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女性的生育成本# 這一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論,尤其是女性網友的關注。今天,同樣作為女性的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嘮嘮。
在現實生活中,成年人都要為自己做出的選擇、做過的事情負責。所以在我們決定做一件事前,我們都會考慮成本。因此,成本會成為我們的做事導向。
然而現實是,女性的生育成本很少被提及。因為生理構造的差異,女性具備了男性所不具備的孕育生命體的功能。久而久之,生育就成了已婚女性分內的事情,甚至是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相信有一大部分生育過的女性,都聽過下面這兩句話,或者是類似於這兩句話的話。
第一句:每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這句話乍一聽,就覺得有點不對勁,憑什麼就該這樣過來呢?也仿佛是在告訴女性,生孩子就是是女性的義務。
懷孕過程的辛苦,以及一朝分娩的痛苦,產後帶娃的艱辛,都被「每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這個大錘一下子砸個稀巴爛,連碎片都讓你找不到,讓女性無力反抗。
第二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這句話在很多母親保護孩子的事件評論中出現,其表面意思是誇為人母后的女子更加剛強堅毅。可是,換個角度看,這是不是也是對為人母的女性進行的一種道德綁架呢?
不管一位女性為不為人母,她都應該首先是她自己。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就會有脆弱的一面。當身為媽媽的女性,把她脆弱的一面展示出來的時候,希望身邊的人,都不要搬出「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座大山來壓人。
孕育生命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撫育生命更是任重而道遠。
小編我在去年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和絕大多數生育過的女性一樣。我經歷過孕初期的孕吐和噁心,孕中期唐篩檢測不過關時哭得稀裡譁啦,孕後期的肚皮撐裂、臀位胎位、身子日益笨重、尿頻,分娩時每個毛孔都能感受到宮縮陣痛那種同時爆發的集中密麻感、頭髮和衣服也都汗溼透了。
生完孩子當天夜裡,寶寶尿不溼就都是我換的。我老公不敢摸,負責打水輔助我。我也搞不清楚第一次趕鴨子上架的我,竟然會一次比一次熟練,可能這就是孩子教會我們成為父母的第一步吧。
小編我也和很多生育過的女性一樣,為生育付出了不少成本。變差的臉部皮膚、布滿花紋的肚皮、下垂的胸部、帶娃長期熬夜受損的大腦、以及我的工作。
在這一年多帶娃的時間裡,我也曾焦慮過,煩躁過,好在娃她爸也比較理解,事事都順著我,一人工作的他也為我們這個小家打造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無論貧窮與富貴,女性在生育成本面前都是平等的。女明星奚夢瑤在一檔名為《幸福三重奏》的明星綜藝節目裡,談到自己因為懷孕導致脊椎錯位,體重狂飆35斤。
提起女明星奚夢瑤,想必不少經常上網衝浪的網友,都不陌生。經歷過2017年11月20日在上海舉辦的維密內衣秀那一摔,奚夢瑤好像自此一頭就叩進了娛樂圈的大門,繼而嫁給賭王四房之子何猷君,步入豪門。用一句話來總結,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本就作為超模的奚夢瑤,自身也不差錢,嫁入豪門後,又生下「賭王長孫」,母憑子貴的她可以分到賭王不少家產。有錢又有顏的奚夢瑤,在懷孕過程中都會遭遇「脊椎錯位」這樣巨大的痛苦。可想而知,成為母親,對女性來說有多麼不容易。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歸根結底小編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讓生育成為女性的自我選擇,而不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我們每一個人,在對待女性成為母親這一全過程時,都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對於女性生育成本,還有哪些是小編我沒有考慮到的呢?還請各位在評論區裡踴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