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購買冷鏈食品?市民外出時還需要戴口罩嗎?當前應重點預防哪些傳染病?哪些重點人群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11月25日,佛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佛山+「戰疫」頻道舉行第12期權威訪談,主題為「如何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尚慧玲,佛山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林,以及佛山市疾控中心主任陳愛貞,免疫規劃科科長朱志偉上線回應市民關切,介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指導市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尚慧玲,佛山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林,佛山市疾控中心主任陳愛貞,免疫規劃科科長朱志偉上線佛山+「戰疫」頻道回應市民關切。/佛山日報記者嚴瑾攝
冷鏈食品從業人員要強化核酸檢測
問:近期,國內多地從進口生鮮產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應採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李林:冷鏈食品經營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做到「十必須」,消除安全隱患,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一是必須指定一名冷庫安全員,監督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二是必須督促從業人員進行粵康碼掃碼及每周核酸檢測。三是必須設立人員健康監測、物品檢測消毒、環境監測消毒三本臺帳,並分別登記核實。四是必須確保進口貨物入庫前每件(獨立包裝)已經消毒。五是必須督促人員做好個人防護,並配置「兩套衣服」供更換消毒。六是必須對作業區實行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三區」管理。七是必須查驗供貨商(委託方)資質,並對貯存貨物索證索票。八是必須使用「冷庫通」系統填報當天出入庫信息,確保可追溯。九是必須及時對搬運工用具進行清潔消毒,避免交叉汙染。十是必須配合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產品處置。
問:農貿市場從業人員應如何強化防護?
李林:農貿市場要強化人員出入管理和每日健康監測登記;強化防護與培訓,全體員工工作期間需全程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強化核酸檢測。
直接接觸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的從業人員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到每周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其他的市場從業人員也要落實入門「三件事」,即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和掃碼登記。
改善環境衛生利於預防傳染病
問:日前,全國愛衛辦發布《關於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助 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佛山市開展了哪些愛國衛生工作?
尚慧玲:愛國衛生運動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市將愛國衛生運動貫穿整個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印發了《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愛國衛生工作指引》 等,發動了春節、春季、夏季、秋冬季愛國衛生專項行動,開展以農貿市場、城市老舊小區、城中村、家庭等為重點的環境衛生集中清理整治。同時,加強愛國衛生運動宣傳引導,推動市民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為疫情防控營造人人參與、人人遵守的氛圍。
問:接下來如何切實把愛國衛生運動與冬春季疫情防控、流感等其他流行病防治結合起來?
尚慧玲:動員全體市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環境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發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市將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倡導綠色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會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推廣出門科學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二是重點布局群眾性愛國衛生活動,在重要時間節點特別是重點防控期和重大節日前後,開展以「環境衛生大掃除、清理四害孳生地」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動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三是紮實深入開展秋冬季愛國衛生運動,10月下旬至明年2月,將重點加強對人員流動頻繁、環衛管理薄弱及群眾生產生活集中等「三類」區域的環境治理; 強化滅蚊、滅鼠等病媒防制措施,10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市以鎮街為單位組織開展3輪滅蚊統一行動。
注意多病共防培養衛生習慣
問:冬春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今年還疊加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疾病防控形勢嚴峻。當前,市民應重點預防哪些傳染病?如何預防?
陳愛貞:進入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加大,同時季節性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水痘等傳染性疾病也進入高發季節,容易在集體單位中傳播。因此,市民要注意多病共防,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堅持個人防護的好習慣,就是給自己穿上最好的防護服。市民應堅持做好以下個人防護措施:居室或工作場所注意多通風;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沒洗手時儘量避免接觸眼、口、鼻等部位;不扎堆,少聚集,儘量少去通風不良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接種流感、水痘等疫苗;養成分餐制、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環境衛生清潔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懷疑染病要及時就醫,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立即戴上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儘快就近就診,就醫途中全程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市民還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食物要徹底洗乾淨、燒熟燒透。選購冷鏈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可戴手套或用夾子夾,也可以用一次性塑膠袋套住手再挑選。購物後應及時洗手。
問:學生、老年人、幼兒、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如何同時預防新冠肺炎和冬春季高發傳染病?
朱志偉:學生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鍊,提高免疫力; 不帶病入校,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或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冬春季高發傳染病,要及時就醫並向老師報告。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晚溫差較大時要注意適時添減衣物;養成合理飲食習慣,保證營養均衡;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
家長要注意提高幼兒的免疫力,培養孩子養成勤洗手、不亂摸等個人衛生習慣;監護人接觸幼兒時要注意手衛生,按時帶幼兒完成預防接種。
孕產婦要按醫生要求進行產前檢查,保持身心健康,除產前檢查外儘量避免前往醫院,必須去醫院時要戴好口罩。
四類重點人群應接種流感疫苗
問:在流感高發期前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措施。目前,佛山流感疫苗儲備與接種情況如何?哪些重點人群適宜接種流感疫苗?
朱志偉:今年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需求大幅度增加,流感疫苗供應比較緊張,佛山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積極爭取增加採購。截至11月24日,我市採購流感疫苗約16萬劑次,已接種約7萬劑次。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指出,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有4類,分別是醫務人員; 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託幼機構、中小學校師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重點場所人群;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
隨身攜帶口罩並規範佩戴
問:當前,市民日常出行是否需要繼續佩戴口罩?
陳愛貞:戴口罩是切斷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最重要的個人防護途徑。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市乃至全國的流感等傳染病流行水平較低,跟市民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衛生習慣有很大關聯。
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市民仍要隨身攜帶口罩,在一些特定場所、特殊情況下規範佩戴口罩,比如醫療機構,車站、餐館、商場等其他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及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相對狹小封閉的空間。
從事社會公共服務,人際交往頻繁的從業人員要規範佩戴口罩,如醫務人員、警察、公交車司機、售貨員、保安等。冷鏈食品加工、搬運、物流、廢棄包裝處理等從業人員也要規範佩戴口罩。
問:外出時需做好哪些防護工作?
陳愛貞:市民外出時要重點做好以下防護工作:隨時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儘量避免出境及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如有不適,建議暫緩出行計劃,儘量避免外出;隨身攜帶口罩、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濃度為75%的消毒溼巾等防護用品; 時刻做好個人防護,包括戴口罩和做好手衛生。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時,儘量減少在途中摘下口罩的頻次和時間,儘量減少接觸公共物體表面;遵守防疫要求,配合測體溫和健康碼查驗工作。
原標題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權威訪談上線佛山+「戰疫」頻道 冷鏈食品經營要做到「十必須」 堅持個人防護強化多病共防
文丨佛山日報記者談飛洋
編輯丨梁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