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悲催城市,曾有望成為省會,現地鐵開工不到百日卻被叫停

2020-12-17 球球帶你旅遊

據說我國城市的數量足夠多,如今,我國城市數量早已增至600多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命運,大家應該都知道,每個省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不僅是經濟中心,也是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中心,這個城市也是省的濃縮體現,這就是省會,省會城市的地位十分重要,隨之而來的是其發展的平臺和空間自然比其他城市更多。

省會也不是永久不變的,我國現在有很多省會城市,但並不總是省會城市,一個城市能否成為省會,還是要結合這個城市的各個方面來看,有的城市經濟發展很不錯,但其他一些城市如歷史、地理位置等比不上其他城市,於是自然就沒有省會城市了,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這樣的城市,非常悲催,這就是包頭市,包頭市是內蒙古的地級市,是地級市哦,但是,很多人一提到包頭,就會問:「包頭不是內蒙古的省會嗎?」雖然現在內蒙古的省會是呼和浩特,但是包頭的發展可以說比呼和浩特要好得多,唯一不足的是,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中心城市,具有悠久的歷史,這樣的話會被打到頭。

包頭這個城市可以說是很悲哀的,包頭地理位置優越,是蒙古高原的最南端地區,是連接中國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內蒙古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地區,也是中國鐵路交通樞紐城市,怎麼樣,這麼多圈子壞了,大家不也覺得包頭的地理環境不錯嗎?遺憾的是,包頭是地級市,更讓人傷心的是,關於自己的地鐵建設,大家也知道,現在,中國的各城市分別建設了自己的地鐵,地鐵在城市已經加強自己的地鐵路線急忙不僅還沒有地鐵,城市也自己的地鐵的建設申請,包頭就是這樣一個城市。

原以為這樣就能順利建成自己的首條地鐵,沒想到2017年8月包頭地鐵就停止了施工,在中斷了5個月的施工後,包頭地鐵項目被正式叫停,包頭的地鐵開工不到100天就停了,這樣的包頭,不可能不被說成是悲慘的,現在包頭的發展,好像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非常令人擔憂,那麼,就像今天小編所介紹的,我國最悲慘的城市,期待成為省會,卻與生活無緣,即使建設自己的地鐵,開工不到100天就會停止,這就是包頭市,那麼大家是怎麼想的呢。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南京最期待的地鐵線路,有望將南京送入一線城市行列,明年開通
    2018年多地修建地鐵被叫停,隨即國家將修建地鐵的條件上調3倍,原因很很簡單,因為地鐵的建設成本太高,很多小城市根本建不起,這樣舉債建設是不提倡的。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城市都想擠入地鐵城市行列?那還不是地鐵對於經濟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甚至可以擴張中心城區,利於城市整體的布局。
  • 我國「最不像省會」的省會,高鐵、地鐵都想著外省,省內反被生疏
    看著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內心深感驕傲,中國速度的發展也是我們最自豪的,我們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發展中國速度,擁有這麼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生活安定的保障。我國各省都有省會,省會具有卓越的優先發展優勢,大部分佔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位置,輻射發展兄弟城市,其他城市是唯一的前景,但是江蘇南京走這條路有點困難,作為江蘇省的省,照顧了旁邊的安徽省,引起了江蘇省所有城市的不滿。
  • 我國哪些城市開通了地鐵?
    地鐵可以說是大城市的標誌,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我國哪些城市已經擁有地鐵:1971年,北京開通我國第一條地鐵,1979年香港開通,1984年洋氣的天津也開通了首條地鐵,1993年上海開通地鐵,並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線路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 我國存在最短的中央直轄市,不到十個月就被撤銷,成為省會城市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在政治上對城市有著不同的劃分,其中最高級的是中央直轄市,北京,上海,重慶和天津均為中央直轄市,這是一個由中央直屬的有組織城市,這些城市將不受地方省級單位的控制,而將由中央政府管理。
  • 我國最「迷你」的省會城市,面積不及香港,卻成為世界一線城市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領土廣闊,佔地面積很大,我國一個省的面積將比外國一個城市還要大,當然我們國家有大的地方就有小的地方,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小的城市,但是經濟發展的卻特別好,比起廣州深圳都不會輸,大家知道是哪個地方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這個城市。
  • 我國又一省會城市崛起,GDP將破10000億,未來有望躋身新一線
    文/嗡嗡旅行日語 歡迎轉載分享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去看一看這個世界。我國是一座擁有600多座城市的國家,內部城市發展各不相同,根據城市發展的不同將城市劃分成了5個級別,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一線,我們所熟知的上海和深圳就是這樣的發達城市,緊隨其後的就是重慶以及蘇杭, 而且發展起看來的大多都是省會城市,畢竟我國實施的是強省會政策,其中小編今日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座省會城市,它並非我國的新一線,但它的的經濟卻將破萬億,遠超西安,將來躋身新一線是非常有希望的,但也不是網友常說的濟南和合肥
  • 中國「最窩囊」的城市,當過21年的省會,現如今卻成為三線小城市
    中國最窩囊的城市,曾當過21年的省會,現如今卻成為三線小城市,所有人都羨慕在一線城市生活的日子,第一線城市交通發達,而且方便,生活也方便,在第一線城市,大企業的高端百貨商店很多,發展的機會也很多,所以很多人想在同一個城市生活,我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同樣在歷史長河中,有些城市曾經熱鬧過,但慢慢地消失了
  • 中國建地鐵最難的城市,曾挖出古墓130多座,忙壞了考古學家
    中華民族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曾做過歷史的古都,那麼中國最古老的都城是哪個呢?它就是來自陝西的省會城市西安,古時候被人們稱作是長安,鹹陽和鎬京。西周時期西安(鎬京)這座城市就被被列為首都,一直到後來,西安成為了很多王朝的首都:秦朝首都鹹陽,西漢,唐朝時期首都長安等,十一代的王朝都曾在西安建都,可見得西安這座城市的輝煌的歷史。雖然西安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都,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建設都發展比較好,但是唯獨有一項基建讓西安人頭疼,一條地鐵修5年,修地鐵過程總會挖出千年古墓。
  • 我國最具「爆發力」的3座城市,武漢上榜,有望成為一線城市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一個城市的發展進步是很明顯的。如今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之外,我國又崛起了一批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迎頭趕上,在發展上具有十足的潛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我國最具「爆發力」的3座新一線,武漢上榜,有望成為一線城市,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個城市的發展吧。
  • 中國「最怪」的2線城市,成為省會卻未通地鐵,經濟被2座城市超越
    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發達,許多城市的競爭力也日益增強,交通網絡設施等基本已經完善,特別是一些檔次上的城市,一般都處於發展的先導地位,但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這個城市不僅交通跟不上,經濟也趕超。這個城市就是大名鼎鼎的濟南,眾所周知,雖然濟南沒有北上廣發達,但一直以來在環渤海地區都是核心城市的位置所在,不僅如此,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在經濟上的實力,包括文化等各方面的水平更是不可小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省會城市,濟南卻被吐槽是中國最怪的2線城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我國最「近」的兩個省會城市:坐高鐵不到一個小時,是你的家鄉嗎
    我國各省會城市可以在自身周圍擁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發展空間,因此與該省會城市的距離很遠是眾所周知的,畢竟俚語很好,一山不允許二虎,兩個省會城市距離太近,其資源之間的競爭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建立得最好的城市是湖北省省會城市武漢,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省會城市都相距300公裡以上,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所有事情都有例外,我國也存在兩個相當接近的省會城市,它們是我們熟悉的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和江蘇省省會南京市
  • 我國最「憋屈」省會城市,曾是省會還與省同名,如今卻常被人忽視
    這個城市是海南省的省會海口,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海口是海南省的省會,海南島面積小,優勢非常明顯,擁有天然的海洋資源,地處熱帶,熱帶海灘眾多,其中以三亞最為著名,是全國旅遊城市,我國最「憋屈」省會城市,曾是省會還與省同名,如今卻常被人忽視。
  • 我國二線城市中,僅有一個GDP不到3000億,且還是省會城市
    城市建設和發展是許多人關心的中心,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穩定,我希望在各地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擴大城市規模,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使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更高,我國的「城市之爭」一直存在著,除了四線城市的地位堅定不移之外,新一線、二線城市幾乎每年都有新的變化。
  • 國內「最特別」的省會城市,面積不到香港的1/2,是世界一線城市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23個省,眾所周知每個省都有其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一般是省中經濟實力和各方面發展比較強的城市,但省會和省會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如經濟、面積等, 今天的小編和大家談談國內最特別的省會城市。
  • 我國這個「風頭」被掩蓋的省會,曾最無存在感,今有望成新一線
    我國這個「風頭」被掩蓋的省會,曾最無存在感,今有望成新一線,我國23個省有23個省會城市,每個省會都有自己的城市風格發展方向,每個省會城市的發展情況都不一樣,特別是,廣東、浙江、江蘇三個經濟強國的省會進一步向前發展,東城區經濟發展很好,各城市實力都很好,雖然我們國家有自己的潛力,實力也不高
  • 中國「最堵」的省會城市,至今還沒有通地鐵,當地人:沒這條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為了緩解工作的壓力,身心放鬆,旅遊是國民最喜歡的休閒方式的一個了,於是就誕生了很多的旅遊城市,現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的地鐵線路都很複雜,人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選擇地鐵出行,但是一些省會城市還沒有開通地鐵。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曾是湖南省的省會,被稱作「小上海」的城市,現卻淪為三線城市
    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都有了新的面貌,湖南省的國民基礎教育做得非常好,每年清華大學錄取湖南省的學生人數都在全國自主招生人員中排名第一,雖然湖南省的教育做得不錯,但是經濟方面還是表現一般,但是在民國期間,湖南有一個城市,被稱為南方的 "小上海"。
  • 我國「最有可能」成為直轄市的城市,其中一座,成為世界一線城市
    我國許多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 這四個直轄市中,都比一些省的經濟高得多,但直到今天還沒有出現第五個直轄市,那樣的話,讓大家知道今天的小編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直轄市的三個城市,第三個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我相信大家多少對這裡有所了解, 廣州在中國國內是超級大的城市
  • 濟南迎來第一條地鐵,歷時3年半,結束了作為省會沒有地鐵的歷史
    如果說我國的濟南市,感覺應該是所有的朋友們都不陌生的吧,它不僅是一座很好的自然環境,而且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很快,這裡是山東省的省會,不僅是我國第一批優秀旅遊城市,也是我國史前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尤其是近幾年來,濟南市的發展更加全面,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交通狀況,都在不斷改善,尤其是高鐵和飛機的出現,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將更多的路程縮短一半甚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