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裡屯自治共治「創享」美好家園

2020-12-22 瀟湘晨報

每月27號,三裡屯街道北三裡社區的居民總能看到一群手拿掃把、夾子、鏟子等傢伙什兒的「樓院樓道美容師」,清理車棚、撿拾垃圾、剷除小廣告,他們深入社區的每個角落,用手中的工具扮靚了整個樓院。

今年以來,三裡屯街道聚焦社區治理,將居民自治作為創享計劃的一個主題,通過發動居民自發尋找社區治理的短板,自主制定問題解決方案,自覺參與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的行動,深化社區治理,形成共建共享格局。作為今年三裡屯街道創享計劃的項目之一,「樓院樓道美容師」項目由北三裡社區居民提出並落地實施。

北三裡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小廣告、垃圾遺落、衛生死角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居民。居民張勝英看著眼裡,急在心裡,牽頭成立了一支志願服務隊,對社區環境進行維護提升。今年,志願隊申請「樓院樓道美容師」項目,制定自治方案,圍繞環境提升,參與到社區治理中。

在最近一次的樓院「美容」中,「美容師」們集中清理了綠地內的落葉,並清潔了積滿灰塵的車棚和髒汙的垃圾桶,牆上的小廣告也被逐個剷除。「我們每個月的清理重點都有所不同,如10月注重清理堆物堆料,預防火災發生;11月重點清理落葉和小廣告,保持樓院環境乾淨整潔。這個月,我們將對樓院進行徹底清理,迎接元旦。」作為項目負責人,居民張勝英介紹。截至目前,「樓院樓道美容師」已開展了10餘次活動,累計在社區維護了3萬平方米的環境衛生,成為樓院環境的重要守護力量。

中三裡社區「以花會友、以花傳情花友會」項目也同樣由居民提出、居民參與落實。

中三裡社區的花友會原來只是愛好侍弄花草的居民交流心得經驗的一個地方。三裡屯街道創享計劃開展過程中,花友會申報了項目,決定通過定期開展活動,用花草裝扮社區,裝點生活。一年以來,花友們在社區種植綠植、修剪花草、開展綠植置換,用花藝服務了街坊鄰裡。

今年,三裡屯街道實施的創享計劃提案共有74個,通過開展守望互助、志願服務等各類活動,動員了居民們參與自治,共同攜手建設宜居家園。 (朝陽報)

【來源:北京朝陽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濱海新區泰達街14個社區陸續擬定《居民自治章程》家園咋建設 居民...
    內容提要:今年,濱海新區開展「家園建設共謀劃」活動,打造具有新區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為加強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意識,提高居民自治的規範化與法制化水平,近日,濱海泰達街14個社區結合實際情況,陸續開展《居民自治章程》的宣傳動員與協商擬定工作,有效促進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建設。
  • 新灣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汪澤宇)今天,記者從杭州錢塘新區新灣街道獲悉,建華村城鄉一體化安置用房——南沙新苑小區,被評為杭州市2020年「美好家園」住宅小區,這不僅是全市近4800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好家園」住宅小區還將不斷升級,未來將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瞄準民生痛點,聚焦治理難點,推動建華村黨委、小區黨支部、小區居民形成基層治理的廣泛合力,勾繪出小區自治的「同心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常熟開啟美麗鄉村共治共享「智林新模式」
    近日,在常熟市董浜鎮智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鍾家巷自然村組的村民們相聚一堂,張梅芳、鍾建新等村民熱烈商議著村莊環境衛生自治。智林村作為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首推「一約兩會三制五有」工作機制,充分發動群眾的積極性,自治激發活力,探索一條從唱「獨角戲」到多元化共治共建共享「大合唱」的「耕讀智林」現代化治理新道路。
  • 「樓道基金」喚醒自治活力,美麗樓道驚豔左鄰右裡!
    如果說小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那麼樓道就是展示家園的「門面」,美麗樓道承載的不僅是文化氛圍和社區智慧,更是居民的幸福感和認同感。為進一步推進社區樓道「自治+共治」建設工作,漕河涇社區基金會面向轄區範圍內所有樓道設立「樓道基金」,結合各居民區開展的「美麗樓道」等自治項目,挖掘有特色有亮點可複製的「美麗樓道」,營造有序美好的樓道氛圍。「樓道基金」也被評為2020年徐匯區社區基金會優秀項目。
  • 開門一件事丨民間「智囊團」共建美好家園
    社區治理,是打造和諧美麗家園的重要手段。發揮居民自治作用,提升社區治理能力,需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才能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區生活。為此,杭銑社區認真執行「開門一件事」,打造了居民參事議事、參與社區建設的議事亭。議事亭本是小區公園一處木質長廊,經過改造後,變得乾淨整潔,美觀大方。
  • 以「五治」促推共治和善治——訪綏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咼志勇
    以「五治」促推共治和善治 ——訪綏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咼志勇 法制周報·新湖南見習記者 周玉意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的統籌謀劃作用,通過優化市域社會治理組織體系、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核心能力,形成黨委、政府、社會、公眾等多方主體合作共治的社會治理新體系。」
  • 金山區楓涇鎮:居民自治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近年來,楓涇鎮各基層黨組織特色品牌不斷湧現,特別是今年,鎮黨委推出「兩約三會六平臺」工作機制,通過完善「兩約」、建立「三會」、打造「六平臺」,做實黨建引領下的村居民自治共治模式,特別是在「三會」隊伍(村居民議事會、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推動下,村居民由依賴性地「靠社區管」轉向「民主自治」,從原本不關心社區建設的「局外人」,變成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的「主人翁」,全面深化了「四治五建」社區治理工作法內涵
  • 東花市街道與居民共商共治 解決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裡」難題
    「在去年的共商共治大會上,與會居民代表和社會單位代表共提出意見建議63個,其中50個已解決或正在推動解決。」12月20日,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召開第二屆共商共治代表大會,社區居民代表、駐街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雨花區東山街道以黨建引領「三治」,打造更多「三零」家園
    一個農村黨員集聚的城市家園,如何推動他們從無職無位到有責有為的改變?  在雨花區東山街道,一系列創新作為鏗鏘作答:打造「一核雙擎三治」格局,讓紅色先鋒力量為幸福東山加油;探索農安小區黨員雙重積分制,激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奉獻熱情;「六方協商」創新社會管理,實現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有機融合。  黨建聚力,東山街道正跑出自己的激情與速度。
  • 貴陽白雲區雲城街道:共治共建家園 新市民樂享新生活
    「村莊變社區、村民變市民,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發展,金融北城片區從空間、人口、經濟和社會結構都在發生著變化,居民們的行為意識和思想觀念還是保留原來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社區黨組織基礎較弱、服務資源少、熱點矛盾多、自治參與率低……凸顯出來不少基層治理方面的問題。」白雲區雲城街道辦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金融北城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陸明清介紹說。
  • 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
    原標題: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山東奮力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編制好山東「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
  • 人治、法治、自治:組織如何走向成熟
    一個組織在其發展過程中,大概要經歷這樣三個發展階段:人治、法治、自治。不同的發展階段代表了組織發展的不同水平。第一個階段:人治階段所謂人治階段,就是組織的管理依賴於某個或某幾個人去管理,這種管理的狀態就是組織的人治階段。一般情況下,一個組織的建設初期,人員相對比較少,其人治成分比較鮮明。依據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的權威,組織各項工作就可以運行得非常順暢,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 天馬鎮迎來「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
    8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召開「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七大行動」暨「雙示範」建設工作調度會,都江堰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羅健勇率隊到都江堰市天馬鎮聖壽社區開展現場拉練活動,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有關市級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各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以及都江堰市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示範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調研
  • 關注人民防空,共護美好家園
    鄭主任以《關注人民防空,共護美好家園》為主題,圍繞人防工作是什麼,為什麼,做了啥三大方面進行闡述,通過國內外人防發展情況和杭州人防的工作梳理,有效提高了街道社區幹部、居民群眾的人防觀念。與會人員在課後觀看了人防70周年展板,深入了解人防工作的重要性,社區居民陶師傅說:「 今天這堂人防知識宣講課講得很到位,通過展板、視頻等形式生動的展現出大國人防的獨特魅力。
  • 創業就來南沙創享灣TIMETABLE~
    7月31日, 「創享灣TIMETABLE 粵港澳青創基地」 在南沙正式揭牌。小南從揭牌儀式現場獲悉,「創享灣TIMETABLE粵港澳青創基地」位於創享灣4號樓,總建築面積約8200平方米,基地設計將融入品牌生活美學,打造「以靈感為辦」的TIMETABLE精品聯合辦公空間,將涵蓋開放式辦公空間、定製性辦公空間、精品咖啡、餐廳、書店、新零售等功能分區。
  • 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建設舒心暖心家園
    一副自治共治的新圖景漸漸浮現,南翔鎮的社區也因居民的活躍而溫暖、美麗起來。 「紅網」:黨建引領,讓居民「走出家庭,走進社區」 居民「走出家庭,走進社區」,這在從前的南翔鎮豐翔社區是鮮有的。
  • 「共建共治共享 共築平安銅官」主題徵文優秀作品選登(第一期)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昇平安建設群眾知曉率和社會參與度,著力營造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平安建設的濃厚氛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大華集團正式發布租賃住宅品牌「大華享寓」,創享美好人居生
    發布會以「夢享新生」「創享美好」「夢享探索」為主要脈絡,呈現了大華享寓的品牌理念、產品及發展與未來。現場數百名城市夢享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革新的力量對城市與生活帶來的嶄新蛻變。    夢享新生創享美好
  • 央視「中國之治」政論片 專題報導「多元共治」株洲經驗
    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卉)9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政論片《中國之治-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第三集「多元共治」,專題介紹株洲基層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企業關停、搬遷後,家屬小區誰來管?下崗職工如何安置?」
  • 長安下洋小區構建「社工+隊長+居民」社區力量,共建美好家園
    如今,由亂到治的下洋小區,出租屋居住舒適,鄰裡和諧、秩序井然,而以「群防群治」為特色的下洋經驗也在全鎮得到推廣。由亂到治的背後,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長安實踐。實踐中,下洋小區發動普通市民加入志願者,構建「社工+隊長+居民」的社區力量,讓居民在小區秩序建設等方面自管自治,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