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產品:小米手環&小米運動APP
APP版本號:1.6.122
設備型號:小米4
作業系統:MIUI7 5.8.13開發版
體驗人:樂其樂
體驗時間:2015年8月
1.2 體驗目的-1歲產品經理的產品學習,希望通過大量網際網路產品的體驗培養自己的產品sense。並通過產品體驗報告的撰寫與他人進行交流獲得改進建議。同時對可穿戴設備與小米產品較感興趣,也算是使用心得總結。
二、產品分析2.1 行業分析當下正值智能硬體浪潮加速普及之際,智能硬體與可穿戴設備市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正如《孫子兵法》兵勢篇所言:「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小米手環正值這股大勢中出生並奪下不小市場份額。可謂是英雄正巧生於亂世也!或者用雷軍自己的話就是站在了風口。
2.2 產品概況小米手環硬體銷售情況:小米手環從2014.7.22發布至2015.6.16一年時間內銷售量突破600萬,火箭般躥升至全球第二。小米手環應運生於可穿戴設備的浪潮之中,並且在硬體銷售與APP下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小米運動APP下載情況:
註:因為小米手環使用者多是小米手機使用者,所以很大一部分用戶應該會從小米應用商店下載或者按照說明書上的地址下載安裝。小米應用商店的下載量是不公布的,所以這個下載數據量只能從和小側面參考。
2.3 產品目標定位:雷軍在產品發布會上的定位是「一步步成為整個智能家居的身份ID 。」結合黃汪在一次訪談中所談,小米手環最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人體ID」。但是目前更多的只是手機解鎖的ID與健康數據的記錄。所以就目前而言,感覺小米手環的功能和目標還想去較遠啊。
2.3功能分析與所滿足的需求點讚:
1. 數據很清晰明了
啟動APP後可立刻看到當天的運動步數,十分簡潔明了。並且步數的圈圈清楚的表示了目前步數與自己所設定步數目標的差距方便用戶了解自己運動計劃的執行情況。
2. 將步數轉換為能量消耗,形象有趣
點擊圓圈即可計入當天運動的詳細數據頁面,可知道當日自己的運動裡程與所消耗的能量。這一點上非常的好。
3. 步數還是比較準確
至於統計步數方面,我看過很多相關的所謂測評文章與軟體下載的評論。很多人都說不準,所以我親自對步數進行了測試分別採取了兩種方法測試:
盯著屏幕走路,看看是不是走一步數量加一。還有就是分別走20、50、100步然後在看APP。結果走路的步數都是0誤差的。步數記錄方面我感覺還是很實用很準確的。
吐槽&不解
1. 運動詳細記錄中默認界面不能直接顯示全部數據
在活動記錄界面中,進入界面後最後一排的那三項數據會被那覆蓋住。需要上拉才能完整顯示(如上圖紅線內)。這樣設計可能是為了符合睡眠數據中只有6個數據項而統一的默認只顯示6項。可是,明明可以不用上拉就可以完整顯示的內容為什麼一定要我多一個上拉的動作才能完整顯示呢?雖然這個動作的影響也不明顯,但是細細感覺的話還是會覺得怪怪的。所以希望能改掉就改掉吧。能讓使用者少一個動作就能解決的問題何必要讓他再滑一下呢?
2. 活動記錄中不能在柱狀圖中直觀區分日常步數與運動數據
在睡眠數據的統計柱狀圖中可以直觀的區分「淺睡眠時長」和「深睡眠時長」。然而在運動數據中卻沒有能在柱狀圖中能對「日常步數」和「跑步步數」有一個顏色上的直觀區分。建議可以改進。
3. 導航還可有小改進
在進入「今日活動記錄」頁面後若想要切換到柱狀圖界面則需要先返回「今日活動」界面再點擊柱狀圖圖表才能切換。此處應該還可以繼續優化讓用戶少一個切換步驟。
3.2. 睡眠時間記錄點讚:
在當日運動中向左滑動可進入睡眠時間的記錄頁面。頁面中記錄昨晚您的睡眠事件與深睡眠的時間。點擊圓圈可以得到睡眠時間具體的柱狀圖。觸碰柱狀圖還可以看到深睡眠與淺睡眠的開始與停止具體時間。可以讓我很清晰地了解我的昨晚睡眠時間。並且在睡眠時間柱狀圖中直觀了解我當周、月的睡眠時間。第一次讓我這麼赤裸裸的發現原來我的睡眠這麼沒規律!
吐槽&改善
1. 只能讓我睡一覺?
首先想說,睡眠統計確實很不準。不是說它的時間統計的不準,而是午睡或短時間睡眠它根本看不懂。有一次我通宵熬夜,到早上5點才睡下,八點鐘左右起床。這個統計沒問題。然而到了我12點左右我又睡下了,睡到了下午五點。結果手環就直接把這個時間覆蓋住了早上的那段就沒了。試了幾次後都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天睡眠兩次或以上基本只能記錄一次睡眠時間。
2. 說好的建議呢?
在小米手環的官網描述中分明有著「分析運動睡眠數據,提供健康建議」這樣的描述。然而在實際使用中除了睡眠時間的統計外卻並沒有看到他有給我什麼建議。除了「你昨晚睡了XX小時,睡得不錯哦」的提示外。
小米手環的睡眠時間統計固然是直觀有效的 ,但是呈現給我的更多的還是只是一堆乾巴巴的數據。我除了能知道我每天幾點睡幾點起,深睡眠時間多久外並不能很好的了解到我的睡眠質量到底是個怎樣的水平。是否還需要做什麼改進。所以建議添加一下功能:
深睡眠所佔總睡眠比例。用百分比顯示後能讓我有更直觀上的對深睡眠時間上的了解。不然我每次都要再算一下,我數學又不好。每次都覺得很麻煩。建立常模。讓我的總睡眠時間、深睡眠時間等數據有一個科學的對比。並據此提出建議。這樣才顯得更科學更貼心,不是麼?3.3. 智能鬧鐘智能鬧鐘功能可以最多設置三組鬧鐘,設置的鬧鐘時間到時手環會震動從而喚醒主人。其中還有智能喚醒功能,可以在目標時間前30分鐘將我從淺睡眠中喚醒,從而降低起床難度。
然而:
事實上對於我這種起床睡眠戶而言這個智能喚醒功能僅僅只是提前半小時把我震醒一次而已。我輕輕地拍拍他,叫他乖,別鬧!以後繼續就愉快地睡覺了。而且麻煩的是有了還能睡30分鐘的心理暗示後,我睡得很香很甜。以至於到點了真正鬧鐘來時我反而沒感覺了…….
手環解鎖功能應該說是比較實用的一個功能,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與不讓他人亂玩自己的手機我們多會設置一個鎖屏密碼,然而每次喚醒手機又要輸入一次密碼又著實麻煩。有了手環這個身份ID,只要佩戴著手環則可以免去輸入密碼,手環可通過藍牙功能迅速自動解鎖。這個應該是我最喜歡的功能了,應該也算是我還沒打算扔掉手環的一個主要原因。用了以後真的有點沒了他不太習慣的感覺。只要手環在附近時手機可以自動藍牙解鎖。
這個功能總體感覺很滿意,沒什麼要吐槽的。這點應該是最接近小米手環關於「人體ID」這個定位的一個功能了吧。
3.5. 來電提醒當手機來電時手環會同時震動,放在包裡或口袋裡的手機你可能聽不到聲音。但是戴在手上的手環震動時總該會感覺得到。所以這個功能確實可以避免因為沒聽到或沒感覺到震動而錯過電話。
四、總體感覺想做ID還需努力!
小米手環既然最大的定位是「人體ID」,那麼就現在的功能而言還是遠遠不夠的。功能上還是較為簡單地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反饋。「智能」二字還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現在的手環更多的應該還只是「手機伴侶」的角色。如果要配合好小米的「生態布局」這步大棋,小米手環還需要多多努力。這樣才能在生態布局這盤棋中佔好一個重要位置!
外觀真的不改?
小米手環沒有像蘋果那樣做成手錶,這樣為他爭取了續航時間上的巨大優勢。基於「人體ID」的定位手環捨棄了其他功能而做成這樣小巧儉約的外觀固然有其道理。但是,當手環的外觀僅僅是這樣一個手環時,同時他的穿戴性就大大降低了。小米手環的外觀不能說醜,但是也不能說很好看。基於這樣一種雞肋的情況,像我這樣本身不怎麼喜歡戴飾品的人就顯得不願意佩戴那麼一個外觀的手環了。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乾脆把手環的米粒卸下放在包裡攜帶而沒有戴在手上。
雖然小米手環的負責人黃汪說過「因為小米手環的定位是人體ID,不是手錶。需要手錶的你可以去買機械錶,買電子表。並且觀察發現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幾的用戶需要手環有時間顯示。所以小米手環不需要屏幕」但是我不太能同意的是你現在手環還沒屏幕顯示時間,所以這個數據才是百分之十幾,但是當你真的有屏幕真的能顯示時間後可能這個看時間的比率就不是這樣的了。就像汽車還沒出來前誰需要汽車呢?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我需要小米手環有屏幕或者有時間「其實是我想讓他更好看,讓我更有理由戴它!」所以,是否可以考慮出一款代表或其他外觀的測試品接受一下市場的檢驗看看用戶更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呢?
最後,小米手環和小米運動APP是款優秀的產品。有高性價比和不錯的體驗。但是細節功能可能還有點可以改進的地方。對於數據方面希望能夠幫我對呈現數據進行處理。
第一次寫體驗報告,希望多批評、多指正、多指導!謝謝,謝謝,謝謝!
本文由 @樂其樂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