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廖維 編輯:高秋榕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大A究竟講不講邏輯,價值投資有沒有生存空間?」
1月12日晚,宜賓紙業發布業績預虧公告,但今日開盤,宜賓紙業依舊穩穩拿下漲停板,喜獲六連板。見此情形,不少信奉價值投資、與時間做朋友的股民發出疑問。
業內人士表示,宜賓紙業最近的表現看起來有些不講「武德」,但其股價上揚主要與紙業回暖、板塊大漲的外部環境有關,至於後續表現如何,還得看其基本面。
六連板牛股一年虧損9800萬
1月12日晚,宜賓紙業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歸母淨虧損9800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69億元。
無懼公司2020年預虧的利空消息,宜賓紙業1月13日再度漲停收盤,報14.52元/股,這也是公司斬獲的第六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達77.07%。
業績暴雷股價卻狂奔,看起來十分矛盾。對於虧損原因,宜賓紙業在公告中解釋稱,2020年1-9月,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漿價處於歷史低位,公司下遊客戶需求下降,主要產品食品包裝原紙及生活原紙量價齊跌,從而導致公司產品的綜合毛利率下降,2020年公司因技術改造、疫情停產及周期性停車大修影響,公司固定費用增加。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宜賓紙業的股價之所以暴漲,主要得益於紙業的漲價潮,紙業進入價格調漲的周期。自2020年12月以來,國內生活用紙的漲價潮一直持續,也曾一度衝上微博熱搜話題。
但行業春風傳導至資本市場,能否帶動企業業績上揚?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股價是否會出現回調?
業內人士表示,生活用紙處於產業鏈的最末端,從造紙廠到終端市場,漲價也需要時間傳導,而企業業績等接收到市場反饋同樣需要時間。
沈萌認為,近期受紙張調價的影響,板塊整體上漲,宜賓紙業波動基礎與基本面無關。但當紙張調價周期因素消退,資金進入其他板塊時,紙業板塊的股價也會做整體回調。
扣非後淨利潤連續15年為負
在行業風口的吹動下,宜賓紙業的股價開始了飛速上漲,從2020年12月24日的7.92元/股漲至1月13日的14.52元/股,股價接近翻倍。但二級市場的靚麗表現背後是其常年拉胯的業績。
在2011年宜賓市城市規劃實施整體搬遷背景下,宜賓紙業展開了長達多年的搬遷,這也使得公司從2012年到2015年間幾乎靠著政府補貼過日子。
宜賓紙業在2012年、2014年、2015年分別接受宜賓市政府補貼4000萬、2000萬、3000萬元,而在2012-2015年其營收分別為1860萬、1054萬、1062萬、1368萬元。
隨著搬遷逐漸完成,宜賓紙業相應新產能已投產,但公司卻是增收不增利。2017-2019年間,宜賓紙業營收分別為11.57億、12.92億、16.01億元,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0.92億、1.74億、0.12億元。
在1月12日晚間公告中,宜賓紙業預計2020年歸母淨虧損約為9800萬元。宜賓紙業連續兩年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滑坡現象令人生疑,其董秘王強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關於2020年淨利潤預虧等,一切以公告為主,「該說的都說了」。
時代財經注意到,宜賓紙業還預計,2020年扣非後淨利潤虧損1.69億元,而自2005年開始,這項數據一直是虧損狀態。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虧損幅度還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地方政府成「救命稻草」
從宜賓紙業發展歷史看,其經歷了從「帶帽」到「摘星摘帽」的過程,證券簡稱從宜賓紙業變更為*ST宜紙再變更為宜賓紙業,整個過程堪稱勵志。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離不開宜賓市地方政府的影子。
2020年12月30日,宜賓紙業發布公告,收到宜賓市南溪區財政局劃撥的企業改革發展資金2100萬元。而實際上,宜賓紙業接受宜賓市地方政府的補助現象一直存在。
此前,由於2006年、2007年公司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宜賓紙業股票簡稱變更為「*ST宜紙」,面臨被終止上市的可能。但2008年,宜賓紙業獲得宜賓市政府各項補貼2455萬元,而其2008年營收為6.83億元,歸母淨利潤僅485萬元。2009年,上交所撤銷對宜賓紙業的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宜紙變更為ST宜紙。
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幾乎每隔一年,宜賓紙業都會接收到來自宜賓市政府的財政補貼。其中2016年,公司接受補貼達到1億元,而其當年營收為4.44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17萬元。
此前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沈濤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出於稅收、就業等原因,政府有較強的動機幫助瀕臨退市的企業「保殼」,但沈濤認為,政府不應幹預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應該通過市場規律,讓真正優質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這樣才能有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