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情令的》的熱度早已過去,但是劇中人物還是讓人難以忘記,當大結局來臨之時,有太多不舍,特別是對於金光瑤這個角色,從最初的對於反派的憎恨,竟然在結局時有些翻轉了。
金光瑤這個看似在劇中不會掀起波瀾的人物,竟然成為了幕後大BOSS,與之相對應的、更出人意料的是聶導的深藏不露,與平日裡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相比,簡直不能反差更大。
金光瑤最初出場就被周圍人輕視、嘲笑,理由就是母親為娼妓、前來尋父還被驅逐,被踹下金陵臺,實屬狼狽。而就在這樣極其窘迫的情況下,藍曦臣上來接住金光瑤奉上的聽學之禮,並且在言談舉止中透露出好感和友善,出於感恩,金光瑤在離開雲深不知處時,專門前來拜別了藍曦臣。
回到聶家,金光瑤的日常裡再次出現了被人輕視和欺負的場景,連下達命令都不被重視和頂撞,甚至還遭到侮辱。可以想像,金光瑤成長的過程多麼艱難坎坷。長期憤怒怨恨的積累,導致金光瑤在溫家殺入的混亂中,殺死了侮辱自己的人,偏偏這一幕讓聶明玦看到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金光瑤被逐出聶家。
可以推測,金光瑤在聶家時,就已經私下裡和溫家有來往,所以離開聶家後他就進入了不夜天,也在暗中幫助藍曦臣重建雲深不知處。後期因為溫家倒臺,他便投靠了金家,即便金光善看不上這個兒子,但是金光瑤聰敏伶俐又有手段資源,能夠助他剷除溫家,成為整個修仙界的霸主,所以金光瑤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金家。
但可惜的是,金光善根本就看不上這個兒子,不論他多麼努力,多麼辦事妥帖,金光善從未有把家族交給他管的想法,即便後來金子軒死了,他也是想從其他私生子裡物色人選,而絕不會把機會給金光瑤,不論金光瑤多麼努力,多麼優秀,多麼出色,都改變不了父親對他的看法。
金光善對金光瑤的歧視和偏見很大程度上源於金光瑤的母親,這是一種深入到骨髓裡的看不起,僅僅是因為娼妓之子這一個理由,就足以讓金光善忽略金光瑤所有的好,而將他貶低到塵土裡。因為金光善骨子裡就看不起金光瑤的母親,所以直接影響到對金光瑤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是一種根深蒂固無法改變的歧視。
金光瑤的母親的人生更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她雖然是姑蘇的一個青樓花魁,也知書達理,但卻有一種非常天真的想法,認為會有人真心待她,讓她脫離苦海,她把金光善當作了救命的稻草,期待他能為她贖身,成就才子佳人的美夢。可惜的是,金光善何等傲慢,根本看不起青樓女子,身為家財萬貫的金家宗主,又風流好色,從沒把孟詩放在心上,在孟詩看來的珍貴情感,在金光善眼裡可謂一文不值。明明揮金如土,卻不肯出一點錢為孟詩贖身,只怕讀過書的女人難纏,怕給自己添麻煩。而痴心不悔的孟詩非要執意生下金光瑤,渴望通過這個孩子留住金光善的心,正是這個極其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想法,讓這個本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承受了本不該有的悲慘人生。雖然孟詩將極大的希望寄予了這個孩子,精心培養,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出人頭地,進入仙門世家,但她並不曾考慮,世人會怎樣看待這個孩子,他的出生就是一個悲劇,而過多的期待更是讓金光瑤從小就承受了過多的壓力,與之相伴的還有來自外界的歧視和惡意。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不幸出身,還有這樣一個棄之如敝履的父親,讓金光瑤的人生活在了一種極度的痛苦之中,如果沒有這些期待,也許他還能成為一個普通人度過平凡的一生,但他本身天資過人,又有極好的教養,怎麼可能安於庸常。
後來遇到了藍曦臣,可謂是一生的知己,但藍曦臣出身何等高貴,又是何等出塵的品行和修養,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幾乎是來自天外的仙人卻並不嫌棄他的卑微出身,還以真心相待,這樣金光瑤內心如何適從?藍曦臣就是他生命中的白月光,渴望比肩卻因出身永遠隔著一道鴻溝,對方越是待他溫厚,就越容易讓金光瑤產生自卑心理,唯有變得更好,才能夠真正有資格陪伴在他身旁。
也正是這些心理,讓金光瑤在成就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不擇手段。他可以八面玲瓏、兩面三刀、滴水不漏,他可以欺騙任何人、背叛任何人,他可以為了除掉金子軒而嫁禍魏無羨,他可以通過《亂魄抄》用幾個月慢慢折磨死結義大哥聶明玦,甚至用下流的手段虐死自己的父親,為了隱瞞娶了同父異母妹妹的真相殺死自己的孩子嫁禍別的宗主,也最後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這樣一個人可謂是十惡不赦,但他的性格就是在從小到大一次次被欺負、踐踏之後形成的,外界給他的種種惡意最後凝結成了滿滿的仇恨,他折磨虐待金光善,其實也是在為母親報仇,而害死自己的妻兒並非出於本意,帶有迫不得已的無奈。坑害魏無羨並非是因為恩怨,這只是他達成自己目的的一個手段。
在佛堂大殿裡,在《陳情令》的結局,金光瑤終於袒露了自己的心聲,他出身卑微,謹小慎微,步步為營,可惜天不作美,精心策劃娶到了金光善部下的女兒,本來可以藉此站穩腳跟,但卻在結婚前才知道,這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如果他取消這門婚事,會得罪金秦兩個家族,更難在金家立足,苦心經營的一切又將付諸東流,用金光瑤的話來說,就是天空中划過一道閃電,恰巧就劈到了自己,可以說是晴天霹靂一樣的災難不幸。
即便諸多罪惡,金光瑤卻始終用生命在守護著兩個人,母親孟詩和知己藍曦臣,即便深知罪行暴露,本可以立即逃脫,但他還是冒著被抓住的風險去佛堂大殿挖母親的棺木,想要帶著母親逃到東瀛,足見其對母親的深情。而另一個讓金光瑤誓死保護的人就是藍曦臣,在藍曦臣最艱難的逃亡時刻,是金光瑤收留了他,並助他東山再起,即便是身處險境,即將毀滅的時刻,他用魏無羨甚至金凌做人質,卻從未傷及藍曦臣一絲一毫。在感覺被全世界拋棄,即將死去的時刻,他心還不死,想要試探一下藍曦臣,是不是願意和自己一起死,在藍曦臣閉上眼睛,準備和他一起赴死的時刻,金光瑤心滿意足,用力推開了藍曦臣,最終自我毀滅,可以猜測,即便是藍曦臣沒有選擇與他相伴去死,他也不會傷害藍曦臣一分一毫。
最後,大反派消失了,鏡頭回到了他小時候,被欺負後,母親來安慰她,幫他整理衣冠,金光瑤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留下無限的悲涼和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