比特幣礦機業務相關的中概股。
回顧歷史,億邦國際曾於18年6月和12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隨後,公司於去年6月比特幣大漲時傳出了考慮赴美IPO,過了一年之後才最終實現掛牌交易,其IPO之路可謂十分曲折。億邦國際為何由港轉美謀求上市?
現金流不足,億邦國際赴美籌資心切
億邦國際是中國三大礦機製造商之一,主要定位為專用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公司和比特幣礦機製造商。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上市後,募集資金將用於開發和引進新的採礦機、品牌推廣和銷售、拓展海外業務及滿足運營資金需求。
億邦國際此前多次在港上市申請失敗,赴美尋求突破也算是無奈之舉。IPO失敗的核心原因在於公司在港交所不滿足「上市適應性」。究其根本,一是礦機業務嚴重依賴虛擬貨幣交易價格,行情波動太大,因此導致主營業務不穩健,沒有持續性;二是億邦國際運營公司大多註冊在中國內地,當前監管對虛擬貨幣市場並不認可,因此存在較大的法律不確定性。多次「折戟」之後,選擇美股市場IPO成為了公司的第二選擇。
衝刺美國納斯達克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急於上市,實際上是億邦國際已面臨著財務危機。據最新數據顯示,18年和19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分別為-1.08億元、-0.13億元,億邦國際近期的業務表現不理想,現金流也並不充沛。尤其在疫情爆發後,比特幣價格下跌對業務的衝擊加劇,這進一步加大了公司對新資金流的渴望,上市則成為了緩解目前資金壓力的方法。疫情影響下,IPO依舊按計劃進行,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司對上市籌資的急切。
虧損同比擴大317%,上市後仍潛藏多個風險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即使成功上市籌資,億邦國際要面臨的問題仍不少。
1、支出改善營收銳減,比特幣行情拖累公司增長
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淨虧損同比大幅擴大至317%,19年整年淨虧損同比擴大約248%,而19年營收較18年下滑約66%,億邦國際在上市前就處於虧損的狀態,並且業績表現一直在逐漸惡化。作為一隻上市前便虧損的中概股,如何扭虧為盈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對於大幅虧損的原因,億邦國際在招股書中解釋,「這主要是由於三個地方政府的某些非經常性稅收返還大幅減少」。但除開這一個臨時的因素,可以從數字貨幣行情和礦機需求兩個方面去分析公司的盈利難點。
從比特幣來說,從2017年底到2018年末,貶值超過84%,但隨後快速回升至9000美元附近上下震蕩。疫情爆發引起市場的恐慌拋售,使得比特幣價格在2020年3月急劇下跌,隨後又出現大幅的回升。比特幣這樣的走勢極不穩定,加上近期比特幣減半,礦工挖礦獎勵減少,影響了礦機的需求。
比特幣表現不盡人意,在此期間億邦國際的礦機產品較同行卻未表現出優勢。億邦國際推出的均為10nm礦機,同行均已推出7nm礦機,而且公司也很長時間未發布新的礦機產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急劇下降至1340萬美元,而嘉楠科技在第一季度研發投入4180萬元,同比增長了33.5%。研髮腳步放緩影響了產品的更新迭代,產品的競爭力隨之減弱,制約著公司的營收增長
實際上,億邦國際第一季度的營收成本同比下降了3.9%,19年整年營收成本同比下降52.6%,19年營業費用同比下降63.82%。從數據中不難發現,億邦國際的成本支出是有不少改善的。但最終淨虧損卻急劇擴大,也反映出億邦國際的營收情況並不樂觀。可見,數字貨幣行情和礦機需求不佳一直在拖累億邦國際的營收,影響公司整體的財務狀況,最終難以彌補成本而出現了虧損。
2、盈利結構單一,礦機銷售停滯
2019年和2018年,億邦國際的比特幣挖礦機及相關配件的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的96.3%和82.4%,可見挖礦機相關的銷售是該公司的絕大部分來源,並且盈利結構不平衡的問題並未得到改善。從銷量的角度來看,億邦國際在2018年有三種型號的礦機銷售,售出了41.59萬臺,而2019年有四種型號的礦機銷售,但只售出約29萬臺,出貨量減少了30.3%,億邦國際礦機的銷量並不如從前,如果銷量再次惡化,可能會大幅抑制億邦國際的盈利能力。
實際上,這樣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隨著比特幣日趨火熱,目前已有超過85%比特幣被挖出,預計2040年99%以上的比特幣都被挖出。隨著礦源逐漸走向枯竭,人們將會愈加依賴礦機的性能和質量,意味著億邦國際將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具挑戰的市場環境,這無疑給億邦國際帶來更大的考驗。
根據國際權威分析機構Frost&Sullivan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按全球出售的比特幣礦機的總計算能力衡量,嘉楠科技佔21.9%,全球排名第二,第一名為比特大陸,億邦國際屈居第三。但它們的表現都並不盡人意,其中嘉楠科技2019年營收同比下跌47.41%,淨利潤由正轉負,排名第一的比特大陸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不難發現,億邦國際在市場競爭中並不佔優勢,並且在礦機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前提下,億邦國際可能很難在業務上實現很大的突破。
另一方面,如果交易所等下遊企業加入其中,礦機業競爭賽道將日漸擁擠。業內人士表示,三大交易所幣安、OK和火幣擁有充足的資金,開發區塊鏈後建立了自己的礦池,出錢研發礦機其實只有「一紙之隔」。因此,交易所的加入未來可能會給傳統的礦機企業造成衝擊,威脅到億邦國際的市場份額。
3、監管政策制約,身陷訴訟糾紛
億邦國際除了目前面臨著大幅虧損的問題外,法律監管風險也不容忽視。億邦國際潛在的服務對象是虛擬貨幣,而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日趨嚴格,可見這一塊風險巨大。不僅如此,由於礦機工作耗費大量資源,當前多地均在對礦池相關企業進行打擊清理。過去兩年裡億邦國際來自國內客戶的營收佔比分別為91.4%和87.5%,所以,對於過度依賴國內客戶的億邦國際來說,國內政策的收緊對億邦國際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不僅如此,億邦國際的業務並不清白,訴訟不斷。前兩年涉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詐騙事件,有大筆資金資金流入億邦國際,遭遇受害人上門追債。去年下半年,億邦國際又陷入了礦機品質問題的訴訟,被索求巨額賠償。這些討債和訴訟糾紛必然會嚴重影響億邦國際的形象,降低公司的商譽。
綜上來說,諸多潛在的風險將會制約億邦國際的成長,想要避免這些風險也不是易事。雖然億邦國際在疲於融資緩和自身的虧損,但從招股書中我們仍發現了億邦國際有著新的野心。
拓展第二業務,AI晶片能否開闢新的盈利點?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上市後將利用部分資金建立一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為加密貨幣社區提供與加密貨幣交易相關服務,業務將在海外開展。億邦國際這一步實質是選擇將業務拓展到區塊鏈的上下遊市場,以此來尋求找新的商機。這樣不僅能夠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和虛擬貨幣價格波動對公司盈利的影響。
億邦國際設立交易所會為其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但是這項業務仍屬於加密貨幣這一領域。億邦國際作為一家礦機巨頭,礦機業務成本的70%-80%來自晶片,其大量的投入是在晶片研發。所以,億邦國際在晶片業務上具有天生的優勢,發力AI晶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億邦國際已經完成了三項AI晶片開發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也證明了其渴望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
首先,單純的AI晶片業務跳脫了加密貨幣領域,如果能有所斬獲,能夠緩解億邦國際營收單一的結構問題,探索其他業務的商業化道路。其次,與成熟生態的傳統晶片相比,新基建中的AI晶片屬於新賽道,有全新生態值得去構建,提供AI算力支持的業務在國內也是完全合法合規,對於國內晶片公司是絕佳的機遇,如果億邦國際好好把握,未來可能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但改善單一營收結構能否成功仍需時間檢驗,AI晶片市場雖大,但這一賽道上已吸引了不同類型的參與者,包括傳統晶片設計企業、IT廠商、技術公司、網際網路以及初創企業等,具體企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高通、三星、華為海思、賽靈思等,而且其同行比特大陸、嘉楠科技均有發力AI業務的跡象。競爭對手早已跑到了前面,億邦國際在AI晶片賽道上註定要面臨不少強勁對手。
更值得注意的是,礦機企業的AI晶片目前難以與巨頭抗衡是個不爭的事實。上個月,嘉楠科技遭做空機構幾度看空,有報告中稱其AI業務在2019年收入佔總收入僅為0.2%,難以與AI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和AMD等公司競爭,AI轉型面臨失敗。在這之後,嘉楠科技的股價便一直低迷,股價目前已縮水近八成。億邦國際上市後也許會橫向參考嘉楠科技的股價走勢,這樣的話,億邦國際走AI晶片的這條路並不一定會受到市場的青睞。
對於礦機企業來說,走好多元化發展可能會是市場想要聽到的新故事。在中概股被做空的餘波之下,如果億邦國際在技術方面能較嘉楠科技有更新的突破,公司的股價也許不會重蹈嘉楠科技的覆轍。未來公司能否給市場講好這個故事,非常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