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PayPal 貨幣基金成立,在2007年規模達到了近10億美元,之後隨著美國市場的利率不斷下調,PayPal 貨幣基金的收益逐漸萎縮,終於到了2011年該基金選擇清盤,PayPal 基金關停時的收益率從最高時的5.9%暴跌至0.04%,基金總額僅有不到5億美元。
作為國內市場餘額寶的前身,PayPal 貨幣基金的挫敗經驗至今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鑑意義,那麼,餘額寶會重蹈其覆轍嗎?
網際網路金融千人會秘書長、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易歡歡從四個方面對此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相比傳統金融行業,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有著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廣闊的前景。
第一,PayPal 貨幣基金只解決了一個便利性的問題,但是卻沒有收益率的問題,美國是沒有活期存款這麼一說的,如果你把錢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在美國銀行的話,還得交1‰的帳戶管理費,這是美國的情況。
只有在中國你才會發現,這裡有一個超過20萬億到30萬億的銀行活期存款,利息是3.5‰ ,然後還有20萬億到30萬億的銀行定期存款,利息只有個位數, 而且你在辦理這個業務的時候還得跑到銀行的網點去排隊,購買這樣的理財產品,對在座的各位中產階級人士來講,實際上你並不在它的門檻以內。
第二點是什麼情況呢?
像工銀瑞信這樣的基金公司發布了一個基金產品,最大規模做到多少?做到220億,而且很快被贖回了,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它的客戶都是機構客戶,但是對於理財通、餘額寶來講,絕大多數客戶都是個人客戶,平均的金額大概是2000到5000之間不等。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因為只有對於大量的客戶,才有可能應用「大數定理」,對於機構客戶來言,我對他個人的行為和相應的預測不會做得異常精準,另外,我這些客戶的風險、偏好和資金的進出是我的平臺上長期積累的信息,這也就決定了餘額寶能夠做到5000億敢於做到6000億而別人只有2000億的規模。
還有一個核心,是期限錯配【注】的問題。
像正常的銀行資金緊缺一般是6月31日,是12月31日,但是對於理財通、餘額寶來講,你們缺錢是什麼時候?是雙十一的時候,是12月12日的時候,是2月14日的時候,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一樣,是本質上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錯配的不同。
所以在你缺錢的時候我可以給你錢,我缺錢的時候市場利率又不高,所以收益率會變得更好。
還有,你會發現以前所有基金公司的評估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們之前都不關心一個事情,就是用戶的平均年齡。
華夏基金用戶的平均年齡是45歲到60歲,餘額寶用戶的平均年齡是83年到87年出生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因為這些用戶會逐漸變成有錢人、逐漸變成小金領、資產逐漸增長。
這就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最大魅力。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款貨幣基金,未來有可能會疊加15天、30天的定期,以及更長時間的固定收益產品,以及有著更大風險溢價的新產品。
註:所謂存貸款的「期限錯配」,即銀行資金來源短,但使用周期長,這種「短存長貸」的現象有可能加劇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