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樓中共平陰縣委舊址連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喚醒紅色基因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安子山村確定了「知青繁鄉」的紅色旅遊主題

以紅色前哨為主題的半邊井村

有經商傳統的孔莊村重點挖掘鼎信文化

胡坡村要打造紅色旅遊特色村

孔莊村過去的垃圾場變成了小廣場

中共平陰縣委舊址,是平陰縣一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地處孔村鎮王樓村,玉帶河源頭,河水穿村而過。抗戰時期,這裡是泰阿山區革命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大批革命先烈就在這裡為黨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英勇事跡不斷激勵著後來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在鄉村振興中,如何把革命根據地的「紅色基因」喚醒,同時也利用好「紅色基因」為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賦能,激勵帶動更多的人到這裡來看一看、走一走,革命根據地所在的孔村鎮西部山區的幾個村開始了一段關於紅色記憶的尋根溯源。

「一村一品」連片式紅色教育基地呼之欲出

與王樓村一山之隔的胡坡村是第一任中共平陰縣委書記熊善隆的家鄉。1942年,熊善隆烈士壯烈殉國後,墓地就建在其家鄉胡坡村。2002年,平陰縣政府撥款對烈士墓進行了修繕。村內計劃修復熊善隆烈士故居,修繕烈士紀念園,遠期還計劃在現有明清古建築基礎上復原明清老建築群。

與平陰縣委舊址所在地王樓村相鄰的半邊井村,鄰近玉帶河源頭,因村內半月形古井而得名。小山村因山勢而建,周邊群山環繞,玉帶河穿村而過。抗戰時期為泰阿山區革命根據地前哨駐地,開國元帥徐向前曾多次途經此地視察前線。因此,紅色基因在該村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從鎮駐地至王樓村必經之地的安子山村是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村莊之一。「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等牆繪標語和「知青之家」的復原,讓人恍惚穿越回那個年代,「知青繁鄉」是安子山村對未來紅色旅遊的希翼。

「胡坡村、安子山村、孔莊村三個村是連片治理項目,半邊井村是省級美麗鄉村項目,李溝村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項目。同時,胡坡村還是美麗鄉村示範村、雨汙分流項目,烈士故居修復的文旅項目也落地了,一個村的總投資超過1000萬元。」孔村鎮農辦主任孫士謙的介紹讓人對這個小山村的未來頓時有了期望。

「圍繞這幾個村的打造,我們基本上是『一村一品』,未來能夠形成胡坡—安子山—半邊井—王樓這樣一條紅色旅遊線路,讓王樓這一個點從點擴大到面,從而形成一個連片式的西部山區紅色教育基地。」孫士謙說。

一年間「紅色前哨」半邊井變樣

一年多前,記者曾經在一個夏日探訪過半邊井村,小山村與眾多村莊無異,除了那一口古井和一層層壘起來的石頭房子外,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這一次冬日裡的探訪著實讓人吃驚。

在村莊連片治理的改造提升中,除了道路硬化外,紅色基因在各個方面得以融入進來。這些景觀和節點的打造,既凸顯出村莊深厚的文化底蘊、紅色基因,又為鄉村氣質提升注入新的生命力。

以紅色前哨為主題,村內建造了橋頭堡、瞭望樓、入口節點、視察前沿節點等景觀,從上遊流下來的玉帶河水清澈見底,石頭砌成的河堤一側,一口水井上,過去提水的轆轤充滿歷史感。一處老房子在保留了山牆後,呈現出本來的面目,命名為「有故事的老院子」,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下一張照片。

在世世代代生活在半邊井村的村民眼裡,過去這一年多,不僅村內的環境改善了,帶有鄉村氣息的文化牆和紅色文化景觀節點,總能勾起老一輩對那段革命歲月的記憶,讓大家倍加珍惜現如今的幸福生活。

半邊井村黨支部書記趙化群介紹,半邊井村在美麗鄉村項目建設過程中,投資400多萬元,鋪設了農村戶戶通道路8000多平方米,實施道路綠化、美化、亮化4000多平方米,玉帶河道整治600多米,打造景觀節點6處,村莊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下一步,半邊井村還將積極對接省級玉帶玫香田園綜合體項目,大力發展林果採摘產業和紅色體驗遊,真正將小山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村和示範村,讓廣大村民盡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畫院紮根的山村要叫響「石裡畫鄉」名聲

因為油畫出口歐洲,畫院內匯集了百餘名畫師的綠澤畫院在村內的緣故,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李溝村在謀劃產業振興中打算做足畫的文章。

絲毫不起眼的石頭在小山村到處都是,但如今,石頭「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的「香餑餑」,石頭風格的黨建景觀點、碎石園路、石桌凳、路沿石……在合理凸顯石頭元素的同時,也成為遊客紛紛打卡的「網紅點」。淡綠色、天藍色、粉紅色、黃色……這些油畫構成的色彩都成為李溝村房屋的顏色。在房屋的山牆上,兩隻惟妙惟肖的巨幅孔雀畫像與商戶的牌匾甚至門窗實現了完美融入,到李溝看戶外牆畫說不定是將來旅遊的一道景觀。

走進李溝村古村落,復古的大門,加上獨具韻味的石頭裝飾的牆壁,將人的思緒一下子拉到了慢節奏的鄉村生活中。拾級而下的石階路,雖在上下坡,但絲毫沒有疲倦感,讓人每邁一步都極其舒服和愜意;精心設計打造的坑塘,猶如一個玉盤橫跨在半山腰上,清澈見底的「玉盤水」,栽植的荷花爭奇鬥豔地開放著;鄉風古樸的古槐廣場上,矗立著上百年間見證歷史滄桑的古槐樹,牆壁上逼真的畫卷,懸掛在廣場四周的古式路燈……「一步一景觀」著實吸引眾人眼球,遊客行走其中,仿佛在「仙界」漫步,讓人忘卻煩惱和憂愁,醉心于欣賞和感嘆景色的誘人。

(本報記者馮經偉實習生史夢飛)

原標題:與王樓中共平陰縣委舊址連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喚醒紅色基因

值班主任:李歡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造紅色基因教育陣地 | 中共新豐縣第一個黨支部設在這所小學→
    打造紅色基因教育陣地 | 中共新豐縣第一個黨支部設在這所小學→ 2020-08-25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圓滿落幕 講好紅色故事 打造紅色旅遊...
    12月11日,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委員會主辦的「賡續紅色因子 講好呂田故事」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選拔大賽在蓮麻小鎮舉行。24位決賽選手銳意創新、匠心創作,充分展示講解技能和風採,將呂田紅色老故事講出新時代新內涵。
  • 將紅色文化融入血脈,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打造愛國教育陣地
    今年5月份,從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傳來喜訊,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被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這是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成立五年來,繼獲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後,再一次獲得國家級殊榮,也標誌著我市國防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 越秀打造「家門口」的紅色文化氛圍
    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如火如荼,越秀31處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保護利用體系,紅色基因正不斷融入廣州城市肌理……  12月20日,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獲悉,市、區正在建設廣州市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
  • 廣州文化強市「十大範例」①|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越秀區宣傳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深入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更好地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廣州市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越秀片區)建設,組織青年、文化、教育等重點領域志願者力量積極投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鼓勵更多具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利用自身特長和優勢,開展群眾樂於參加、便於參加的志願服務活動。
  • 紅色基因扮靚美麗鄉村
    隨著縣政府的遷出,洛場村以遺留的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為依託,走出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子,為這片紅色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縣人民政府舊址: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花都是一片具有優良傳統的紅色革命熱土,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1949年10月13日,花縣解放;1950年3月,花縣人民政府從花城遷往洛場村辦公。
  • 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初心使命 ——呼倫貝爾市唱響紅色旋律打造紅色...
    近年來,我市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打造「立足內蒙、面向全國」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面向黨員幹部開展一系列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牢記初心使命,把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守國門 鑄牢忠魂 培育新人愛國主義教育是中華民族永恆不變的主題。2019年7月1日,滿洲裡國門黨建學院正式揭牌。
  • 潮州世田村: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由潮州市委網信辦和市網絡媒體協會聯合舉辦的「尋找最美紅色村」採風活動走進潮安區登塘鎮世田村,追尋世田村的紅色基因和革命故事,了解世田村的發展現狀。潮安區登塘鎮世田村原名張四田村,有上村、下村二個自然村。屬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地處登塘鎮西北端,四面群山環繞。
  • 韶關:紅色文化綻放光芒
    為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品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工礦精神、活化歷史文化、建設善美韶關」文化戰略,進一步明確把韶關打造成為全省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全省紅色旅遊目的地,年內將啟動《韶關市紅色旅遊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確立全市紅色旅遊發展方針、規劃原則、構思策劃、目標思路,對全市旅遊產業的空間布局、主題形象定位、產品組合、建設項目、商品開發、旅遊環保、旅遊人才、建設時序等進行全面系統規劃
  • 假期紅色遊,福建7大紅色景區推薦
    假期紅色遊,福建7大紅色景區推薦不妨來一場紅色之旅吧!了解歷史,緬懷先烈。紅色旅遊走一走、看一看偉大的革命先輩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也是一種緬懷。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有愛國教育意義。本文這就為大家推擠福建7大紅色旅遊景點。
  • 肇慶舉辦慶祝葉挺獨立團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
    肇慶文明網 陳慶衛 攝2020年值葉挺獨立團成立95周年之際,為緬懷葉挺獨立團的歷史功勳,弘揚偉大的「鐵軍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展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的深刻內涵,11月21日上午,由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肇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肇慶市博物館主辦,肇慶市文物博物館協辦的「弘揚鐵軍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慶祝葉挺獨立團成立
  • 青年一代如何傳承「紅色基因」?一首RAP《黃浦·紅色印跡》燃爆了
    青年一代如何傳承「紅色基因」?答案在這首燃爆了的rap裡由中共黃浦區委宣傳部指導共青團黃浦區委、區教育黨工委聯合清晨錄音棚聯合拍攝的公益宣傳歌曲>孫中山故居、韜奮故居、周公館、三山會館中共一大代表宿舍舊址中共上海區委黨校舊址(以上為部分歌詞)
  • 融入血脈的紅色文化—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開放五周年(上)
    五年來,乳山市委、市政府圍繞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強化基地建設,加強基地管理,使基地成為紅色乳山的靚麗名片、紅色膠東的一面旗幟、紅色山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5月份,從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傳來喜訊,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被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 湖南會同: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目標,在全縣中小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校園文化,豐富了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涵,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人知道粟裕將軍光輝的一生 ,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歷史,學習粟裕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
  • 【潛山紅色旅遊景點】帶你走進石河區農會舊址
    潛山「石河區農會舊址」,是位於我市水吼鎮境內的紅色遺蹟之一,也是我市重點打造和即將推出的「紅源潛山」主題旅遊精選線路中的一個重要紅色景點之一。此前,省委書記李錦斌、安慶市委書記魏曉明都先後輕車簡從到「石河區農會舊址」等處開展紅色調研,並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如何進一步保護和利用好紅色資源提出意見和要求。
  • 中共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總支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誠毅精神
    近年來,為破解中小學幼兒園黨組織在開展黨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進一步強化「一校一品」黨建文化建設,推進教育系統黨建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提高基層學校黨建科學化水平,中共溧陽市委教育工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開展黨建文化品牌項目創建活動,打造了亮點紛呈、各具特色的基層黨建品牌
  • 中國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瑞金市,紅色教育基地教育一代又一代人
    這所有這樣的稱謂,是因為瑞金市是一個紅色與綠色並存的城市。在三十年代蘇區時期,這裡是中共黨中央的駐地,同時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更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出發地之一,因此現金市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中國紅色旅遊城市。瑞金市被稱為紅色故都當之無愧。
  • 延安「小小講解員」:讓紅色基因代代傳
    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做革命事業接班人。向『小小講解員』學習。」8月8日,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央文明辦三局局長熊大同鄭重地寫下這行字。當日,熊大同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的參會代表,走進楊家嶺革命舊址,8歲的毛宇新和他的「小小講解員」小夥伴們聲情並茂地為參會嘉賓講解了黨中央在楊家嶺的歷史。「周末和節假日,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到革命舊址為遊客講述延安的紅色故事。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小小講解員」艾桐羽自豪地說。
  • 博愛這幾個地方被焦作市公布為紅色旅遊點!
    如何充分利用這些珍貴的紅色資源?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用好紅色資源、講好「四個故事」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開展的通知》精神,我市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紅色資源普查、紅色文化發掘和紅色資源訪問工作。經各縣(市)區和各有關部門申報、實地調研、專家審核等程序,1月2日公布了首批50個紅色資源旅遊訪問點和紅色資源旅遊訪問點導覽圖。
  • 河北省石家莊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遺留下來不少的紅色教育基地,下面紅色傳承小編就位大家介紹一些石家莊市主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僅供大家參考。  1.展覽以 "牢記'兩個務必',永葆黨的先進性"為主題,主要展示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的奮鬥歷程中湧現出來的傑出典範,通過他們的事跡來教育全黨同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展覽內容共分為序廳、中國共產黨的廉政建設史、偉人風範、人民公僕、革命先驅和千秋基業(尾廳)六個部分。西柏坡廉政教育館的建成,豐富了西柏坡的紅色文化資源,搭建起了廉潔勤政教育的平臺。同時,也使西柏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加系統、更加完善、更加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