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領頭,北約號召盟國「應對中國」,中國堅定立場,回應很明確

2020-12-22 海峽資訊V

中國從建國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國際社會是一個包容的整體,每一個國家都在國際大環境下發展,各國都應該相互合作,這樣才能形成共贏的局面。一國獨大的局面在國際上是不存在的,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發展態度似乎不太「友好」,他們認為中國的發展是對他們的「威脅」。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中國的發展只不過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同時也踐行了國際多邊主義。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將發布「北約2030」改革報告。這次報告中國也被提及,俄羅斯被視為是北約的主要對手。

北約把中國的發展視為「威脅」

一位北約的外交官稱,北約必須有所認識,中國和歐洲的貿易變得越來越不「友善」,對於中國的崛起,北約需要高度警惕。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11月30日的時候稱,中國崛起對北約的安全也是一種挑戰,中國新武器發展與北約水平越來越近,還想要「威脅」其他國家。斯託爾滕貝格還呼籲,各盟國需要聯合起來一起應對。

之前在6月份的時候,斯託爾滕貝格就曾在演講中稱,北約應該警惕中國的崛起,並且認為中國還在網絡空間領域向北約釋放信號。但是事實上,作為北約的領頭美國不斷給中國施壓。實際上,美國才是最大的網絡空間監聽者,才是國際安全最大的威脅。

德國總理默克爾稱,歐洲與中國交往的時候,應該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尋找平衡。歐洲與中國很多領域有一些政策上的相同點,所以歐洲必須要從利益出發。一些輿論認為,中國在疫情期間經濟的發展勢頭,讓德國方面減少對中國依賴的考慮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中國的回應彰顯霸氣,目的也很明確

針對北約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至於「威脅」或「挑戰」,我不知道有誰能舉出一個例子證明,中國對哪個國家構成了安全威脅?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一直並將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繼續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也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人均國防開支遠遠低於其他大國。很多人都認同,中國的發展是全世界的機遇,而不是任何人的威脅。中國將繼續沿著和平與合作的正確道路堅定走下去。

希望北約樹立正確的中國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多做有利於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北約開展對話與合作。

中國的發展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北約卻把中國當成「敵人」。和平發展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中國一直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並且堅持開放,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國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了機遇,但是沒有給任何國家造成威脅。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鄭州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美領頭,北約號召盟國「應對中國」,德國態度逆轉,中方重磅發聲
    北約號召盟國「應對中國」儘管俄羅斯對於東歐相關國家的確有著軍事威脅,但是這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俄羅斯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基礎之上,正是由於北約的不斷施壓,逼迫著俄羅斯必須要做出必要的應對以及威懾。除了強行將俄羅斯當成自己的假想敵以外,北約當地時間12月1日發布的「北約2030」改革報告中還明確提到了中國,其主席斯託爾滕貝格號召各盟國一起「應對中國」。在改革報告的138個建議中,仍舊是將俄羅斯當成北約的主要敵人,同時也提到了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國,認為中國正在對北約帶來安全上的威脅。
  • 美領頭北約號召盟國「應對中國」,德國態度逆轉,中方強硬表態
    冷戰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為防止蘇聯滲透到歐洲,創立了北約與蘇聯對抗,蘇聯同樣也召集東歐共產主義國家建立華約,蘇聯解體後華約同樣也隨之解體,北約短時間沒有了對手,當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北約順理成章的就將俄羅斯當成了自己的新敵人,在國際上處處與俄羅斯做對。
  • 專家:北約盟國之間找不到把中國當作「威脅」的共識
    北約12月1日晚發布未來10年的改革報告「北約2030」。報告稱,北約盟國感到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北約必須注意到地緣戰略環境的變化,包括俄羅斯的主要挑戰和中國的新興挑戰。北約報告顯示出其「冷戰思維」 北約報告中稱,中國正在將其軍事範圍擴大到大西洋、地中海和北極,並加深與俄羅斯的防禦聯繫。
  • 北約將發報告稱「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崛起」,外交部回應
    北約將發報告稱「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崛起」,外交部回應 鳳凰衛視記者:北約將發布一份報告,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認為中國的價值觀與北約不同,並在嘗試「恫嚇」其他國家,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挑戰。中方有何回應?華春瑩:你提到的報告還沒發布,我們希望在看到之後再做正式評論。我想就你剛才提到的幾個要素,先做一個初步回應。
  • 美國對北約盟國掄起大棒 土耳其給中國打了一通電話
    拖延了一年多的時間,美國還是忍不住對北約盟國掄起了大棒,宣布對土耳其實施嚴厲制裁。眾所周知,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中少見的伊斯蘭國家,其地緣政治複雜,周邊長期處於大國滲透和支持的不穩定狀態,因此鞏固國防力量是歷屆政府的夙願。2009年,鑑於國內防空武器匱乏和落後,埃爾多安政府計劃採購價值40億美元的遠程防空飛彈系統。2011年,中、美、俄、歐紛紛參與競標,最終紅旗-9防空飛彈在打靶測試中技壓群雄。
  • 美要求所有盟國把GDP的2%用於國防,以威懾俄羅斯和中國
    【南方+10月21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大西洋理事會視頻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再度呼籲美國的所有盟國至少將國內生產總值的2%用於國防支出,並表示,該目的主要是為了震懾俄羅斯和中國。
  • 川普突然出手,第一個被祭旗的北約盟國出現了!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之一,也是第一個被美國「祭旗」的北約盟國。不過這制裁出現的並不奇怪,因為之前早有鋪墊。美國政府早在先前就針對此事對土耳其提出警告,並且終止了關於F-35戰鬥機軍售的合同。土耳其對美國的制裁表示了強烈的譴責和反對,而且土耳其很可能會採取必要的措施反制。至此,北約盟國內部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裂痕。
  • 北約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崛起 中方希其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張素)有報導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將發布報告,其中稱「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挑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作出回應。有記者問,北約將發布一份報告,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認為中國的價值觀與北約不同,並在嘗試「恫嚇」其他國家,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挑戰。中方有何回應?華春瑩首先表示,報告還沒發布,就記者提問中提到的幾個要素作初步回應。
  • 北約各國與俄羅斯針鋒相對,中國亮明立場
    在最近對聯大會議上,與會各國對烏克蘭與克裡米亞之間的問題進行了公決投票,最終的結果顯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方面最終獲得了投票勝利與主動權,而對此俄羅斯方面絕對不是單槍匹馬的,在面對北約各國與俄羅斯的爭鋒相對的時候,中國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這就是在具體問題上中國站在俄羅斯的一邊。
  • 北約改革報告:圍堵俄羅斯,同時將聯合所有北約國家應對中國崛起
    眼下以西方世界為主導的世界格局正悄然發生著改變,隨著中國的在世界上的逐漸崛起,已經鬆散的北約集團再度有了凝聚起來的趨勢。在北約近期的動作中,更是展現出其對外極端的侵略性。根據外國媒體的相關報導可以知道,北約近日發布了一篇改革報告,提到了在未來的十年中,北約的規劃。
  • 外媒:北約報告至少62次提到「中國」,但俄羅斯才是「頭號威脅」
    儘管該組織應當意識到中國構成的「挑戰」,但只有各國政府才擁有應對來自中國的非軍事威脅的政治和經濟工具。目前,北約只有一個完全具備應對能力的重大威脅,那就是俄羅斯。全文摘編如下:本周,北約30個成員國的外長舉行了一次視頻會議,在會上他們收到了一份有關北約未來的詳細報告。撰寫報告的部分動機源於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稱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
  • 「亞洲小北約」?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澳大利亞2007年最後一次參加馬拉巴爾演習,印度時隔13年後邀請它回來,是新德裡刻意表演給中國看的一個表情,目的是向後者施壓。美國一直想把「四國聯盟」做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馬拉巴爾軍演以及本月四國外長的東京會晤調動了人們這方面的更多聯想。
  • 北約未來10年戰略出爐,主要針對中國?賴嶽謙:無需害怕
    在「北約2030」中,依舊「肯定」了俄羅斯作為北約未來10年最主要的對手的位置,但是北約也沒有放過中國。 「北約2030」渲染「中國威脅」,認為中國即使不是北約的對手,但是也要在多方面應對中國。對此,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中國並不需要害怕,因為北約內部不是鐵板一塊。
  • 不允許任何人破壞中國主權!北約強國致電王毅亮明立場,美國聽好
    土方對中國成功控制新冠疫情表示祝賀,並宣布將從中國緊急採購,願就此同中方加強合作。不僅如此,土方還明確表明態度,不會允許任何人破壞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方也就兩國情誼作出回應。土方決定採購中國疫苗是對中方極大的信任,中方願依法依規向土方提供必要協助。恰逢中土兩國建交50周年,應該深化政治和諸多領域的合作,促進中土關係更上一層樓。
  • 美國對北約盟國掄起大棒後,土耳其給中國打了一通電話
    美國認為S-400可能洩露了北約的戰機參數,並以此為由拒絕向土耳其交接已經付了訂金的F-35戰機。土耳其不僅是北約的成員國,且還是元老級別的國家,美國和土耳其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盟友的關係。可美國從未把土耳其當盟友,而是當成了一枚制衡俄羅斯的棋子。並且隨著北約聯盟的約束力越來越小,美土兩國也積怨很深。
  • 若成功當選總統,就連同盟國商討對華徵稅?外交部回應拜登言論
    日前,拜登在接受路透社專訪中提到,如果他當選美國總統,將與盟國一起商討對華關稅問題。作為中美當前最為焦點的話題,關稅問題牽扯到了很多利益方。就美國方面來說,如果處理不好或者考慮不周,那麼眾多盟友都會受到牽連。
  • 加拿大收到本部重要來信,中國立場依舊堅定
    這期間,儘管我國一再聲明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所製造出來的一起「政治事件」,多次要求釋放孟晚舟,華為上繳巨額保釋金,可加拿大仍舊不為所動,堅持美國的立場。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孟晚舟事件,堅定中國立場 環球時報報導,此次對於加拿大官員再次向布魯特聯名致信一事,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 ...削弱與盟國合作 美風險分析師:中國不樂見美國新總統建立反華聯盟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揚言放棄「美國優先」政策,全球性商業風險諮詢公司化險集團(Control Risks)在今天(11月27日)也提出觀點,認為美國優先議程通常採取單方面而不是與盟國協調合作,在新任美國總統明年就職後情況可能改變。
  • 德國外長馬斯:北約必須正視中國的軍事崛起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在討論北約改革問題上,必須要考慮到中國軍事崛起的問題。而鑑於力量對比的變化,北約也需要一個「自主的歐洲」。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雖然中國和北約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但並不是對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大舉投資提升軍力的同時,該國的人權狀況也變得越來越糟糕。周二提交北約外長討論的一份67頁高級別評估報告要求北約擴展其冷戰時期形成的適用範圍,以應對中國的崛起以及「持續保持侵略性的俄羅斯」。
  • 外媒:北約今天將發表改革報告,聲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崛起」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1月30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稱:北約)在其官網發布新聞稿稱,北約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將於本周二和周三(2020年12月1—2日)召開視頻會議,討論該聯盟的關鍵問題。其中包括北約的改革、俄羅斯軍事建設、中國崛起以及北約在阿富汗的訓練任務。 對於涉華內容,新聞稿說,上述成員國的外長將評估隨著中國崛起而導致的全球力量平衡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