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一片金燦燦,正是秋收好時節。
然而,對城市裡的學生來說,割稻打稻是難得一見的稀罕事。為此,日前杭州市行知中學特地組織學生來到田間地頭,體驗勞動的辛苦、感受豐收的喜悅。
活動背後,是學校貫徹「節約糧食 反對浪費」這一教育理念的良苦用心。從本學期開始,學校推出了一系列踐行「節約糧食」的舉措,如實行特色「節糧幣」等。這次秋收活動,還通過勞動實踐讓學生體會一飯一粥來之不易。「一開始覺得挺新鮮挺好玩的,可是勞動了一會兒就覺得很累。」參加活動的學生感受很一致,他們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切身感受,都表示以後要更加珍惜糧食。
校園歌手比賽賣門票 資金所得捐給愛心基金
老師對學生心服口服:你們真能幹!
類似這樣的實踐活動,在行知中學還有很多。作為杭州市唯一一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公辦初中,學校始終秉承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及「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積極探索這一思想在新時代學校教育中的運用和發展。學校一直倡導「我的活動我做主」,從跳蚤市場、拍賣會、體育賽事、文藝表演、就餐服務、勞動護綠等,全部請學生「大包大攬」,充分給他們自主實踐的平臺。
校長付國陽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校園二樓連廊一面牆壁需要改造設計,學校大膽交給了學生。「承包」這項任務的是葉臻和潘睿兩個學生,他倆一合計,把陶行知「四顆糖果的故事」改編成了圖文並茂的漫畫,刷在牆面上,效果非常好。付國陽說:「學校要把陶行知先生的32個教育故事整理成冊,也請學生配漫畫,大家都非常積極,搶著領任務。畫作一旦錄用,學校還準備支付稿費,學生們更積極了。」
再過幾天,學校的足球文化節就要開幕,從活動策劃、日程安排到裁判選用,也全是學生自行組織。還有陶苑節的「校園十大歌手比賽」,流程設計、攝像、攝影也是學生「承包」。同學們還增設了門票售賣環節,所得款項將用於愛心基金。難怪老師們都心服口服:我們這些學生,真比我們能幹!
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實踐、自主發展
他們就是陶行知眼中能幹的「小先生」
「教育應該與廣闊豐富生動的社會生活密切聯繫起來,不僅可以獲得充實的教育內容,更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這是陶行知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
行知中學一直踐行這個理念。付校長說,初中階段是培養有責任感的生活、有創意的生活、有個性的生活的關鍵階段,「行知思想」是學校的獨特精神財富。為此,行知的學生在校園內也被稱為「小先生」,他們受到老師信任,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
近些年來,學校開展了以「行知小先生、人生小主人」為主題的系列德育活動,架構起「行知小先生」德育課程體系及相關活動,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實踐、自主發展,獲得關鍵性成長,不僅為學科提升提供了很大動力,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行知中學的「小先生」志願者們已經開始走出校門,服務社會。據統計,全校每一名學生都是註冊志願者,在學校學生處和團委帶領下,他們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開展綠色環保、平安先行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