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國軍工巨頭拆分肢解,與八十年代國企競爭有何關係?

2020-12-12 騰訊網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世界萬物的發展都蘊含著無限的生機,在努力的和時間的見證下,曾經落後的事物也可能掌握逆轉乾坤的能力,80年代時國企競爭輸給了日本。

於是,為了擺脫落後的姿態,90年代中國軍工巨頭紛紛按照要求拆分肢解,在這明確的政企分家政策的指導下,中國經濟終於迎來了騰飛的時刻

一:巨大的差距

戰爭是殘酷的,它帶走了無數鮮活的生命,也摧毀了無數家庭的幸福,更嚴重的是,戰爭還造就了一個國家發展倒退的局面。抗戰結束後,神州大地上一片狼藉,這片被炮火蹂躪過的土地上寫滿了貧困和落後

為了改變經濟落後的局面,中國政府在蘇聯政府的幫助下確定了計劃經濟體系發展,當這個大方向確立後,中國經濟市場的各個成員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從萌生階段到形成階段再到成熟階段,中國人花了近40年的時間摸索和實踐

在無數國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的發展終於迎來了新的局面,到80年代時,人們的生活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苦難和炮火中走來的中國人重新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模樣。

向內看,得到啟示,向外看,發現不足,從1952年的810億美元生產總值到1980年的3,053.5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得到了飛速的提高。這輝煌的成績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國人的不懈奮鬥,它是發展路上的一座豐碑,從站起來到強起來,中國人用行動書寫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然而,這些成績仍和其他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異,截止到1980年,日本的GDP已經達到了11,053.9億美元,同樣作為亞洲的知名國家,中國和日本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這些差異在國企的競爭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國企承載了無數人的期待,這些企業吸引了各個領域的人才,也包含和吸收了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管理體系

同時,這些國企還能牢牢的掌握各種生產資源和改革信息。按理來說,這些企業自然代表了國家發展的最高水平。隨著進出口貿易的完善和發展,國企也走上了世界的舞臺,一些國企也相繼加入了各國的競爭中,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魯布革大壩的競爭"

在80年代初,日本和中國同時提出了要承包魯布革水電站的建設,為了得到承包資格,國企中的代表中國水電14局和日本大成公司進行了激烈的競爭,兩家公司紛紛亮出來自己的"底牌",利益是衡量一個產業的重要標準

因此,在一番比較下,日本大成公司以低於報價標準的43%的報價贏得了承包權。這樣一來,國企就徹徹底底的在競爭中輸給了日本

二:軍工巨頭的肢解

差距能激發人的鬥志,一向自立自強的中國人不甘於落人一等,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中國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改革,在收集資料和對比的過程中,領導人發現中國的發展落後局面是和市場經濟體系有著很大聯繫的,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住了經濟發展的活力

同時,在原有企業的管理中,工人們大多是按照上級分配獲得工作的,這些管理方式和人才分配政策造成了勞動力的閒置和安排不均衡的問題,很少有工人能把自己的"所長和所專"發揮到極致。

其實,任何社會現象都是無數個體現象組成的,當越來越多的工人走向陌生的領域時,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就出現了緩慢增長的趨勢

在當時的經濟制度下,國家掌握著領導權和企業的決策權,這種"政企不分家"的制度極大的扼制了國人創造財富的熱情,沒有人能和國家管理的企業相競爭,也沒有人敢對國家所管理的企業提出不滿。

長此以往,市場上就會出現壟斷和服務水平低下的情況。競爭是刺激進步的有力手段,在這種沒有競爭壓力的環境下,很多國企都失去了前進和改革的動力,看到和日本等一些國家的差距後,領導人痛定思痛的做出了改革的指令。

1992年,中國確立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目標,在市場經濟體系的影響下,國企分家的政策也被提上了日程。為了充分釋放市場發展的活力,政府必須從領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轉化到監督者和調節者的身份。90年代裡,一些軍工企業首先進入了整改的行列。

其中,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拆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9年,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監督下,有關部門對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進行了"拆分和肢解",這個有著長久歷史的中國軍工巨頭企業被分裂成了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還對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業務進行了拆解和分配。不同的拆解部分掌握著不同的核心要領。完成軍工企業巨頭的拆解後,有關部門又把目光放在了其他的國有企業上,大多數有著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都在政府的要求下拆分成了幾個小型的企業。

為了確保新分裂成的集團能迅速適應經濟市場的改革,國家還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管理人才,這些人才大多都有著留學和出國工作的經歷,他們對一些優秀外國企業的管理制度有著深刻的了解。

之後,通過和發達國家的對比,優秀和專業的管理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制訂了適合中國市場經濟的戰略,並結合中國的文化內涵對用人制度進行了改革。在多方面的努力下,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展現出了傲人的生機

三:優秀的成績

正確的方法往往能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改革和拆分後,那些企業中的大多數都在找到了新的發展機會。

隨著資本的不斷進入和競爭環境的不斷透明,越來越多的國人投身到了市場交易的浪潮中,下海經商,投資建廠,民營企業佔據了更多的份額,市場上"這支看不見的手"正在調節著整個經濟的運行過程。政府給了市場獨自的發展空間,得到釋放後的市場自然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活力。

如今,我國已經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系,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持著中國來到了國際舞臺的中心,越來越多國際事物的制定都不離開中國的意見。隨著"一帶一路"等計劃的倡導和推行,我國將在行動上持續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此時的中國已然成了世界花園中不可替代的花朵。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從80年代國企競爭輸給日本,90年代對中國軍工巨頭的拆解到如今經濟的騰飛,中國經濟的經歷了很多發展局面,究其根本,就是有以下兩個原因造成了局面的轉換

1:黨的正確領導。

從建國初期的計劃經濟到九十年代的市場經濟,這巨大的轉換間凝聚了領導人的無數心血,為了適應國家的發展和全面恢復生產,國家掌握住了經濟的發展方向和主要的產業

隨著不斷的前進,黨的領導人意識到了計劃經濟對經濟活力的限制,在比較了其他國家的發展狀況後,黨的領導人毫不猶豫的對經濟體系進行了改革,把國有企業分解,合理分配生產資源,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經濟的調節中,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2: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上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人的支持。隨著計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掌握了市場上的大部分資源,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大多都由國企提供。

由於沒有競爭壓力,這些企業也不願意主動的選擇在產品質量上進行升級和創新,消費者的滿意度不斷下降,市場經濟持續低迷的發展狀況,一向把人民裝在心上的國家自然要聽從人民的意願

在那個和平的年代裡,軍工企業等一些企業儼然已經不再是發展的重心了,被國家掌握住的國有企業也急需要注入新鮮的活力。為了順應民眾的意願,給民眾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國家便施行了改革拆分的政策。在這些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就相繼出現了軍工巨頭被拆分,國有企業被肢解的現象。

"短痛"過後後,中國的經濟又出現了輝煌的發展局面。在80年代的競爭中,國企輸給了日本,從失敗的陰影裡走出後,中國政府對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新的規劃

為了調整市場結構,合理分配資源,90年代時,國家對軍工企業進行了拆分肢解,這些發展的片段烙刻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更是體現了中國人不甘於落後的精神狀態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自立自強,樸實無華的堅定信念正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

相關焦點

  • 廠礦子弟電影 | 轉型年代的背面:孩子視點與重塑九十年代
    廠礦子弟電影,並非一個嚴謹明確、有既定學術依據的概念,事實上,它只是筆者對2016年至今問世的三部國產電影——《黑處有什麼》、《少年巴比倫》及《八月》——的粗糙指稱。這三部影片都是七八十年代生人的新導演的處女作,都採用了一個少年人的視點,並都講述了一段發生於九十年代計劃經濟單位制空間內的成長故事。
  • 八十到九十年代,有人不知道王朔嗎?
    八十到九十年代,有人不知道王朔嗎?60後,70後,80後,有人不知道王朔嗎?就算不知道,那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看上去很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餡》,背後的編劇都是他。王朔的小說文筆辛辣老道又不失詼諧,多以對話形式展開寫作,視角獨特,場景畫面感極強,特別適合拍成影視劇。
  • 為什麼90年代會有國企改革的下崗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咱們需要先了解國企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把國企當作是商業性質的謀利企業也不算錯,因為國企確實有商業性,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除了最直觀的經濟價值外,國企還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和社會功用,是維繫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政權穩固的調節器,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利器。那麼國企的作用那麼大,為什麼在九十年代要進行改革重組呢?主要可以分為內外部兩個層面的原因。
  • 八十年代,一段美好的黃金歲月!
    大概在我四五歲的時候吧,老爸去揚州謀生,那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這一算時間,也三十多年了,八零後的我都開始奔四了!那個時候出去打工的人還不多,我父親算是出去比較早的一撥。那個年代,外面的錢遠比在老家種幾畝薄田要容易掙得多。老爸先從賣菜開始,在菜場裡起早貪黑。
  •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中國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讓人懷舊的年代,又是一個迎接新時代的時代;它就像一段從舊世界到新世界的橋梁,有著太多的變遷和美好。一,1990年,海南三亞,賣太陽鏡的小販。三,九十年代,流行BP機。卡拉OK最早起源於日本六十年代,是日本對世界的三大發明之一。四,1990年9月22日,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許海峰(中)、高敏(左)護送火炬進場。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的輝煌
    美國觀眾的電影院,中國觀眾的錄像廳、VCD,八十年代美國恐怖片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驚嚇記憶,傑森、弗萊迪、恰奇、魔怪與超級英雄的名字一樣家喻戶曉。而如[招魂]和[屏住呼吸]這樣的恐怖佳作在超級英雄的碾壓中殺出了一條小路的當下,再回看八十年代美國恐怖片,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 鍾求是《等待呼吸》:八十年代,人們的理想與彷徨
    《等待呼吸》從八十年代一直寫到2015年,超長的時間跨度也牽連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年代的愛情思考。鍾求是認為:「60後面對的社會競爭和壓力相對較輕,我記得八十年代初女排勝利我們都會狂歡,中國足球得一場勝利我們都會跑到街上,我們還展望未來,這些理想的東西在我們心理會紮下根,同時,我也想脫離時代的妥協和庸俗,關照這一代人的人生經歷,書寫這一代人的精神史。」
  • 八十年代的中國女孩真的很美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一,從1975年開始,乘坐中國民航國家航班的乘客可以免費獲贈一瓶茅臺酒。一開始只是免費贈送一瓶茅臺酒,後來直接改成免費暢飲,此福利直到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才被取消。
  • 談一談八十年代的氣功大師
    以鼻嗅字、隔空取藥等風靡一時,很是風光了幾年,直到90年代末張寶勝被揭穿特異功能造假,被斥為騙子,隨即銷聲匿跡,2018年張寶勝去世。嚴新和張寶勝一樣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嚴新首創了氣功帶功報告這一巡迴演講報告方式,使得全國各地群眾數千、甚至上萬人同時在開闊的場地跟著他進行練氣功,在場的部分人都宣稱自己感應到了嚴大師的發功。
  • 九十年代佛山的見聞,鎮鎮有收費站,現在的市區過去還是農田菜地
    佛山市是廣東的第三城市,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優勢,與廣州相鄰,又因為有西北兩江的雙龍護守,從古至今都是廣東的富裕地區,珠三角城市的黃金寶地。九十年代初,當全國大舉之力,大興土木搞深圳特區建設的時候,佛山市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農工商發展的農業城市。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七八十年代,高州化州工業回顧,難道真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生活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中國工業產品最出名的是上海市,上海的醫藥,上海的五金工業,還有日用品都是名牌產品,民用的鳳凰單車,蝴蝶牌衣車,還有上海回力布鞋都是一品難求的商品,當時民間有句話:上海的屁都是香的。
  • 回到八十年代,周裡京比今天的肖戰還要紅!
    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偶像,這也因此註定演員是一個很殘酷的職業。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演員這行裡體現得尤其明顯。自八十年代影視業起步至今,有多少俊男靚女的面孔成為不同時代人對於青春的回憶,他們,已經成為時代象徵的一部分,承載著我們對於舊時光的美好回憶,隨著歲月的洪流浩浩東去。
  • 老照片;八九十年代的香港Beyond樂隊
    #老照片#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搖滾樂的黃金二十年(六十年代的香港六十年代香港經常出現缺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輪候政府的供水。(八十年代初期的比昂樂對)八十年代初期,黃家駒認識了葉世榮,兩人一拍而合,連同鄧煒謙及李榮潮組建了一支地下樂隊,這是Beyond的雛型 。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那年冬天特別冷,可謂是滴水成冰,鄉政府的幾個人擁著煤球爐子談事情。有一人突發感慨,要是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就能年輕幾歲了!有一人信誓旦旦地說,我有辦法讓人年輕!你要有辦法,人家醫生不就失業了!沒成想有一大學生不明就裡,非問他有什麼辦法讓人年輕。那人說你脫了棉襖到外面凍五分鐘,我就告訴你!五分鐘後,大學生凍得哆哆嗦嗦地回到屋裡:現在該說了吧?那人又好氣又好笑地回應他,你都凍成孫子了,還要怎麼年輕啊?縣裡的一位領導調到省裡去了,仍在縣裡的幾個老搭檔去省裡找他敘舊。老領導住的是一號樓,那個「號」寫的是繁體字。
  • 青春的旋律 | 追憶八十年代黃金歲月
    今日推薦——女主人公在前奔跑,男主人公在身後追這樣的畫面,是八十年代戀愛的標誌性畫面。「幸福的花兒心中開放,愛情的歌兒隨風飄蕩」歌聲響起,再次將我們帶回那個熱情洋溢的八十年代。
  • 七八十年代電視劇排名,《我們的八十年代》《你是我兄弟》很經典
    七八十年代劇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故事的電視劇。這些以其八十年代為背景的電視劇有非常多的特別經典好看的電視劇。
  • 超珍貴的一組照片,八十年代的富順竟是這樣的!有你的回憶嗎?
    每天都有不同的景象那些過去的人或物純靠記憶顯然力有不逮能留存的是那一張張珍貴的影像照片不論你經歷或是未曾經歷今天小編就用一組照片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民主選舉副縣長人人參與公平投票候選人名字下的「正」字>西湖依然是避暑聖地炎炎夏季孩童們脫去衣物在蓮葉荷花間遊玩八十年代一群年輕人有音樂夢
  • 九十年代:眼見電影院開始走下坡路
    去年,我曾做過一個統計,在八十年代保定這樣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城市裡,居然有保定、河北、紅星、八一、一宮、二宮等大大小小20多個電影院,除了屬於文化系統地直屬電影院,還有大企業和部隊的禮堂、俱樂部也放電影,居然還有個郊區禮堂。
  • 衛報評上世紀九十年代意甲最佳陣:巴蒂大羅搭檔鋒線
    門將:帕柳卡上世紀九十年代意甲聯賽中湧現出了不少偉大的門將,包括曾加、塞巴斯蒂安-羅西、佩魯濟、託爾多和年輕的布馮。綜合帕柳卡的所有特點,他能夠在諸多優秀門將中脫穎而出——尤其是來自曾加和佩魯濟的競爭——其實一點兒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