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 張怡)天明村位於長安鎮西部,杭州繞城高速公路、01省道橫穿本村,交通便利。天明村以打造「詩情『花』意,美麗天明」為目標,依託文化禮堂服務花農,引導花農開展直播帶貨,為傳統花卉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在海寧,天明村是最早開始花卉種植與銷售的村莊,七成以上土地用於花卉種植,但由於集體經濟發展路子不廣,生產性經營收入比重低,多年來,天明村一直是長安鎮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的村子,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成為擺在天明村面前的難題。
但正可謂時勢造英雄,天明村迎來了鄉村振興的帶頭人。2017年,在外經商的陳偉達被推上了天明村村黨委書記的崗位,上任後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上,陳偉達向村民們承諾:「鄉村發展,既要抓經濟,沒有經濟我們就寸步難行;其次是離不開文化,沒有文化的經濟就是一個空殼。既然大家相信我推選我當書記,那我就要把我們村的經濟、文化一起搞好。」
在這一工作思路的指導下,天明村兩委班子迅速制定了「文化禮堂+產業」的發展計劃,並開展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建設文化禮堂,打造精神家園
為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2019年,天明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280餘萬,用以建造村文化禮堂,為村民打造精神家園。同時,天明村也積極發揮鄉賢的模範帶頭作用,在村文化禮堂內設立鄉賢講堂,邀請鄉賢向村民們宣傳民主法治精神,弘揚精神文明正能量,將「德治」融入到天明村發展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實行土地流轉,發展高效農業
村兩委班子通過調研,結合村內實際情況,制定出天明村特色花卉產業發展計劃,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加大土地流轉,引進花卉企業,發展現代化高效農業。
培育農村電商,踐行「村播」助農
今年年初的這場「新冠」疫情對於天明村花卉產業來說是一場危機但同樣也是一次機遇。疫情期間,為解決村裡園藝企業和花農的產品滯銷問題,天明村以文化禮堂為陣地,把直播間搬到文化禮堂,鼓勵花卉園藝企業負責人親自上陣充當「主播」帶貨。
天明村通過連結各個媒體的資源、引進各類網紅直播,引導青年大學生創業,帶動了一大批花卉企業、花農散戶參與到電商直播的浪潮當中。湧現了如「愛種花的王大爺」這樣擁有70萬粉絲的大IP ,創造了天明村花卉產業在疫情期間銷量逆勢增長的奇蹟。
引導青年眾創,服務花卉產業
天明村在村文化禮堂圖書室開闢花卉圖書專櫃供花農查閱,設立電商直播指導服務點,組織開展電商直播培訓,培養了一批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帶動村裡青年創新創業,極大的解決了本村大學生就業問題。
此外,天明村組織開展「有氧青年製造」項目,該項目根據青年人的特長、活躍的思維,常期開展各類與花卉產業有關的創業培訓,增強青年人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促進天明村青年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天明村還通過組建「花農幫」志願服務隊伍,向花農分享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幫助花農售賣鮮花;還指導本村及長安周邊農戶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天明村在「美」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截至目前,全村花卉種植面積已達1600多畝,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586萬元,同比翻了4倍。天明村將「文化禮堂+產業」結合起來,成功探索出一條產業美的新道路,從美麗經濟中綻放出了鄉土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