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RE世邦魏理仕日前發布的「世邦魏理仕復甦指數」(CBRE Recovery Index)顯示,在亞太區主要城市中,成都整體市場恢復程度最高,臺北、上海和北京分列第二、第四和第六位,武漢位列第十。
「世邦魏理仕復甦指數」對各城市在經濟活動、交通、旅遊業、復工、零售和娛樂活動等12個方面的恢復程度進行1-5分的評分(1分代表仍受制於大部分限制措施;5分代表已恢復到疫前水平),旨在系統性分析全球主要城市的市場恢復現狀。此次發布的指數以今年8月初收集的數據為基礎,在亞太區覆蓋23個主要城市。其細分指數顯示成都在交通和復工方面獲得5分評分,在旅遊業方面以3分領先亞太其他城市。
該機構同期發布的《2020年年中亞太區房地產市場展望》顯示,今年以來亞太區工業物流板塊表現強勁,寫字樓需求正在回暖。世邦魏理仕預計大多數商業地產板塊將在今年迎來復甦,並在2021年延續復甦勢頭。
世邦魏理仕成都研究部主管林晴嵐表示,面對新冠疫情對經濟活動造成的短暫衝擊,成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於2月在全國率先復工復產,同時出臺紓困中小微企業的利好政策,為城市復甦贏得了先機。成都第二季度寫字樓淨吸納量位居全國第四。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交通、旅遊業等逐步恢復,上半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近1600萬人次,居全國第一,且6月機場起降架次量2.7萬架次,連續兩月居全球第一,彰顯出作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韌性。」她解釋稱,消費方面,成都發放消費券,並積極推動首店經濟、公園經濟及夜間經濟等新場景、新業態,有效刺激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預計復甦態勢將於下半年加速,並延續至2021年。
對於亞太區市場,該機構認為,極具韌性的科技行業將繼續支撐區域內寫字樓整體需求。生命科學、製藥行業持續增長的寫字樓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寫字樓市場的回暖跡象,都為亞太區市場的全面復甦帶來利好。在物流倉儲市場內,電子商務行業的迅猛擴張令倉儲設施需求保持強勁。零售物業和酒店物業市場的恢復相對滯後,但實體店的不可替代地位以及國內遊和周邊遊的回暖將為這兩個板塊的最終復甦奠定堅實基礎。
投資方面,亞太區投資者正在調整配置並積極尋求結構性投資機會,從而構建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機構投資者通過合資以及私募股權基金形式加碼倉儲物流板塊,並同時關注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市場內核心門戶城市的優質寫字樓資產。
在此背景下,對於成都本地市場,林晴嵐表示,上半年成都經濟在疫情衝擊下仍保持正增長,凸顯其韌性和成長性。隨著成渝經濟圈建設帶來的新一輪戰略機遇,城市擴容、產業鏈升級、人才導入等逐步推進,成都商業地產的中長期價值被更多投資者看好。「預計下半年大宗交易市場會呈現更清晰的走勢,核心區域現金流穩定的成熟項目等是投資者優先關注的投資標的。」她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