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是桃園中壢祭祀公業法人「黃九興闢山」舉辦一年一度的冬祭聚餐活動;宜蘭、臺中、新竹、高雄皆有派員貴賓列席參加「秀篆開基始祖鎮秀黃九興公、山霞開基祖闢山黃廿一公」派下黃氏宗祠會員大會,難得秀篆來臺堂兄弟們聚會,熱鬧非凡。好了,話不多說,分享一組來自祭祀的活動照片。
黃日富正在重新繪製《秀篆九子黃公像》
黃日富正在重新繪製《秀篆黃氏始祖考、妣,並九子九媳像》
附:
秀篆黃氏始祖遷徙世系淵源概述
秀篆黃氏開基始祖太考鎮秀黃九公府君,號九興,乃峭山公吳氏媽之子化公之苗裔!肇興於宋,自寧化石壁蓮花山傳至上杭、永定以來,歷代先祖伯叔堂侄大多卜址金豐裡大山周邊開墾創居。
元末戰亂,伯叔兄弟堂侄乃議分居各地,鎮秀公之父:均仲公,乃奧杳小五公第五子,自金豐裡奧杳遷象牙又遷上杭石牌前,後遷居永定金豐裡大溪黃屋垻,後居北山。
均仲公配妣蔡氏、江氏生九子,因大溪村北山靠河,時常有泥石流洪水等災害,後來與巫氏族人對換,均仲公乃率子仕清公遷回大溪黃屋垻,改名為黃屋坪。伍子大開溪水源!仕清公之子伍六開基永定下洋太平寨,今在下洋內有四千餘之眾派下昌盛!派居永定下洋,大埔西河上汶、小調河、溪頭、北塘,茶陽太寧、中西坑,三河等處。
2010年12月,秀篆黃氏前往永定大溪祖地尋根對譜合影
元末明初,均仲公第九子:鎮秀黃九興公攜侄闢山黃念一公(兄耀宗公長子),二人告別族親,挑著「康國侯王」香火,從今永定大溪北山出發,沿著金豐溪經永定下洋至大埔三河、白堠、楓朗、九村到達三饒官田暫居,因官田旱地多而水源匱乏,又遷往柏嵩巖下村,在巖下居住一年之久,鎮秀公與柏嵩鄒太公之女九娘成家後,乃遷居秀篆等處地方,行至秀篆溪中遊獅子山麓時,挑「康國侯王香火」的籠子繩斷了,於是就地開基!將「香火」奉祀在柧桕樹下,即今之煥塘三屋埔也!
始祖大考鎮秀黃九公府君、始祖大妣鄒氏九娘孺人生下九子,開詔安二都秀篆九大房,故以「九子黃公」聞名於篆山內外!侄兒闢山黃念一公則開基秀篆黃祠堡「山霞」鰲頭樓。
《祭祀公業黃九興闢山管理委員會》奉祀懸掛於
臺灣大園宗祠「江夏堂」的「秀篆九子黃公畫像」
清康熙癸未年(1703)秀篆黃氏大宗祠創建時,繪製了幾幅「九子黃公畫像」,分發各方保管,康熙丙戌年(1706)秀篆五房園屋母畲11世可堅公攜畫像東渡臺灣,乾隆丙辰年(1736)中秋在澗壢(今臺灣中壢)重題壽讃。
恭 讃
甞思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固流傳愈久而難忘所自也,緬我族鼻祖,肇興於宋,兄弟九人,公列於九,故號曰九興公,公由永定移居詔安二都,為黃氏始基之祖,生九子,開九房之族,屹今支派蕃衍,皆祖功宗德之遺,雖世遠年湮而真容宛在,願後之孫子覩肇祖宗祖之容而趨蹌拜獻,得以盡如在之誠,庶知木本水源久而勿替云爾!
時維丙辰中龝之月書以澗壢 盥手重題
秀篆黃氏始祖考、始祖妣並九子媳遺像真容
(俗稱:秀篆九子黃公像 黃日富重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