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杯·OFweek 2020(第五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由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OFweek物聯網承辦,活動以其公正、客觀的評選流程倍受業界廣泛關注,已成為高科技領域最具專業性、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行業評選之一!活動旨在表彰物聯網行業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產品、技術、應用案例及企業,鼓勵更多企業投入產品、技術創新;同時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前沿技術,以提高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增加物聯網行業整體創造力,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大便利,引導行業良性快速發展!
「維科杯·OFweek 2020(第五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OFweek (5th.) IoT Awards 2020」將於2020年9月21日-10月10日進入網絡投票階段,頒獎典禮將於10月28日在深圳舉辦。
目前,活動正處於火熱的報名評審階段,業內企業積極響應。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已正式參評「維科杯·OFweek 2020(第五屆)物聯網行業『新基建』最佳貢獻獎」。
ADI公司(納斯達克代碼: ADI)又名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是高性能模擬、混合信號和數位訊號處理(DSP)集成電路(IC)設計、製造和營銷方面世界領先的企業,產品涉及幾乎所有類型的電子電器設備。 自1965年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專注於積極應對電子設備中信號處理的相關工程挑戰。 全世界有超過100,000家客戶在使用我們的信號處理產品,這些產品在轉換、調節、處理物理現象時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將溫度、壓力、聲音、光、速 度和運動轉換為電信號以用於各種電子設備。 我們關注重要的戰略市場,在這些市場我們的信號處理技術經常是幫助客戶產品實現差異化的關鍵因素,如工業、汽車、通信和消費電子市場等。
我們生產各種創新產品——包括數據轉換器、放大器和線性產品、射頻(RF) IC、電源管理產品、基於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的傳感器、其他類型傳感器以及信號處理產品,包括DSP和其他處理器——全部是為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而設計。
參評產品介紹:高性能模擬技術和半導體
能源核心:電力物聯網+充電樁數據網被寄予厚望
不只是中國,目前全球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能源的產生、存儲、輸送、利用…這一系列過程也在發生變革,帶動新型智能化輸配電以及儲能技術的發展。智能電網本身即為「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礎設施,為「新基建」提供「安全、可靠、綠色、高效」能源動力保障。大量創新技術正在改變這個行業,例如電網側儲能、智能電網監測、智能電錶計量、汽車充電樁的部署等等。
新興的能源物聯網正給傳統電網注入「新動能」,助力電網向智能電網的升級。在特高壓輸電領域,亟需解決能源從發電到用電的傳輸安全與穩定難題。對此,蔡振宇舉例道,ADI能夠與客戶一起,通過MEMS IMU以及溫測一體產品等解決方案對大風下的電力線擺幅、山坡上電力塔的傾斜、變電櫃的溫度監測等,從方方面面對智能電網系統實現實時監測與預測性維護,全面助推新基建能源創新模式及生態產業建設。
更低成本、更清潔的能源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普及的電動車首當其衝,作為電動汽車消費和發展的基礎設施,充電樁也是新基建部署的另一大重點。其不只是建設一個個充電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要構建、運營一個巨大的充電數據網絡,實現能量從電網到車的高效傳遞,ADI正與領先企業一起努力打造高效率的大功率直流充電樁解決方案,提升大規模部署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能源汽車:精準高效與安全環保並重
新基建解決了充電基礎設施的短缺, 同時在環保需求與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新能源車在2020年迎來普及潮。ADI 基於長期積累的汽車電氣化廣泛經驗,通過提供更低排放、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解決方案,讓電池管理、動力總成和信息娛樂等系統保持高性能的同時變得更小、更輕、更可靠,推動更環保高效的未來汽車早日落地。
鋰離子電池是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常用儲能方法。ADI提供更精準更安全的鋰電池監控解決方案,不僅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為車輛帶來更長的續航裡程。創新的無線BMS系統建立電池從生產製造到倉儲運輸、到車內電池維修維護、最後到回收整個生命周期的監測和追蹤,採集的數據與人工智慧算法融合,可以延長電池以及整個電動汽車的生命周期,提高電動汽車的殘值,確保電動汽車在二手車市場更有吸引力,以此來賦能電動汽車產業。
工業4.0:打造不一樣的「網」,實現智能化升級
工業網際網路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中國已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基建重要基礎設施,為工業智能化提供支撐。不可否認的是,搭上新基建這輛資訊時代的快車,無疑會使工業控制系統市場主體如虎添翼,催生工業自動化市場的經濟新動能。
不同於日常的「網」,工業網際網路對延時非常敏感、需要兼容多種協議、惡劣的幹擾環境以及>99.999% 的數據可靠性,才能加速製造業從信息化時代走向智能化時代。因此,每一個工業生產線上設備運營狀態的監測,對實現工業安全預測診斷,系統靈活配置以達到柔性化生產等都十分重要,而這些環節幾乎都有ADI的影子。「長期耕耘於工業自動化領域,ADI的技術在業內已被廣泛認可與使用——從包括終端設備各種傳感器和信號調理電路在內的前端檢測,到後續的測量、數據解析,以及微處理器、DSP為基礎的邊緣計算和工業乙太網連接,覆蓋完整的信號鏈,將加速新基建下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升級。」蔡振宇指出。
5G網絡:更經濟地加速新基建關鍵應用落地
5G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是當前新基建的領銜領域,不管是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來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實際上,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 5G 作為產業支撐,它將為終端使用行業提供連接大量傳感器、邊緣設備和執行器的平臺。
5G基礎設施產品和解決方案有助於數據的平滑流動,包括5G網絡上的數據傳輸和接收。為達到各界對5G高傳輸率、低延遲、高網絡容量密度等共識目標,在與傳統基站相同的外形尺寸和功耗中安裝十倍至百倍數量的通道,ADI提出了一個新的無線電架構,軟體定義收發器,該架構可以將無線電中每通道的尺寸數量減少10倍,將功耗降低一半,並用作在5G系統中工作所需的更高性能的單元。
此外,演進中的5G標準、技術愈加複雜、更廣泛的頻譜範圍,對測試測量帶來挑戰。長期以來,由於ADI一直在從事網絡基礎架構方面的工作,積累了從最基礎的單元器件到高性能組件的大量核心技術,構建了廣泛的端到端解決方案,這些均可有利於應對5G測試測量挑戰,幫助本土測試測量企業開發高性價比的5G測試測量系統,推動新基建下關鍵5G應用加速上市。
新型大數據中心:算力與能效缺一不可
當今技術需要大規模的數據計算、存儲和聯網,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加速發展正推動高性能計算達到新的性能水平,與日俱增的內容流和基於雲的服務支撐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快速增長。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雲,是海量資訊時代的諾亞方舟。或許你已經開始在憧憬高效數據中心驅動下的智慧生活美好未來,但數據中心被認為是能源消耗最嚴重的建築之一,減少數據中心能耗,對於降低其環境影響至關重要。
如何提高數據中心能效便於優化熱學設計、降低供電系統尺寸和成本,穩定可靠電源供應能力,是新基建數據中心建設的一大痛點。在狹小空間內實現各類處理器(ASIC、CPU、FPGA)低至0.6V-0.8V的核心低電壓與50A-800A超高電流高穩定性供電系統設計的艱辛,需要頂級電源高可靠性和高效DC-DC電源轉換解決方案,ADI的模塊化和低噪聲電源技術正是這些系統背後穩定供電的主要力量,可以幫助提高數據中心的效率、密度和可靠性。此外,ADI板級電源系統管理PSM可動態調節與記錄數據中心核心晶片的電源供應,極大地優化了能源效率,同時保持了可靠性。
衛星網際網路:弄清中國發展商用衛星最底層邏輯
隨著數據流量和物聯網應用的增長,對商用衛星通信系統的需求已日趨明顯,對高帶寬數據訪問需求也增長顯著,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將成為下一個建設重點。放眼全球,Space X已在商用低軌衛星上取得階段性成功,實現了火箭的回收重複利用,大幅度降低了發射成本;作為航天強國,今年4月發改委也明確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範疇中,商用衛星部署同樣有望在今年邁入快車道。
「與通用宇航級衛星不同,商用近地軌道衛星更具成本效益,它們的尺寸應當相對較小而更容易製造,這有助於提高合作夥伴和潛在運營商的部署經濟性。同時,低成本商業衛星向新參與者和創新者開放市場,背後小尺寸、低成本、高可靠的集成電路同樣功不可沒。」蔡振宇強調了商用衛星產業取得成功的最底層邏輯。
所有這些,ADI能以在全球航空航天市場處於頂尖地位的高性能信號鏈產品正在其中發揮關鍵賦能者的作用。此外,ADI擁有的高頻收發器平臺技術在衛星通信頻段中可實現更高的選擇率,利用其小尺寸和低功耗特性,可將收發器的整體尺寸縮小一個數量級,為解決下一代衛星通信難題提供大量解決方案實例。
參評述說/理由:
利用公用 5G網絡為用戶提供無線長距離大數據傳輸功能。工業網關又稱物聯網網關,作為連接感知層與網絡層的紐帶,物聯網網關可以實現感知網絡與通信網絡,以及不同類型感知網絡之間的協議轉換。
真正實現了5G通信下的網絡傳輸。
本屆「維科杯·OFweek 2020(第五屆)物聯網行業『新基建』最佳貢獻獎」活動將於9月21日進入網絡投票階段,歡迎各位踴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