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宜修非常聰明,所以,她所謀劃的事情,往往不會是「單純、單一的」。而是一舉幾得的「連環套」,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她能通過一件事情,同時達到「好幾個目的」,一舉兩得是最起碼的,還有很多的一箭三雕。
就比如抬舉安陵容。宜修就有好幾樣好處,一則討好皇上、鞏固後位,二則,可以在甄嬛身邊安插眼線和地雷,至於第三個好處,雖然有點難以啟齒,但絕對是宜修最「受用」的。
1、宜修讓安陵容背著甄嬛苦練歌喉,給甄嬛與陵容製造嫌隙
甄嬛和富察貴人先後流產,華妃也因此失寵了。皇帝鬱鬱寡歡,皇后就別出心裁地給皇上推薦了一位神秘「歌女」,哄其開心。此女蒙著面紗,歌喉猶如天籟,更如純元歸來……
此女便是安陵容,皇帝聽罷安陵容的歌十分驚訝和喜悅,轉頭對皇后道:「皇后一番苦心。朕有如此賢后,是朕的福氣。」
原著原文寫道:
皇后端莊的眼眸中有瞬間的感動與深情,幾乎淚盈於睫,但很快只是淑慎微笑,並無半分得意:「臣妾只是見皇上終日苦悶,所以才出了這個下策,只希望可以使皇上略有安慰。皇上喜歡安美人就好,臣妾只求皇上能日日舒心,福壽安康。」
這樣情意深重的話,皇帝聽了也是動容。甄嬛心頭亦是感觸,她竟從未發覺:皇后對皇上竟有如此深情,這深情之下竟能將他人拱手奉於皇帝懷中,只求他能歡悅便可。愛人之心,難道真能寬容大度至此麼?
未及甄嬛細想,皇帝已道:「容兒的位分還是去年此時封的。也該給容兒晉一下位分了。」
陵容的目光飛快掃過甄嬛臉龐,飽含歉意。卻很快別過臉,恭敬行禮如儀:「多謝皇上厚愛。」
此時的陵容亦是心虛的,因為她一直對甄嬛聲稱自己「喉疾未愈」,一轉眼卻以如此優美委婉的歌聲獲得了恩寵,這顯然是故意隱瞞甄嬛,偷偷苦練爭寵的技藝。這說明:她已信不過甄嬛,甚至已經甄嬛當「外人了。」
如此情況下,甄嬛怎能不與她心生嫌隙?其實,這卻正是皇后想要看到的結果。此時的安陵容亦顧不得跟甄嬛解釋,只一味沉浸在皇帝對自己的寵愛裡。越發顯得甄嬛如棄婦一般落寞狼狽了。
2、皇后極力在為安陵容撐腰,原來竟有這樣的「好處」
安陵容一得寵,在後宮中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她出身卑微,卻能得如此恩寵,眾嬪妃們自然不服,很快便引發了一場酸雲醋雨,各種譏諷苛責之聲四起。
安陵容自知卑微,亦是不敢反駁的,倒是皇后,極力為安陵容撐腰壯膽,壓制流言與毀謗。原文寫道:
皇后眉目肅然,語氣中隱有嚴厲:「安嬪出身是不夠榮耀,也難怪你們不服氣。但是如今皇上喜歡她,也就等於本宮喜歡她。平時你們爭風吃醋的伎倆,本宮都睜一眼閉一眼,只當不曉得算了。可眼下她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你們要是敢和她過不去,便是和本宮與皇上過不去。」隨後,突然聲音一重:「曉得了麼?」
眾人再有怨氣,也不敢在皇后面前洩露,少不得強咽下一口氣,只得唯唯諾諾答應了。
皇后見眾人如此,放緩了神色,推心置腹道:「本宮也是沒有辦法。若你們一個個都濟事,人人都能討皇上喜歡,本宮又何必費這個心思呢。」
她繼續慨嘆道:「如今淳貴人沒了,華妃又失了皇上的歡心,莞嬪身子也沒有好全。妃嬪凋零,難道真要破例選秀麼?既勞師動眾,又一時添了許多新人,你們心裡是更不肯了。皇上本就喜歡安嬪,那時不過是她嗓子壞了才命去休養的。她的性子又好,你們也知道。有她在皇上身邊,也不算太壞了。」
事出蹊蹺,必有古怪,甄嬛覺得,皇后如此極力抬舉安陵容,必然也是事出有因的,果不其然。
自安陵容得寵後,皇后被皇帝「寵幸的次數便多了起來。」甄嬛曾偷偷託人查看過敬事房的記錄:自安陵容得寵的一個月內,皇帝召幸甄嬛一次,敬妃兩次,眉莊兩次,曹貴人一次,欣貴人一次,與皇后的情分卻是好了很多,除了定例的每月十五外,也有七、八日在皇后宮中留宿,再除去有數的幾天獨自歇息,其他的夜晚,幾乎都是陵容的名字。
看吧,這就是皇后極力抬舉安陵容的「動力」之一。實踐證明:利用安陵容邀寵的效果是極好的。皇帝對皇后送給他的這個「美妙禮物」十分滿意。因此便主動去皇后宮中「以一己之身抵還情債。」皇帝的「反饋舉動」令宜修很是受用——儘管羞於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