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國慶節前夕,棗莊市著名的石榴之鄉——嶧城區榴園鎮一片熱鬧氣氛。當地近十萬畝石榴逐漸進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的樹上一片火紅。
王府山村剛整修一新的街道上,上百果農家擺開滿是大紅石榴的攤子促銷。現場售賣和網上促銷同步進行,棗莊石榴走遍全中國,錢像流水一樣譁譁淌進家門來,果農們臉上喜笑顏看。
現場探查果農石榴產銷情況的劉廣琦等一行人也十分開心。劉廣琦是省派棗莊市嶧城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煤田地質局二級巡視員,他一邊笑呵呵與果農聊天,一邊了解他們的石榴收成和收入情況,生產生活還有哪些困難。
2018年9月26日,省派棗莊市嶧城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從濟南來到榴園鎮工作,十個人來自九個省級單位。大家來了就一頭扎進村鎮基層,開始了振興鄉村經濟的嘗試。
榴園鎮的特色就是石榴。服務隊重點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先後幫助5個服務村確立優勢特色產業,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生態則生態、宜文旅則文旅。
服務隊配合嶧城區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整合資金500餘萬元為和順莊村建設石榴盆景特色產業園。省煤田地質局劃撥幫扶資金支持嶧城區榴園鎮石榴產業發展,以服務隊幫扶的5個村入股形式建設石榴盆景特色產業園。與區鎮同頻共振,利用幫扶資金220萬元(業態工程170萬元、其它工程50萬元)用於王府山村文旅項目建設;利用幫扶資金90萬元幫助八裡屯村建設生產車間,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利用幫扶資金40萬元幫助和順莊村和東白樓村發展邊角經濟;利用幫扶資金40萬元幫助東白樓村發展「公司+農戶」產業模式中藥材種植項目;利用幫扶資金220萬元用於賈泉村鄉村振興大禮堂文旅項目建設。多方協調並投入幫扶資金12萬元,幫助賈泉村清泉水廠取得生產許可證,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
5個服務村形成「一街一廠一藥一水一景」特色產業格局,既解決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問題,也為鄉村振興帶來紅利,壯大了集體經濟,實現了群眾增收、安居樂業。
服務隊還積極幫助嶧城區、榴園鎮申報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項目。幫助引進「泰山學者(攀登)」2人,返鄉興業3人,創業團隊3支等。邀請農業專家講授石榴種植技術,邀請中草藥種植專家入村舉辦技術培訓班,邀請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和盆景製作專家,舉辦石榴盆景設計製作與技術管理培訓班,培養「土專家」「田秀才」等鄉村振興帶頭人。
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招引嶧城籍客商投資建設石榴嘉年華項目,引薦臺灣耀源興業公司註冊落戶嶧城。助推投資1.2億元的棗莊同興食品科技公司落地建設,幫助山東榴源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進行擴建和技改。圍繞冠世榴園旅遊景區總體提升規劃,牽線山東國金水利發展集團與榴園鎮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參與到水利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中來。
服務隊還整合資金,對5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全面升級改建,充分發揮三近書屋、各服務村文化廣場等作用,開展移風易俗宣教,倡樹文明新風。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開展葫蘆雕刻紅色文化展活動,學習強國以《小葫蘆大傳承,紅色基因永流傳》為題進行登載;開展「仁愛孝德誠信」教育,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爭創活動,表彰了100名獲評人員;2020年教師節前,專門到嶧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慰問教師,並為學生捐贈常用文具,彰顯責任擔當。
服務隊還協助把1個服務村納入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範圍、3個服務村納入市級美麗鄉村範圍,1個服務村進行提檔升級,整合資金對服務村基礎設施進行提升,鋪設平均寬度3米的美麗鄉村道路及戶戶通約5.3公裡,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配合鎮村兩級開展公共資源共享行動,指導服務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集體資產清理、改造文化廣場、綠化村莊、整理河道坑塘、安裝村內路燈等工作,清理三堆兩垛、亂堆亂放、私搭亂建200餘處。賈泉村被評為「市級十佳宜居鄉村」。
服務隊還加強了村級黨組織建設,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為服務村打造黨群活動中心,整合資金改造王府山村雙創孵化基地,改建提升八裡屯、東白樓、和順莊、賈泉村組織陣地。組織村書記赴浙江餘村、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考察學習,拓寬發展思路。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帶領服務村書記到浙江嘉興南湖開展主題教育,帶領服務村「兩委」成員多次開展紅色教育和警示教育。
10月初,該服務隊即將完成自己的使命,離開工作了兩年的榴園鎮返回濟南。曾經受到過幫扶的果農和村委幹部聞訊紛紛趕來表示感謝,表示捨不得他們走。9月28日,王府山村年近八旬的孫老奶奶大老遠看見服務隊在巡視新修整的街道,連忙走過來打招呼。老奶奶說,這條街如今改得太好看了。路邊鑲了木柵欄和石沿,行道樹都換成了石榴樹,怎麼看怎麼喜歡,都快趕上城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