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第七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開幕
上海連續七年舉辦「龍文化全能賽」,讓更多學生在「三龍運動」中獲得身心發展
10月31日,一年一度的青少年龍文化節日盛會——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在上海青少年活動營地「東方綠舟」拉開序幕。2020年上海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第七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體育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共同舉辦。
在連續成功舉辦6屆的基礎上,今年龍文化全能賽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做出了調整,以文化為主,賽事為輔,分為線下、線上兩大板塊。線下賽事通過龍獅、風箏隊展示表演,體現上海學生傳承弘揚優秀傳統體育項目的風採;線上板塊則將藉助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賽事和活動,擴大龍文化全能賽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特殊疫情時期,上海校園「龍文化」依然「不停課」、「不停學」
作為本屆龍文化全能賽線下板塊主要內容,開幕式當天,來自全市中小學的12支龍舟隊、13支風箏隊和10支龍獅隊濟濟一堂,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展示表演。
本屆龍文化全能賽相較往年延期了4個月,相當部分開展龍文化教育的特色學校並沒有「停課」。
「早在疫情期間,我們就開始在線上開展龍文化教學,將竹條、紙張、膠水等製作風箏的基礎材料,以活動資料包的形式發給同學。邀請非遺項目風箏傳承人陸誠祥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向同學們授課,課程幾乎輻射到了全市。」上海市沙田學校副校長鍾雨江說。
利用風箏來育人,是沙田學校多年來的辦校特色,學校還編寫了《中國傳統風箏》、《中國運動風箏》等系列校本教材。做風箏、放風箏,成為同學們學校功課的一部分。
鍾雨江認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後,風箏這一接近陽光和大自然的民俗運動,應該更積極地發揮其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小小的風箏讓學生們能放下手機,去室外擁抱藍天白雲、綠草茵茵;風箏還包含著團隊教育、挫折教育、吃苦教育和勵志教育的功能;因為接觸風箏運動,能夠有機會參與到這樣全市性的學生賽事,更能讓孩子們體會到集體榮譽感和成功的喜悅。」
這條「龍」,讓學生在傳統文化中滋養、成長
和「天龍」(風箏)一樣,「水龍」(龍舟)、「地龍」(龍獅)也存在著獨特的教育功能和文化魅力。
高麗女士的兒子陸駿文是上海石化工業學校四年級學生,加入學校舞龍隊已經有近3年時間。「當初只是希望他能夠接受國粹教育,得到傳統文化薰陶,但意想不到是,小傢伙竟然因此長大了,變得成熟了。」高麗告訴記者,「兒子自從接觸舞龍運動開始,便有了一份責任心,訓練、參賽他從來都不缺席、不掉隊。這份自覺性、責任感,讓我感到很自豪。這條『龍』改變了我兒子,我現在已經成了他的小粉絲。」
「站好馬步,手託獅頭,注意獅子的形神和體態,想像自己是一隻靈活的獅子。」上海城建職業學院的一位參賽隊員興奮地介紹自己操作獅頭的訣竅。據了解,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是本屆賽事僅有的兩支參與線下展演的隊伍之一。幾年前該校就在公共體育課程中開設舞龍課程,如今校舞龍隊已成為學校一張靚麗的名片。「舞龍隊,最熱血社團,熱血中帶有柔情家的感覺。」這是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舞龍隊用過的一句「招新」的口號,一種舞龍運動主導的團隊文化,已在校園裡形成。不僅是那一枚枚金燦燦的金牌,更是舞龍隊的那股凝聚力,對學弟學妹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全能賽這樣一個舞臺,給學校多年培育『三龍運動』,提供了更大的動力。」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紀委書記徐婷說。開幕式當天,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參加了大龍舟直道200米競速賽,幾位參賽運動員告訴記者,他們從開學就沒有間斷過訓練,已經盼這場比賽很久了。
據徐婷介紹,學校自2013年起開始進行「龍文化」社團建設,從最初組建舞龍隊,到後來的「天龍、地龍、水龍」三龍俱全,2015年,工商外國語學校還被市教委授牌,成為龍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她表示,學校深入開展龍文化教育,是希望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文化自信基礎,讓學生們在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交流與來往中,在各種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延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線上「全能賽」,讓更多學生在「三龍運動」感受龍文化、龍精神
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龍文化全能賽雖然姍姍來遲,但是並沒有隻局限於常規的展演。為了讓熱愛「三龍運動」的師生們學得充實、比得盡興,主辦方特設線上板塊,更大範圍地滿足更多學生參與到「三龍運動」中來。
據了解,在賽事的線上板塊中,既包括了風箏製作、舞龍自選、龍獅傳統等比賽項目,還有一系列的龍文化推廣活動,如:龍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發布龍舟訓練教學片、風箏製作紀實紀錄片等等。
正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戰疫新常態下的青少年體育與健康」活動中所說的:「要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儘快恢復青少年的戶外體育運動,要在常態性的疫情中關注心智和體魄的鍛鍊,沒必要把孩子悶在家裡。」
主辦方表示,龍舟競渡、風箏翔空、龍獅齊舞,這些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民俗運動,能夠讓學生們舞出「龍文化」,劃出「龍精神」,放飛「龍的傳人」的夢想,對於當代青少年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的正向影響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