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至,秋將逝。冬日已在路上,記得穿秋褲!【帆果教育】

2020-12-16 騰訊網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3日

6時59分迎來了「霜降」節氣。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

霜降節氣特點是

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

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

由於「霜」是天冷、

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

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

「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

俗話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但是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準確來說應是「結霜」。

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描寫霜降的優美詩詞

嚴歌苓在《霜降》裡寫道:

春天時,不知道秋天的事,

秋天來了,知道了所有的事。

隨著最後一片落葉歸根,

隨著最後一枚碩果收藏,

一歲榮辱,到此終結。

讓我們平靜地送走昨天,

欣喜地迎接明天,

不管四季如何更替,

生命總有恆常的溫暖。

《霜降》

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

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採收忙。

《賦得九月盡(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泊舟盱眙》

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秋懷奉寄朱補闕》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

白雲深陋巷,衰草遍閒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

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歲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

「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氣溫逐漸降低,露水凝結成了霜。

霜降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季。

蘇軾有詩曰:

「千林掃作一番黃,

只有芙蓉獨自芳。」

此時樹葉轉變為金色,

在秋風的吹拂下更是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蕭瑟秋風,葉葉梧桐墜,

為秋天的離開畫上詩意的句號。

圖說霜降三候

【一候 豺乃祭獸】

「豺乃祭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中:「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又曰:「豺不祭獸,爪牙不良」。

意思是說此節氣中豺狼開始捕獲獵物,並以先獵之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如同人間新谷的收穫,用以祭天,以示回報,並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也。

圖片源自:知乎@小象艾爾

【二候 草木黃落】

秋天,西風漫捲,催落了葉,吹枯了草。逐漸寒冷的氣候,將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翠減紅消,雁影無蹤。

圖片源自:知乎@小象艾爾

【三候 蜇蟲鹹俯】

蜂蝶不見蹤跡,蜇蟲無聲,都為經歷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的新生。

圖片源自:知乎@小象艾爾

和霜降有關的習俗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圖片來自網絡)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圖片來自微博)

《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圖片源自中國日報)

掃墓祭祖

古時候,霜降時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據《清通禮》中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給老師們的養生小貼士

預防呼吸道疾病

慢性咽炎在教師職業中已經是常見病了,臨床接收的慢性咽炎患者中教師要佔上一大半比例。可以說教師就是靠嗓音來廣播桃李的,因此要多加呵護。

秋末時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於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一定要注意口腔的衛生,因為咽位於口、鼻後下方,與口、鼻直接相連,口腔、鼻腔、鼻竇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細菌、膿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導致咽炎。

堅持鍛鍊,增強體質,為吸氣、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的基礎。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加強運動不僅可以防寒保暖增強免疫力,還可以調節情緒。

另外,這個季節不是人人適合「秋凍」。對於抵抗力差、畏寒的老師們,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溼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食補防秋燥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

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忌食油炸、醃烤、辛辣食物。多吃小米、綠豆、蕎麥和玉米等性涼質潤並有滋陰清熱作用的主糧,還可食用蘿蔔、芹菜、菠菜等涼寒性的蔬果。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鬱、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乾、唇乾、咽幹、便秘、皮膚乾燥等。因此還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

勤泡腳緩解靜脈曲張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最好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圖片來自網絡)

老師站立時間過長,腿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響,造成下肢腫脹、疼痛,嚴重的還會引起靜脈曲張。一些老教師常會出現小腿血管暴露,彎曲如蚯蚓,淺表色素斑塊等症狀。

建議休息時可將腿抬至高於心臟平面,以緩解雙腿承受的壓力,讓血液儘量流回心臟;日常可以穿預防小腿靜脈曲張的彈性襪,並多做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的運動;睡前用熱水泡腳,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片片楓葉情,莫負最後秋。」

霜降至,秋將逝。

冬日已在路上,記得穿秋褲!

相關焦點

  • 霜降:秋將逝,冬將至
    明日霜降。自霜降始,白晝秋雲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冬日漸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霜降之前的物候關鍵詞往往是華、是秀(春華夏秀),是鑽出的出,是降生的生,是鳴唱的鳴。霜降開始便是落、是俯、是冰、是凍。霜降時,其氣慄冽,其意蕭條,是摧殘,也是磨礪。有很多草木甚至無緣擁有這番經受寒霜的閱歷。有些早早黃熟,有些匆匆枯萎。「蘭芝以芳,未嘗見霜」,有些花草因為芳香馥鬱,沒有長到霜降時就被人採走了,或被剪掉了。
  • 今日霜降,添衣保暖!送您4個養生小貼士請查收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 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歲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 霜降,該注意點啥?難道只是穿上秋衣秋褲就夠了嗎?
    霜降,該注意點啥?難道只是穿上秋衣秋褲就夠了嗎?據說這個季節穿上秋衣、秋褲是對降溫最起碼的尊重,可是只是穿上秋衣秋褲就夠了嗎?所以,霜降時分,避免穿低領衣服,出門在外,可佩帶厚度適中的圍脖。03胃部中風患者,因運動少於正常人,胃腸蠕動力本就欠佳。並且中風患者因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消化道不適症狀本就高於正常人。霜降時分,寒冷刺激使人的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十二指腸黏膜。同時,寒冷還可造成胃腸自身缺血、缺氧。
  • 山東藝術設計職業學院忘穿秋褲的絕望
    《秋褲》我要穿秋褲, 凍得扛不住。一場霜降來, 十二三四度。我要穿秋褲, 誰也擋不住。翻箱倒櫃找, 藏在最深處。說穿我就穿, 誰敢說個不。未來幾天內, 還要降幾度。若不穿秋褲, 後果請自負!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天過後,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 今天你穿秋褲了嗎?
    這世上有兩種人 穿秋褲的和不穿秋褲的 「想啊」 「先把秋褲穿上!」
  • 史上最喪心病狂測評之冬天到底是穿秋褲還是穿Legging?
    大噶中午好,這裡是望穿秋褲的 K醬。寒風瑟瑟的冬天一來到,穿上秋衣秋褲,便是對這個季節最起碼的尊重。還記得小時候麻麻總是追著自己穿秋褲嗎?那個時候作為時尚弄潮兒(且身體經造)的我們,對秋褲總是有著無法言說的鄙夷。而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秋褲這東西......簡直是人類的冬日之光!不過,運動後的 K醬 發現 其實 Legging 就可以當做秋褲來穿啊!(是不是小機靈鬼)吃瓜群眾:別逗了!
  • 霜降:秋將盡,草木搖落露為霜|微言夜讀·經典
    >我們將迎來立冬前的 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 霜降節氣後 氣溫驟降 晝夜溫差變化較大 樹葉也開始慢慢變黃 逐漸飄落
  • 【霜降已至】暮秋已至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霜降已至從此暮秋已至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霜降知多少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
  • C羅未婚妻穿秋褲「踩針」,又撞了凱莉·詹娜,複製路上一去不返
    665美元(約4582RMB)的Le Silla透明鞋子,12cm的鞋跟不僅高,而且非常細,穿上去就真的如同踩針一般。不過這些配飾都不如一身「秋衣秋褲」那般令人熟悉,喬治娜所穿的也是網紅品,在凱莉·詹娜穿上後更是引起了追捧,貼身感十足的衣服,普通人還真是難以駕馭,也就是凱莉或是喬治娜那樣的才能撐起來。
  • 有一種冷,叫沒穿秋褲!「秋褲」英語怎麼說?
    記得穿秋褲!今天來總結一下「秋褲」的英語怎麼說。EXCLUSIVE: Kaia Gerber looks happy while out with a mystery guy in Malibu.1. leggings看一下它的英文釋義「close-fitting trousers worn by women and children」,意思是女性和孩子穿的「緊身褲」。這個詞多用複數形式,leggings有點像平時練瑜伽做運動時候會穿的那種褲子。
  • 穿上秋褲 對降溫起碼的尊重!「秋褲」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穿上秋褲 對降溫起碼的尊重!「秋褲」英文怎麼說?   那麼,秋衣秋褲的正確說法到底是什麼呢?Long Johns是指一身,單買一般說long john top(秋衣),long john pants(秋褲)或者thermal top(秋衣),thermal pants(秋褲)。   而long johns到底又和秋衣秋褲有啥關係呢?
  • 鏟屎官不想穿秋褲,貓咪不同意,穿秋褲一定要把秋褲掖在襪子裡!
    鏟屎官不想穿秋褲,貓咪不同意,穿秋褲一定要把秋褲掖在襪子裡!00:00 來源:認真你就熟了就 原標題:鏟屎官不想穿秋褲
  • 這屆年輕人不愛穿秋褲,全是因為沒遇到都市麗人!
    哈爾濱-13℃,北京-6℃,上海4℃,成都3℃,從北到南冷成這樣,媽媽每天追著跑,但本屆年輕人似乎還是沒看到秋褲的好,任它斷崖式降溫,也堅持冬日單褲上陣,即使在寒風中死扛,秋褲是萬萬不穿的,都市麗人就此採訪了一批「倔強」的年輕人。
  • 自從我一個大男人學會了女生的冬日穿搭,就再也沒碰過秋衣秋褲
    最近,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講的是古代人過冬都穿啥。富貴人家用動物皮毛製作大氅、披風等,就像《紅樓夢》裡下雪後眾人的裝束。但這只是少數人,在棉花沒大面積種植以前,窮人只能將柳絮、蘆花等縫進衣物中禦寒,不保暖不說,看起來還很厚重。
  • 老外到底穿不穿秋褲?(秋褲的英文原來還可以這樣說)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好吧,望穿秋水的思念世紀君沒有過,忘穿秋褲的體驗世紀君可是真真感受到了…相信每一個徘徊在風度與溫度之間的小夥伴們,都曾糾結過一個世界性難題:秋褲,穿還是不穿?That is the question.
  • 「英雄不問出處,全都要穿秋褲」,你知道「秋褲」英語怎麼說嗎?
    「英雄不問出處,全都要穿秋褲」,其實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秋褲都是對抗嚴寒的法寶之一。那麼,你知道「秋褲」用英語怎麼說嗎?下面,已經穿好秋褲的小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秋褲、帽子、大衣等保暖裝備的英文表達。
  • 班主任要求學生拉起褲腿,冬日寒風刺骨,但有良師暖心
    反映在秋褲上,就是家長越苦口婆心讓他穿,他越是不穿。有些孩子在家套上秋褲,到了學校緊接著就跑到衛生間脫下來藏進書包,回家之前再穿上,你說氣人不氣人? 好在還有老師!別看孩子們在家長們面前一個個「囂張」得很,到了學校面對老師,他們一個比一個「溫順」。有了程老師這樣的老師,家長們省了多少心?
  • 有一種寒冷叫不穿秋褲!河南一中學班主任讓學生列隊挨個檢查秋褲
    在河南開封,某初一班主任在課間突然襲擊到教室,讓班裡所有的同學都站成一排,然後擼起褲腿,逐個檢查學生穿秋褲的情況。 大部分的學生都露出五顏六色的秋褲,老師感到非常欣慰,但是仍然還有少數學生並沒有穿秋褲,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他們說:「冬天把秋褲的褲腳扎到襪子裡,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
  • 誰說不穿秋褲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多虧了壓箱底的秋褲和雙十一囤的暖寶寶,才勉強沒有凍壞。在這個魔幻的2020,我們學會了好好照顧自己,爭取不感冒不發燒不生病,不給國家和醫護人員添麻煩。人們不再討論穿不穿秋褲,而是開始研究怎麼把這一秋冬必備的時尚單品穿得好看。不知道啥時候開始,流行的趨勢從露腳踝變成了露長襪子,而且還要越花越好。時尚果然是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