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悠久的龜文化
龜殼外觀,上拱下平,象徵天圓地方。背甲中間最大三塊分別象徵天人地三才,繞三才甲有象徵十天幹的十塊龜甲,繞十天幹甲更有二十四塊小甲,一如二十四節氣。腹甲十二塊,所謂相應十二地支,所以龜隱含天幹地支的周易奧秘。龜能入水,其質含水;龜可入土,其質含土;龜常食素,其質含木;龜殼圓和,其象含金;龜入八卦,身屬火象。一龜之身,得以象天地,分三才,知節氣,曉年庚,五行之氣集於一體,可謂靈也。
所以,家中如有靈龜,可以避邪化災,增添福氣,各位愛龜人士,切記善待靈龜,共相增上善緣!
中國人特別喜歡養龜,而且歷史悠久,古人曾把龜作為膜拜的對象,如今人們也把它們看成是逢兇化吉象徵。在中國古代傳說,麒麟、鳳凰、龍和龜這四靈是瑞獸,都是吉祥,仁壽的象徵,但是前三靈全是虛構的圖騰,並不存在於真實環境裡,而且只能為帝皇權貴所用,普通老百姓對它們只能敬而遠之。然而只有烏龜存在於現實之中,也只有烏龜最實在,可以與我們長伴左右。
進而就有了龜風水的說法,據說它們背甲上的紋路還代表著天幹地支,很有講究。它們長壽,可以見證百年的興衰,風水師經常會建議在辦公室養龜,可以為公司帶來財氣,加強火運,將陰性邪神趕走。
二、養龜=養心
龜,擁有眾多做人做事的優秀品質:
1、四平八穩,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
2、性情溫馴,不噪不鬧(不卑不亢),與老子所倡導:「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聖人之道相當吻合;
3、順四時而動,適寒暑而居。順應天時氣候變化,不逆天而行。曖則繁衍生息,寒則蟄伏冬眠,故誕於恐龍時代而不亡;
4、遇險則隱而不發,閉而不出,能屈能伸。人生最大的智慧不在於爭辯,而在等待時機,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香港眾多明星也有養龜的愛好,如謝霆鋒、溫兆倫,給您的孩子一隻龜,讓它陪伴孩子終生,讓孩子謹記以上的做人道理。
《萬壽宮賦》
萬壽宮主萬壽公,萬壽公住萬壽宮。
萬壽公養萬壽龜,育得靈龜人添壽。
寒來龜往宮裡眠,暑往龜在公旁臥。
寒來暑往幾時休,浮雲身世兩悠悠。
只願默居深宮中,不願熙嚷舞臺衝。
華羽金嗓萬朝鳳,枕戈披甲淵中螯。
出頭椽兒先朽爛,秀林之木遭風摧。
只裹笨甲淵中蟄,任爾風吹雨打來。
別人笑我太消頹,我笑他人太招風。
自古聖賢皆若水,為而不爭天之道。
這是一名資深龜友寫的養龜人自嘲詩,表面好像消極處世,但實質這是一種逍遙處世,低調做人,在入世中而出世的極高修為、心境。
三、養龜=養生
養龜是一門很輕鬆的活兒,因為龜需要冬眠,自驚蟄後才開始餵食,到立冬前後基本停食,每年只需要工作半年。這種生活節奏正應合了中國傳統養生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從養生的角度看,順應四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從而達到健康養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亦即:「平衡陰陽,和諧五行;借天之力,還以人力。順四時而適寒暑,節陰陽而調剛柔,各喜怒而安居處,」
龜從食用和藥用都具有很高價值:
1.【食用】 烏龜全身都是寶。龜肉、龜卵味道極其鮮美,蛋白質含量也很高,是高級的滋補食品。「龜身五花肉」即是指龜肉有牛、羊、豬、雞、魚等5種動物肉的營養和味道,特別是以龜肉為主要原料配製而成的各種龜肉羹,已成為現時宴席上的高級名餚之一。
特別是烏龜蛋,一年才生產一次,是難得一試的美味滋補佳餚。
烏龜蛋不僅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鈣和核黃素,其中鈣的含量是雞蛋的四倍多,核黃素的含量則是雞蛋的兩倍。與此同時,烏龜蛋中糖、脂肪、膽固醇的含量卻非常低,總糖的含量只有雞蛋的1/16,脂肪含量是雞蛋的一半,膽固醇的含量則低至雞蛋的1/9左右。
烏龜蛋絕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的上佳食品。由於烏龜蛋的這「一高三低」的成分組成,對於人體有很好的藥用和營養價值,經過研究表明,烏龜蛋有降低血壓,防止糖尿病和防止動脈硬化的功效,同時還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甚至有延緩衰老的神奇功效。
烏龜蛋對於抑制肝癌、胃癌和白血病有極強的作用,而且對於因為化療引起的身體貧血、虛弱和白細胞減少的情況有很強的防治作用。經常食用烏龜蛋,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患有肺結核的病人,以及體質虛弱的朋友們的身體恢復有著非常大的益處。
2.【藥用】 烏龜最大的價值是藥用。李時珍曰:「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龜,介蟲之靈長者也」。龜甲龜板為傳統的名貴藥材,它富含骨膠原和蛋白質、鈣、磷、脂類、肽類和多種酶,具有滋陰降火,潛陽退蒸,補腎健骨等功效;龜肉味甘、鹹平、性溫、具有補心強腎的作用,對小兒生長虛弱,產後體虛、脫肛、子宮下垂等有序效;龜膽味苦、性寒,主治痘後目腫,經月不開;龜骨、龜皮、龜血、龜尿等,亦有藥用價值。構成龜機體的是特殊長壽細胞,因而常食龜能延年益壽。
四、養龜=養家、事業
任何之投資風險與利潤並存。根據黃金分割定律,任何事物均有起有伏,有升有跌。我們偉大之導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商品經濟的最基本規律是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支配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全過程。價值規律主要容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按照等價之原則進行交換。商品市場中存在著商品供給與需求的對比關係即供求關係。當某商品在市場上的供給不足時,即供不應求,商品的購買者為了獲取商品,必須竟價購之,價格就會漲到價值以上,反之:當某商品供給超過需求時,即供過於求,商品銷售者必然竟相出售,價格就會跌到價值以下。商品價值與價格經常地不一致,並不意味著違背了價值規律,更不表明價值規律失去作用。價格上下波動,既不是無限制地上漲,亦不是無限制下跌,歸根到底以價值為基礎,上漲後又下跌,下跌後又上漲。
各位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近30年龜業發展歷程,就清楚明白地看到這一點,龜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的,暴跌是以暴漲為基礎,是價值規律起作用,對暴漲之制約,龜依然是那隻龜,其價值無任何變化。
八十年代初期由幾十元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兩廣年產金錢龜苗約300隻左右,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期間亦有波動,在九十年代據不完全統計兩廣產金錢龜苗大概8000隻左右,石龜苗10萬隻左右,黃緣苗300隻左右。到了本世紀初,龜苗大幅上漲,2005年最高點後又大跌,2008年以後隨著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龜苗又直線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兩廣年產金錢龜苗大概16000隻左右,石龜苗80萬隻左右,黃緣苗3000隻左右(含安徽、湖南、湖北)。而2011年之價格又令人擔驚受怕,飆升得難以置信。
綜上所述:以時間為橫軸,龜苗均價為縱軸,就可以看到起初平緩,期間雖也有向下,但隨後又向上猛升,斜率越來越陡。該趨勢說明金融海嘯之後,龜價暴漲之原因①價值過度挖掘,②國際上大量發放貨幣,大眾認為龜屬稀缺資源,當一種產業大規模養殖來抵禦通貨膨脹。人人都認為養龜可以致富而忽視風險,買漲不買跌,致使購買力委縮而觀望。此情此景,可以說:很多人想遊泳,站在岸邊很想下去,但下去的人太少,怕下去很冷,更怕浸死。
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盧——今年福布斯排名第一,比爾蓋茨排名第二,巴菲特排名第三。卡洛斯說:投資成功之秘決很簡單,關鍵是要判斷清楚供給和需求,來賺取時間差,即利用時間來換取金錢。龜要成熟才能繁殖,不可製造,而汽車在日本生產不夠,可以在大陸設廠,亦可加班加點生產而龜就不能加班加點生產出來。
當今之世,眾所周知
(1) 通貨膨脹
近幾年CPI每年上升8%左右,即存在銀行的錢,每年縮水8%左右,根據東莞日報報導,2011年全市存款6756億人民幣,即放在銀行等貶值,屬閒錢,可見購買力相當高。
(2) 股市動蕩
東莞日報剛公布,2011年由於滬市跌21%,深市跌28%而領跌全球,導致目下5000萬股民虧損面達87%,人均虧損4萬元,大機構虧損超4000億元。2015年的歷史性暴跌,更令許多放大融資的投資者破產跳樓。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7月28日,人均虧損8.94萬元。
(3) 創立工廠
近兩年勞工荒,招工難,國法支持弱性群體,令到傳統加工業老闆難做。
(4) 發展龜業
養龜既可以修心養性,又可鍛鍊身體,可大可小,大有大做,小有小養,投入小,養殖成本低,種龜每年每隻成本僅需15~20元(含水費、飼料、人工等)。總算未賣,亦會長大,並會繁殖,數量遞增,只要掌握一點養殖知識,就幾乎沒有風險可談。例:電白沙浪鎮靠養龜變洋樓寶馬鎮,惠州3㎡陽臺,每年產值30多萬(廣東珠江臺播放)。
最近,筆者走訪安徽、江西、廣西玉林市、崇佐市、欽州市、廣州市、湛江市、電白縣、陽江市、肇慶市、雲浮市、惠州市、河源市、汕頭市、高州市等等,大部分龜場正擴建龜池。東莞自去年以來亦不斷建龜池。很多大戶、中小戶均準備抄底,龜市場龜存欄量並不算多,穩產種龜極少,與養殖大軍日益壯大相比,還有一段距離。現市場炒作的終極消費為時尚早,近來大起大落,充分暴露養龜隊伍的不成熟,急功近利,沒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導致龜市場短暫劇痛,痛定思痛之後,必重歸上升通道。這些年來大戶們都是靠多年資本積累,默默耕耘,忍常人之不能忍,由於擁有充足之種群,摸索一整套繁養經驗,堅定不移,不懼市場波動,信心十足,逐年發展,才成為大戶。他們常說:"這麼多年來龜賣出去賺小錢,賣不出去賺大錢,真正之養殖戶才賺錢"。
各位,躺著夢想,不如站起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走向成功,獵人上山不一定能打到獵物,但獵人如果不上山就一定打不到獵物,生存的規則就是如此簡單。想創業,馬上行動去做,有可能成功,如果只是躺著夢想不去做,則一定不會成功;機會來臨時,能者當機立斷一躍而上抓住,從此一鳴驚人,庸者則優柔寡斷、畏縮不前,總擔心失敗而不敢去抓,結果永遠平庸,看到別人成功時,又自我安慰說這是命。
最後:希望各位通過交流、學習、吸入、運用、改良、創新、上門走訪,實地考察,誠實做人,誠信做事,好好養龜,廣交龜友,共同進退、互利共贏、共創龜業持續發展。出處:博易堂
文章源於網絡收集而來,為了學習與交流之用。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或有不當之處, 請及時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