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也只能甘拜下風,名字更是如雷貫耳

2020-12-16 騰訊網

周星馳那部《武狀元蘇乞兒》,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廣州提督之子蘇燦考取武狀元後,被人陷害淪為乞丐的故事。片中為觀眾還原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清朝武狀元考試,而考生除了要武藝高強外,還要精通十八般兵器,馬術、騎射等等,一個個無不是全能型人才。

在沒有文理分科古代科舉制裡,為了實現晉升渠道的多樣以及人才選拔的多元,公元691年,即武則天登基後第二年,特意開創了武舉制,專門用於選拔那些武學造詣頗高之人。雖然武舉誕生於唐朝,但在宋朝那會,由於統治者重文輕武,武舉制一度萎靡不振。直到明清時期,才真正迎來了壯大。

自古以來,由於封建統治者重視儒學,武狀元的地位始終是比文狀元低的,但這並不影響民間百姓報考武舉的熱度。畢竟在教育資源相當稀缺的古代,空有一身氣力的人要比空有一身才華的人多得多。

尤其在清軍入關後,因為滿清王朝是以武力發家,武狀元在清朝也得到了空前重視。不過,這種繁榮並沒有持續多久。之後,鴉片戰爭爆發,在英軍的先進火炮槍枝下,空有一身功夫的武狀元毫無用武之地,很快被清政府所淘汰。

而在武舉制度被清政府徹底淘汰前,最後的一位武狀元是誰呢?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他叫張三甲,出生於1876年的開州戶部寨村。家中三代赤貧卻崇尚武藝,受父輩耳濡目染,張三甲從小便開始舞刀弄槍。多年的勤學苦練讓他從小骨骼驚奇,氣力不凡。在1898年的晚清最後一場武舉考試裡,張三甲靠將一把180斤大刀耍得虎虎生風一舉奪魁,成了晚清最後一位武狀元。

由於那個年代清廷已經不靠武狀元帶兵打仗了,在成為武狀元後不久,張三甲便被朝廷安排做起了「御前侍衛」,也就是我們在古裝劇裡經常提及的大內高手。

而當時像張三甲這樣的大內高手,整個晚清也只有3人,另外兩人分別是李瑞東和卞賡。卞賡是張三甲前任的武狀元,而李瑞東則是李氏太極的開派宗師。這三人的功夫和身手,基本凌駕於晚清時期所有武師之上。

有人或許會產生疑問,既然這3人的身手如此了得。為何一提晚清的功夫巨星,都是霍元甲和黃飛鴻之流呢?其實,霍元甲和黃飛鴻之所以在晚清武師裡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強勁的功夫外,還和他們的家國情懷有很大關係。

而張三甲曾和霍元甲有過一次交手,傳說當年霍元甲聽聞張三甲的大名後,便慕名前往挑戰。而張三甲先是讓霍元甲那腳踢他,然而幾腳下去,張三甲卻絲毫未動。

後來張三甲又問霍元甲還會些什麼,於是後者又給張三甲使出了一套自創的秘宗拳。然而,兩人交手沒多久,霍元甲就被張三家一拳擊出院外。這之後,霍元甲再也沒來找過張三甲。

要是傳聞屬實,可見張三甲的功夫足以讓霍元甲甘拜下風。至於張三甲的名氣為何不及霍元甲,無非還是因為其英年早逝。為朝廷效力沒多久後,張三甲因妻子懷孕生子回家省親。然而,由於旅途奔波再加上平日裡習武操勞過度,張三甲在回家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便不治而亡,享年25歲。

空有一席報國情懷的張三甲還沒來得及施展,便一命嗚呼了。要是他能活得再久一點,其名氣或許並不比後來的霍元甲和黃飛鴻要低。斯人已逝,雖然張三甲如今已泯然於歷史,但不可否認,這個名字在晚清的確如雷貫耳。他的離世,標誌著長達1000多年武舉制度的徹底終結,從此,民間再無武狀元一說。

相關焦點

  •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三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如雷貫耳
    比如說霍元甲、黃飛鴻、張三丰、葉問等,而且在古時候,除了文化方面的科舉考試之外,還有武試。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武考的歷史其實文試科考大家都很了解,主要就是考策論的能力,但是對於武考就很陌生了。其實武考包含的內容就是圍著「弓刀石馬步箭」而來的,武考最初開始於公元702年,雖然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變化,但是圍繞的主題都沒變。
  •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武考的歷史其實科考大家都很了解,主要就是考策論的能力,但是對於武考就很陌生了。每次舉辦考試間隔的時間大不相同,所以這麼一來,據歷史統計,我國一共有過上百位武狀元。當然有很多人大家都不認識,僅僅是留下一個名字,沒有什麼實際的經歷流傳後世。就像我們近代的皇帝溥儀,我們都知道他,可是對於他帶來的貢獻卻沒有。但是歷史上清朝末期最後一位武狀元的名聲還是很高的,他就是張三甲。
  •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仍紋絲不動,名字卻鮮有人知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仍紋絲不動,名字卻鮮有人知 自唐代正式將科舉製作為朝廷選拔官吏的制度之後,人們談論得更多的便是文舉中的狀元、進士、舉人等。和文舉選拔出來的人才比起來,武舉反而甚少被人提及。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打遍天下無敵手,名字更是霸氣
    這個名字可以說很霸道。他父母給了他這樣一個名字,這似乎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能在科舉考試中名列第三。張三甲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在光緒二十四年的武術考試中擊敗了所有的選手,最終被光緒皇帝選為狀元。
  • 清朝最後的武狀元,霍元甲曾連踢他三腳都絲毫不動,卻只活了22歲
    清末民初,像是霍元甲、黃飛鴻、杜心五等人,都靠著自己一身的本領在亂世之中揚名立威。當然,這些武術大師所習得的武功招式各不相同,並沒有絕對的誰強誰弱之分。但在封建社會特殊的制度下,由統治者開創的科舉制度中,卻有一位大師奪得了武狀元的頭銜,一舉成為清朝末年眾多武林豪傑之中地位最高的大拿,同時,他也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最後一位武狀元。此人,名叫張三甲。
  •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4個人,名字卻如雷貫耳,其中一位騙了我們上千年!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4個人,名字卻如雷貫耳,其中一位騙了我們上千年! 陳世美拋妻棄子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所以現在很多人評價渣男都會用陳世美來作比喻,陳世美十年寒窗,妻子秦香蓮為他受盡艱辛,沒想到陳世美考取功名後,竟被聘為駙馬,還想殺害髮妻掩蓋已婚事實,最後死在了包拯的龍頭鍘下,但其實歷史上陳世美並不存在,只是戲曲裡虛構出來的角色,以此來歌頌包拯的。
  • 晚清十大高手之首,霍元甲黃飛鴻不如他,卻被德軍斬首示眾
    隨著影視劇的影響,黃飛鴻與霍元甲的大名人盡皆知,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晚清時期還有個比他們更厲害的高手,筆者今天介紹的這位被譽為晚清十大高手之首,算得上是霍元甲的前輩。這個不為人知的高手叫王正誼,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他有個綽號大家一定聽說過,他的綽號就是「大刀王五」,小名王五,在晚清時期,這個綽號遠要比霍元甲、黃飛鴻的名字響亮。
  • 慈禧身邊暗藏的武林高手,霍元甲連踢三腳都絲毫不動,名字很耳熟
    在武舉裡,榜首之人被稱為「武狀元」,每一代都是有著不俗實力的人物,而在歷史上清朝的最後一位武狀元也是如此。 而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年輕氣盛的張三甲曾經和霍元甲產生了一次切磋。當時的霍師傅已經是在上海創下精武體育會的武術名人了,面對這樣一位極具天賦的少年,他也是很欣喜。
  • 最後一位武狀元,卻不懂武術精髓,22歲早逝,或和李小龍死因相同
    最後一位武狀元,卻不懂武術精髓,22歲早逝,或和李小龍死因相同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狀元有兩種,一種是文狀元,一種是武狀元。在中國歷史中,一直存在著「文治武功」,以問治理天下、教化民眾,以武鞏固政權、保家衛國、守衛邊疆,因此文舉和武舉考試,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
  • 慈禧的貼身保鏢,武功有多高,真的只用一招就把霍元甲撂倒了?
    到了清朝末年更是這樣,清朝末年封建統治日益腐朽,一方面晚清政府對外屈膝投降甘當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另一方面晚清政府對內瘋狂鎮壓,搜刮百姓,造成百姓生活無著。 其中就一個叫張蜀錦的武狀元成了慈禧太后的保鏢。張蜀錦的武藝十分出眾,被推薦參加殿試,清朝武舉的殿試分為騎射、開弓、舞大刀、練習石鎖和武經策論。 每一個科目都有詳細的規定,比如石鎖,重量分三個等級,最重的是頭號石鎖重300斤,開弓最硬的弓拉力是120斤,大刀最重的是120斤。
  • 霍元甲找他單挑時,結果一拳將其打飛!
    如一說起武林高手,就更讓人想起霍元甲,因為他曾是晚清時期的民族英雄。當八國聯軍攻佔中華時,一名外國大力士在上海揮舞旗子連連獲勝,狂妄自大地宣稱「中國功夫是垃圾!」因此,身處上海的霍元甲向國外的這位大力士提出了挑戰,霍元甲在擊敗大力士後便開了一家武館,可惜最後遭到日本人的陷害,終得英年早逝。這個保鏢的名字叫李瑞東,他也是李氏太極拳的創始人,慈禧看過他的武術表演後,非常讚賞他的武藝,把他留在宮裡,當了慈禧太后的侍衛。
  • 晚清最厲害的四大高手:黃飛鴻排第三,霍元甲未上榜,他排第一?
    晚清最厲害的四大高手:黃飛鴻排第三,霍元甲未上榜,他排第一? 晚清最厲害的四大高手:黃飛鴻排第三,霍元甲未上榜,他排第一? 晚清最厲害的四大高手:黃飛鴻排第三,霍元甲未上榜,他排第一?
  • 歷史4大最強武術宗師:霍元甲上榜,最後一位弟子是國際巨星!
    歷史4大最強武術宗師:霍元甲上榜,最後一位弟子是國際巨星! No.2:霍元甲。
  • 歷代武狀元地圖: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武功最高?
    然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不過280人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四年多,才有一個武狀元的名字流傳下來。我們都知道,武狀元、武進士的名字、生平等要流傳下來,靠一隻手打遍天下是沒用的,終歸還是得靠文人的一支筆。北宋修史的歐陽修,就直接撂下一句話,武舉毫無價值,史書無需浪費紙墨。只要這句話,唐代的武狀元狀況基本就湮滅了。按照唐朝的武舉制度,一年一考,少說也誕生了一兩百號的武狀元。但我們現在知道的,唐代武狀元(含武進士)只有41人。
  • 慈禧最神秘的保鏢,霍元甲找他比武,為何連踢2腳後,自願認輸?
    不過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像馬保國這類"假大師"面臨的只有國家的批評與封殺;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乃是一百年前活躍在晚清的"真大師",武林高手李瑞東。要知道就連霍元甲跟李瑞東比武切磋,最終的結果都是霍元甲自認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 罕見老照片:中國近現代武術家,圖六霍元甲,最後一張黃飛鴻
    上圖是晚清時期武術大家韓慕俠,是當年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武學大師, 人稱玉面虎。擅長形意拳、八卦掌。周恩來早年在天津求學時,為了強身健體也曾經拜韓慕俠為師,並且親自為他的武館題名,寫下了「韓九師堂」四個大字。上圖是霍元甲本人,說起霍元甲大眾肯定都知道,清朝晚期著名愛國武術家,從小就在電視熒幕中看到霍元甲的各種愛國行為 。霍元甲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義。
  • 《大俠霍元甲》:彌補過往的缺憾,詮釋新的霍元甲
    2006年,李連杰、孫儷主演的電影版《霍元甲》,霍元甲在擂臺上挫敗大力士的場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叫人拍手稱讚。2001年,趙文卓和梅婷版的《新霍元甲》,不禁讓人回味起那個燃情熱血的時代。《大俠霍元甲》2020版是由著名導演柏杉和劉方聯袂執導,著名編導郭靖宇親自操刀改編的電視劇,主演除了趙文卓外,還有毛林林、釋小龍、梁小龍、楊志剛、高雄、哈斯高娃等眾星加盟。前期短短的兩集中,霍元甲就已經開始轉變,這對於後期霍元甲成為一代武術宗師無疑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 李瑞東:作為慈禧的貼身保鏢,還沒出手霍元甲就認輸?如此厲害?
    那時候武館鏢局遍地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霍元甲霍,那個曾經擊敗過俄國大力士,讓中國人民從此遠離了東亞病夫這個稱號的霍師父,可以收說是晚清時期習武之人的標杆。但我們今天要講的角色,也是一位武學宗師,他在與霍元甲相遇時,並未出手霍元甲便先認輸,這是為何呢?李瑞東少年時代李瑞東出生於一個條件在當時較為優越的家庭,他家主要經營藥材生意,在那個年代,李瑞東也算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了。
  • 中國最後一個武狀元,武藝高超體壯如牛,為何年僅22歲就去世了
    中國最後一個武狀元,武藝高超體壯如牛,為何年僅22歲就去世了 在清朝時期,科舉制度已經相當的完善,現如今的高考狀元更是我們心目當中學習有道的佼佼者,也許我們對歷代高考狀元有所耳聞,但卻不見得對於過往歷史上武狀元有所了解。 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主人公正是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傑出的武狀元張榮甲。
  • 晚清時期,絕世大俠的真實形象,與小說、電視劇中的差別非常大
    晚清時期,絕世大俠的真實形象,與小說、電視劇中的差別非常大 晚清時期,絕世大俠的真實形象,與小說、電視劇中的差別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