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出上期例題詳解,看看你做對了嗎?
【例一】正確答案:B
分析:遇到導出某一單位的基本表示,記住抓住這一單位的定義式、決定式等基本公式,選用的基本公式或許不同,但是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如上圖所示的兩種方法。
此類題目考察很全面,幾乎涉及了電壓、電場、做功、加速度、電流等所有的基本公式,注意這是一道很經典的題目,各位可以自行多次推導,看看還有沒有更多的途徑。
【例二】正確答案:物塊速度先增大後減小,方向向左;加速度方向向右先減小後反向增大。
分析:我們說過,牛頓運動學定律是受力與運動的結合,所以要分析此類題目,明確運動的過程和階段非常重要!
以本題為例,第一階段,物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隨傳送帶向左移動,此時彈簧形變,但目前彈力<摩擦力,此時可以得出等式:Ff—FT=ma,因為彈簧形變逐漸增大,故彈力逐漸增大,得加速度減小,此時物塊向左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註: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運動,事實上速度還在增大,只是增大的趨勢在減小,因為加速度在減小,這一點容易混淆注意理解);
當第一階段加速度減小到零時,第二階段開始,此時意味著彈簧的形變使彈力已經增大到了一定程度,既彈力>摩擦力,得出等式:FT—Ff=ma,由等式得:彈力增大,則加速度反向增大,既沿著彈力的方向增大,此時,物塊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變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減為零;
綜上所述:物塊速度先增大後減小,方向向左;加速度方向向右先減小後反向增大。
【注意】題示條件中有一條「滑塊始終未與皮帶達到共速」,意思是說滑塊不可能被傳送帶拉走,因為有彈簧的限制,繼續往後研究滑塊的運動狀態可能會比較複雜,因為涉及到彈簧形變超出了範圍會損壞彈簧,導致彈力無法確認,因此題目只要求研究「彈簧形變從自然長度第一次達到最長的過程」,這一點舉一反三需注意,可見物理題目出題還是非常嚴謹的!可以聯想這個運動的過程和情形。
下面給出本期例題,詳解下期揭曉。
【例一】一小車上有一個固定的水平橫杆,左邊有一輕杆與豎直方向呈&角與橫杆固定,下端連接一小鐵球,橫杆右邊用一根細線吊一質量相等的小鐵球,當小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細線保持與豎直方向呈α角,若&>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輕杆與小球的彈力方向與輕繩平行
B. 輕杆對小鐵球的彈力方向沿著輕杆向上
C.輕杆對小球的彈力方向既不與細繩平行,也不沿著輕杆方向
D.小車勻速運動時&=α
提示:對小球的受力分析上圖已經給出,結合運動學仔細思考。
【例二】當光滑斜面固定於水平面,滑塊A、B疊放後一起衝上斜面,且始終相對靜止,A上表面水平,則在斜面上運動時,B的受力為?
提示:本題不能算是一道完整的題目,但是涉及到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學定律很全面,旨在幫助同學更加熟練地結合起來思考問題。
本期的分享就到這這裡,下期計劃為大家歸納展示一個重要模型——傳送帶模型,大家敬請期待!有疑問評論區見
加油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