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民進黨的人,眼下又多了一個。
據報導,黨齡近25年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昨天(23日)在個人社交網頁上,發表了一篇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為題的長文宣布退出民進黨,並以六大理由闡述「民進黨變了」,在島內政壇投下震撼彈。
24日,遊盈隆在出席「新形勢下的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調記者會」時,再度談及退黨決定。遊盈隆強調,黨內初選只是一個短期因素,退黨原因在於民進黨自2016年重返施政後,很多事情讓他非常失望。
遊盈隆 資料圖
遊盈隆本科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系,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政治系博士,研究專長為投票行為,是臺灣在民意調查與分析領域的知名學者,民進黨的民調系統就是他搭建起來的。遊盈隆說,他是民進黨剛成立時首批入黨的教授。在民進黨初創期被視為「草莽」的時代,教授入黨較為罕見,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可以說,正是遊盈隆率先打開了這個缺口。
然而,這麼一位有分量的民進黨大佬,為什麼要離開民進黨呢?說起來,他對民進黨不滿,恐怕早就埋下了伏筆。
卓榮泰、遊盈隆 資料圖
去年底至今年1月,作為民進黨主席補選候選人,遊盈隆在對陣有「保皇黨」之稱的卓榮泰時,就曾用「橫眉冷對保皇黨,大聲說出真心話」14個字描述這場選舉。參選期間,遊盈隆炮火猛烈,左攻蔡英文、右批卓榮泰,猛嗆民進黨「道德敗壞,輸掉高雄還可以天天出來裝可愛」,批評有心人士刻意讓民眾去同情蔡英文,做法卑鄙、拙劣。
去年「九合一」民進黨敗選後,遊盈隆也對黨內要角喊出「大破大立」的主張,但喊話後整整一個月過去,蔡英文當局卻無任何作為,還驚見荒腔走板的人事安排與政策規劃,各種亂象不時浮現臺面,讓他只能以「亂」字總結慘敗的民進黨。
可以說,遊盈隆對民進黨2016上臺後的「執政」一直不滿,他的退出,在民進黨2020初選「蔡勝賴輸」這一早已寫好的劇本刺激下,更加無可挽回。
遊盈隆:「這次民進黨黨內初選,在蔡陣營堅持下,數度延遲初選時程,改變遊戲規則,破壞初選制度,甚至威脅沒收初選等等驚世駭俗的離譜行徑,在光天化日下徹底摧毀黨的公信力。」
對於遊盈隆退出民進黨,陳水扁23日在臉書上表示,雖然非常不舍,但對其退黨決定與六大理由,表示尊重並認同。他並批評,民進黨「只聽一個人」,「民主」倒頭行,並預言「遊盈隆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同一天,民進黨籍前民代林濁水也在臉書發文表示,聽到這一消息,無比沉重。民進黨內「民主」危機洶湧,有如此濤驚有如此浪駭。民進黨發言人周江傑則表示,對於遊盈隆退黨感到遺憾,但尊重對方的選擇。
而在遊盈隆之前,和民進黨分道揚鑣的,還有好幾位重量級人物。
今年4月12日,陳水扁時期的臺防務部門主管蔡明憲以資深民進黨黨員身份發表聲明「呼籲尊重初選制度」並宣布退黨,他批評,「民進黨至今仍然竟日追逐眼前、短小的黨內派系政治利益,而漠視臺灣人民如此的焦慮及疏離感日益擴大」,因此「以痛心離開民進黨表達最深的沉痛」。
蔡明憲 資料圖
2018年12月14日,在民進黨內「地位崇隆」、有眾多子弟兵、人稱「乃公」的「新潮流」創始大佬吳乃仁,因不滿「新系」的鄭文燦公開推舉卓榮泰為民進黨主席,並被傳與蔡英文關係不睦已久,因此放話「退黨退流」。
吳乃仁 資料圖
而在2018年3月,臺南縣前縣長蘇煥智也宣布退出民進黨。當時他表示,經過一年多觀察,不得不承認,蔡英文當局及民進黨高層的政治、經濟、社會路線已偏離「振興經濟」及「照顧弱勢」基本路線,如果他繼續留在民進黨內,已無法再對臺灣有貢獻。
這份名單中,還包括去年開直播怒剪民進黨證的民進黨籍前民代林國慶;退出民進黨後投入嘉義縣長選舉落敗,後被韓國瑜延攬出任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的嘉義縣前副縣長吳芳銘;以及以「道不同不相為謀」為名,退出民進黨的臺灣地區前副職領導人呂秀蓮等。
林國慶 資料圖
遊盈隆的退黨,會不會再度引發骨牌效應?
陳水扁稱「遊盈隆不會是最後一個退黨的人」,這句話又該如何解讀?
更多內容,敬請收看今晚22:22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