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劉國慶 記者王斌報導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揭曉了「農業農村部2020年中青年幹部學習交流活動『高質量完成產業扶貧目標任務』」――全國50篇專題優秀論文獲獎結果,宕昌縣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股幹部隆瑞紅撰寫的文章《打造股份合作聯合體 構建產業扶貧新模式》獲論文優秀獎。
該文章講述了宕昌產業扶貧根據「發展產業脫貧一批」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經營主體帶動」這一條主線,落實「扶持對象精準、產業布局精準、幫扶措施精準」三個精準,突出健全完善帶貧模式,做實壯大產業扶貧的具體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對產業扶貧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意見建議。
一根手指容易折,十指牢牢抱成拳。甘肅加快學習、借鑑、複製「宕昌模式」的步伐,做大做強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讓中藥材產業越來越「藥香撲鼻」。
在中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宕昌縣形成了以貧困戶為基礎、村辦合作社為單元、鄉鎮聯合社為紐帶、縣聯合社為主體、股份公司為龍頭的「宕昌模式」,真正將中藥材產業打造成農民增收穩脫貧和支持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宕昌縣組建了羌源富民公司,引導全縣1.49萬戶5.92萬名貧困群眾,將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到336個村辦合作社抱團發展,持續推進村辦合作社聯合控股富民公司帶貧的產業扶貧「宕昌模式」落地見效,建成11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全縣中藥材面積穩定在40萬畝,發展食用菌大棚774座、中華蜂7.6萬箱,引進投產甘肅琦昆公司中藥材倉儲物流項目,規模120萬隻的北京德青源金雞扶貧項目全面達標投產,建成了年產能2000萬棒菌棒加工廠、年加工600噸蜂蜜加工廠,構建了中藥材、食用菌、養蜂、養雞「四大產業」體系。採取分散養殖和集中託管相結合辦法,扶持貧困群眾發展「五小產業」,促進了縣域產業整體發展同到戶產業培育有機結合,實現了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全面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採取訂單生產、單位幫銷、市場交易、「直播帶貨」等方式加大銷售力度,今年全縣村辦合作社和富民公司等龍頭企業共向貧困戶分紅3054萬元,336個村集體新增收入940萬元、累計達到2013萬元,每村新增2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