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法西斯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遭到世人的唾棄。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圖謀已久,在很早之前就想佔領我國的東北地區,進而覬覦華北,想一步步蠶食中國大陸。但是日本終究是彈丸小國,戰爭資源十分匱乏,經過多年戰爭,日本國內已經民不聊生。日軍進入我國東北之後,大肆掠奪東北的各種自然資源,給東北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日本人進入東北很可能想獲得資源,以戰養戰。
在二戰後期,日本國內的資源已經維持不了這支法西斯軍隊,連年的戰爭讓日本陷入困境,很多日本民眾也想結束這場戰爭,但是當時民眾深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們效忠天皇,極其愚昧。當時日本國內掀起了挖松樹根的風潮,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戰爭中,空軍非常重要,日本也著重加強空軍建設,對於日本人來說,空軍在戰爭中擔負著重要使命,比如當年日本空軍奇襲珍珠港,打得美國大兵措手不及,這次奇襲讓日本人自豪了好一陣。但是在二戰時期,日本國內的資源非常緊缺,為了能打贏這場戰爭,他們想出了很多辦法,挖松樹根就是其中一種。
當時日本人發現,松樹根中含有較多的油脂,與加酒精混合之後可以替代汽油,作為飛機的燃料,於是日本國內掀起了挖松樹根的熱潮。在國家的號召下,日本民眾紛紛加入了挖松樹根的隊伍中。各行各業的人們放下手中的工作,一心撲在了松樹根上。就連學生也加入其中,他們覺得這麼做是在為祖國做貢獻,想想實在可笑。日本人為何會有這麼瘋狂的舉動?
急切的想贏得戰爭。在二戰的後期,日本人非常想儘快結束戰爭,他們想盡辦法贏得這場戰爭,但是最終走向失敗。不得不承認,日本人非常的團結,不過這種團結近乎於病態,他們的團結是基於對天皇以及軍國主義的效忠,毫無人性可言。在天皇眼中,日本人民只是戰爭的機器,為了能贏得這場戰爭,他們使 出了很多滅絕人性的手段。日本國民挖松樹根的時候,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的量,否則會遭受懲罰,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來說,完不成任務就是對天皇的不忠,這樣的人不配稱之為日本人。
日本國內資源嚴重短缺。在二戰中,日本軍備物資並不充足,他們侵略東北,首先是為了掠奪戰爭資源,把東北的煤礦、木材等資源運回國內,就是為戰爭做準備。這些中國的物資被他們運回日本,然後通過很多種形式轉變為戰爭物資,裝備日本軍隊然後繼續侵略中國,這是何等卑劣的行徑,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唾棄。在戰爭後期,日本國內資源非常匱乏,他們只好挖松樹根來緩解空軍飛機的用油問題。
美國等反法西斯國家的制裁。日本侵略東北之後,還侵略過蘇聯,不過日本人不是蘇聯人的對手,雙方打了幾次仗之後,日本人就被趕出了蘇聯。為什麼日本人想侵略蘇聯呢?原因很簡單,蘇聯有大量的石油儲備,日本只要獲得了石油,戰爭就能繼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之後,各個國家開始制裁日本,這些國家通過多種渠道切斷日本的石油供給。當時日本在東南亞有石油儲備,不過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發動空襲,炸掉了這些石油儲備點,因此日本國內根本出現了石油緊張的問題。
日本軍國主義盛行。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人在軍國主義的影響下,做出了一系列瘋狂的舉動。除了挖松樹根,日本軍隊還訓練出很多殺人機器,稱之為敢死隊。這些人一點人性都沒有,十分冷血,在戰爭中,敢死隊成員經常執行一些特殊任務,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一心只想效忠天皇。軍國主義讓大多數日本民眾失去了理智,他們為了效忠天皇,打贏戰爭,將自己的生死拋諸腦後,冷血而又無情。軍國主義摧殘著日本人,他們在「信仰」面前極度自卑,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在二戰期間,日本人在全國範圍內挖松樹根的行為著實可笑。面對戰爭,他們苟延殘喘,最終迎來了正義的審判。日本軍人終於在全世界人面前低下了頭顱,他們是歷史的罪人,所犯下罪行不容饒恕。時代在發展,戰爭早已遠去,作為後人,我們沒有資格替先輩們原諒這些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