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創新技術

2020-12-27 騰訊網

FIZ Nord研發中心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研發網絡的新核心

關注數位化和互聯化,成為歐洲最大研發中心之一

擁有100個測試臺和200個實驗室

為4,800名汽車研發人員打造創新平臺

(慕尼黑/北京)近日,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研發網絡的新核心。該中心的關注重點是用數位化、互聯化、敏捷化的開發流程將未來科技投入量產。它讓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FIZ)得到壯大,成為歐洲最大研發中心之一,也進一步加強了集團在德國的研發實力。FIZ Nord的正式啟用,也是寶馬集團「FIZ Future」這個長期項目的重要裡程碑,寶馬集團已為該項目投資約10億歐元。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先生表示:「在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FIZ),我們每天都在為汽車的未來而不斷努力。這裡誕生的創新技術將塑造未來出行,並確保我們生產的豪華汽車能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的駕乘樂趣。FIZ Nord的啟用,標誌著我們在轉型過程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在為未來進行研發。這個研發中心是數位化的、全面互聯的,採用更加敏捷的開發流程將未來科技投入量產。這將提升我們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實力,並強化德國在研發領域的領導地位。」

寶馬集團研究與創新中心(FIZ)代表著寶馬集團在汽車研發方面的轉型。目前,FIZ已經為電動化、數位化、互聯化等研發重點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一家「以數據驅動研發」的公司,寶馬集團擁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FIZ建築群配備了2萬餘臺伺服器,存儲容量超過90PB,相當於240億張智慧型手機照片(每張照片4MB)的數據量。FIZ的每日數據交換量為115TB,這還不包括下施萊斯海姆自動駕駛數據中心的數據。

在FIZ Nord,所有動力傳動系統的研發人員,無論是負責高效的汽油發動機,還是最新一代的電力驅動系統,他們都在這裡共同工作,這在寶馬集團尚屬首次。這種工作方式十分有利於研發者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密切合作,以及發展他們的專業技能。除傳動系統開發之外,FIZ Nord也非常重視整車集成,整車集成部門有2,000餘名員工。FIZ Nord的測試大樓中有100個先進的測試臺和200個實驗室,這些設施主要用於硬體和軟體的檢查、測試和驗證以及原型建模,其理念是將所有核心功能集成起來,以顯著改善和優化流程。

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韋博凡先生表示:「BMW品牌是技術精準的象徵,而寶馬集團的技術核心就在FIZ,這裡是寶馬集團全球最重要的研發基地。在新的FIZ Nord,我們聚焦於寶馬集團的創新優勢和未來出行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  日前,愛卡汽車獲悉,寶馬集團FIZ Nord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研發網絡的新核心。據官方稱,該研發中心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100個測試臺和200個實驗室,可為4800名汽車研發人員打造創新平臺。
  • 實力創新 鑄就未來:博西家電中國新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天極網家電頻道】2020年9月22日,南京——博西家電中國新研發中心啟用儀式於今日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舉行,標誌著該研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此次啟用的新研發中心是博西家電集團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同時也是集團研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用後將承擔博西家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並致力於前沿技術的探索和研發,以更優質的產品滿足中國消費者本地化和多樣化的需求。
  • 移遠通信全球第五個研發中心!佛山研發中心正式運營!
    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積累,該公司全力打造繼上海、合肥、貝爾格勒和溫哥華研發中心後的第五個研發中心——佛山研發中心。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和GNSS模組供應商,將以「成就智慧地球」為企業使命,賦能下一代智能連接,開創更美好的萬物互聯世界。移遠通信的落戶及運營,將進一步豐富三龍灣南海片區產業內涵,加速推進新興產業在此聚集。
  • 傅樂希:中國是創新的驅動力!打造在華研發「鐵三角」
    「我們在中國研發體系已經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布局。」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說,「瀋陽是電動化技術的樞紐和研發中心;北京除了開展產品認證工作之外,還會面對市場和政策法規的變化,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上海研發中心是智能互聯、自動駕駛領域的據點。」
  • 傅樂希:寶馬需要與中國企業共同研發突破性關鍵技術
    在這種優厚的產業和市場條件下,中國已成為全球發展新能源汽車最為優渥的土壤,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中心。7月1日至3日,在2019世界新能源大會如期而至,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精英共聚於此,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闡述了寶馬集團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設和思考。
  • 德國大陸集團投資2.8億建重慶研發中心
    陳綠平歡迎大陸集團在兩江新區建設重慶研發中心,表示該中心的建設對於兩江新區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創新是兩江新區發展的重要引領,而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在兩江新區的創新發展中更是走在前列。當前,兩江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起點。市第五次黨代會的「六大功能定位」為兩江新區作為全市發展的火車頭和試驗田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 馬士基寧波梅山國際物流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7月15日,馬士基梅山國際物流中心一期項目正式投入運營。當前,梅山的發展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正按照省市黨委政府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梅山「港口、保稅、開放、創新、濱海」等優勢,努力在「支撐世界一流強港建設、打造國際供應鏈創新中心、建設『一帶一路』綜試區核心載體、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建設現代化國際濱海新城」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奮力在省市「爭先創優」行動中當標兵,在寧波當好「重要窗口」模範生中建新功。
  • 技術創新+資本助力 機電集團轉型發展駛入快車道
    而這個『高度』指的就是持續創新。『十三五』期間,集團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2020年12月24日,在重慶機電集團2021年工作會上,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祥說。  2020年,重慶機電集團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利潤總額達4億元,同比增長19.2%。
  • 鴻坤集團城市運營再升級 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正式揭牌
    照料中心正式營業後,將為地區居民展開全新的養老圖景,通過引入「鴻坤清檬養老」運營管理模式,為城市家庭生活提供全面的健康和養老解決方案,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即能享受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揭牌儀式現場拍攝大興區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是在大興區民政局正式備案、由北京愛恩濟養老投資有限公司(鴻坤集團旗下養老闆塊)運營管理的一家「智慧醫養」養老機構,該機構將通過引入成熟完善的服務運營管理體系,運用「網際網路
  • 持續加碼本土研發 施耐德(西安)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今天,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首個以研發活動為主營業務的獨立法人實體——施耐德(西安)創新技術有限公司在西安高新區正式揭牌。作為『研發本土化』戰略的重要一步,此次施耐德(西安)創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成立將大幅縮短研發周期,打造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快車道,加速創新與市場化的鏈條。」
  • 【福瑞電氣•聚焦】單車運營突破3萬公裡 明天氫能研發中心正式開建
    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平息,還面臨著進一步擴大化的可能,為避免像晶片領域一樣受到國外的技術封鎖,國內的燃料電池企業也在嘗試在技術自主化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動權。8月26日,明天氫能公司成立3周年之際,企業研發中心正式奠基開建。
  • 「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正式揭牌
    12月7日,「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試驗基地)正式揭牌。此前,交通運輸部於11月25日印發《關於公布2020年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名單的通知》,由中遠海運港口牽頭,上海海事大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遠海碼頭等單位共同參與的「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獲得認定。
  • 華晨寶馬應用創新AI技術高效生產高品質汽車
    這套基於可識別細微表面缺陷的複雜AI算法由華晨寶馬IT團隊研發,目前已獲得專利授權,未來將應用於更多對表面品質要求極高的生產場景。「AI技術的應用對寶馬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我們在動力總成工廠的AI視覺檢測系統僅是其中一個案例。」華晨寶馬IT副總裁安博睿先生說道,「我們在本土進一步研發先進的AI解決方案,優化質量控制流程,為客戶提供最高質量的BMW產品。」
  • 研發創新是三一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研發創新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三一集團在這方面投入很大,多年來持續投入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約5%。」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 「同濟大學-萬家寨水控集團研發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周昱麗 通訊員李佳麗 錢衛東)近日,記者從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宣傳中心獲悉,12月31日,「同濟大學-萬家寨水控集團研發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將進一步深化水環境、水生態、先進裝備等各方面合作,推動以產學研相融合的新技術研發、應用和推廣,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 當代集團四年投入科創逾20億 打破全球30年研發僵局
    四年研發投入逾20億「企業的商業價值只有轉化為社會價值,才有意義,做好關乎大眾最根本需求的技術儲備、產品儲備,不斷錘鍊核心技術,是企業得以基業長青的內核。」這是當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艾路明的創業信條。該索道垂直落差達755米,施工難度和技術含量在當年堪稱亞洲第一,三特索道依靠專業過硬的技術能力,不僅在索道設計建設方面破解諸多難題,還以國內唯一的客運索道救護索、智慧索道管理系統等多種創新方式保障運營安全,至今,華山索道已經安全運行24年,年均接待遊客達200萬人次。在健康住宅、液態蛋產業技術升級等領域,當代集團也擁有一大批核心技術。
  • 大眾與寶馬集團電動化戰略深度解析
    據寶馬官方表示,其主要投入新車型,自動駕駛和電動 出行等面向未來的創新領域。寶馬的 68.9 億歐元是向自動化以及電動化方向傾 斜,這兩大領域正是寶馬集團在2017年所提出的「第一戰略」ACES四化戰略的具體執行落地。研發投入並不是短期內就能實現回報的投資,一款產品從概念到量產需要經過多年的研究、設計、試驗等繁瑣的程序,研發投入是企業基於對市場形勢的判斷而做出的長遠戰略。
  • 合全藥業寡核苷酸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
    來源:美通社上海2020年1月3日 /美通社/ 藥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藥業今日宣布,其位於常州市的寡核苷酸原料藥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此次投入運營的生產車間面積為2800平方米,坐落於合全藥業常州原料藥研發及生產一體化基地。投產後,常州基地的寡核苷酸原料藥單批合成最大規模將會上升到1摩爾(mol),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 新宏昌重工集團工程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劉靜水上海寶馬展專訪
    新宏昌重工集團作為中國專用車的領軍企業,已經連續四屆參加上海寶馬展,並為全球卡友展示創新的功能產品,感謝國內外卡友蒞臨新宏昌c30展區,以及通過雲端關注新宏昌的卡友們。上海寶馬展見證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與變革、像一座風向標,指引著行業的發展動向。
  • 鮑來花赴安徽應流集團調研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11月30日,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鮑來花率相關科室負責人赴霍山開展「四送一服」走訪活動,重點調研應流集團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情況。應流集團高性能合金材料製備及成形技術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是安徽省首批組建的1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之一,中心成立以來,新增授權專利近200項,成功研發新產品4500餘項,承擔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開展產學研合作15項,拉動集團企業創造新產品銷售收入近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