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來的要求項目符合所有條件後,再批准建設,到「事先承諾,事後補齊」的模式,讓船山區夜晚經濟區改造提檔項目省時、省力不少。據了解,這得益於船山區積極探索提升服務、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新思路。
「船山區行政審批局通過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實行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了船山區夜晚經濟區改造提檔項目施工許可,讓我們比原計劃提前2個月開工,不僅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成本,還確保了該項目在春節前向廣大市民開放。」對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四川人合文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運營負責人劉思豪讚不絕口。
這只是遂寧市近年來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一個縮影。
4月14日上午9時,記者在電影院文化中心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在入口處測量體溫、登記信息、佩戴口罩後才能進入施工區。雖然施工場面說不上熱火朝天,但施工人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作為市級重大項目,電影院文化中心比原定計劃提前了4-5個月開工建設,是遂寧市首個實行分段式審批的高層建築項目。」船山區行政審批局經濟建設股股長謝麗指著電影院文化中心施工現場告訴記者,如果按照正常的審批流程,電影院文化中心要完成整體施工圖設計後才能施工,為了推進重大項目搶時爭速上馬建設,該局在全市首推了分段式審批,為電影院文化中心項目核發了首張基坑施工許可證。
據悉,「分段式審批」打破地下和地上建築作為一個項目整體進行審批的常規審批路徑,在企業安全可控、達到相關條件下,允許實施分段式審批,即「地上、地下部分」分別圖審、領取施工許可證。在「分段式審批」模式下,電影院文化中心項目地下部分已於2019年12月底開始施工建設,實現與地上部分的深化設計、審批同步進行。
「目前,電影院文化中心的上部建築仍在設計之中,如果整體建築全部設計完成,再進行審批,工期起碼要推後大半年,分段式審批切實解決了我們項目規劃設計時間久的問題。」四川天信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肖春濤說道。
截至目前,整個項目護壁樁已完成70%,5月底將進行基礎開挖,今年年底實現基礎工程「正負零」(±0),預計2020年完成主體施工、2022年交付使用。
審批系統全面運行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們按照省、市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建設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積極推進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結合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設(以下簡稱審批系統),實現業務在線申報、一窗受理、並聯審批、一窗出證、實時流轉、跟蹤監管、效能督查、信息共享、一網通辦等功能,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有效落地落實提供了有力支撐,大大提升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效率。目前,市級系統已全面運行。」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柏棣介紹到。
據了解,按照「能整合的整合、能共享的共享、能取消的取消」的改革思路,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通過合併辦理,調整時序,利用審批系統優化辦理流程,簡化填報表單,減少和共享申報材料等方式,將原來需要220多個工作日完成的審批,縮減到最多僅需90個工作日完成,且可實現企業網上預約、網上申報,進一步提升改革成果,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避免辦事群眾多部門跑動、部門線下審批時間較長、材料反覆多次提交等問題。
柏棣說,下一步,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將繼續加快平臺建設,優化審批流程,完善管理體系,推進「容缺預審」,真正實現一網通辦,「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控制在90個工作日以內」的目標,確保辦理程序和時間大幅減少,審批過程更加快速和便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全媒體記者 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