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冬病夏治」的主要治療方法如下:中藥穴位貼敷,督脈灸,任脈灸,火龍藥灸,隔物灸(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隔藥餅灸等)、臍灸、溫針灸、雷火灸等,主要通過現代康復手段結合中醫傳統康復手段治療中風及腦外傷後遺症,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類疾病,骨性關節炎,滑膜炎,骨質疏鬆,肥胖症,骨折後遺症,股骨頭壞死等各類疾病。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疾病冬季及天寒易發、易加重的目的。
適應證
1.慢性虛寒性疾病
周身乏力、疲勞,畏寒、畏風,怕冷,易感冒等
2.風溼溼邪痺阻類疾病
周身關節酸困疼痛、骨性關節炎、滑膜炎、肩周炎、風溼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3.腰椎類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膨出,腰椎滑脫,腰肌勞損,腰椎術後等
4.頸椎病
頸部酸困疼痛,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頭暈、頭部悶脹、昏沉等
5.脊柱類疾病
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背部抽痛、畏寒怕冷等
6.陽虛型體質的人群。
禁忌證
1.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嚴重過敏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或皮膚有破損者。
2.處於疾病發作期(如發熱、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婦。
4.體制壯實易上火之人。
注意事項
1.藥物穴位帖敷後如有局部皮膚出現瘙癢時,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貼4~24小時後,局部若有發癢發熱,皮膚發紅為正常;若皮膚出現水皰,塗燙傷膏或紫藥水,敷貼24小時內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曬。
2.慎食寒涼肥甘滋膩之品,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影響治療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傷脾胃,影響消化,易導致陽氣不運,變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不適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