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摔下床大哭,這位媽媽的做法很機智,值得各位家長學習!

2021-01-14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半夜,姍姍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覺身旁的寶寶滾來滾去,她下意識地用手去摸孩子,可找不到孩子,只聽見「砰「的一聲,孩子掉到了床頭柜上,姍姍尖叫一聲,老公和姍姍趕緊坐起來,可已經來不及了。只見孩子又從床頭櫃和滾到了旁邊的椅子上,接著掉進了床頭櫃和椅子的縫隙間。「哇哇哇…!」13個月的寶寶響亮的啼哭聲打破了黑夜的平靜,全家人都驚醒了。

老公立馬下去準備抱起孩子,姍姍趕緊阻止了他,只見她拿起手機,對著孩子倒地的姿勢和周圍環境拍了個視頻,老公生氣地說:「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拍照!難道孩子摔跤了也要發個朋友圈嗎?」姍姍沒有回答老公的質疑,她根據孩子落地的情況判斷寶寶應該不是後腦勺著地,而且經過床頭櫃到椅子的緩衝落地距離不高,她抱起寶寶輕輕安撫,孩子停止哭泣後,她試著對著寶寶說話,逗寶寶笑,見寶寶反應比較正常,才稍感安慰。

這時,寶寶在一次大哭起來,她發現寶寶的左臂耷拉著好像不能活動。她回想了剛剛落地的情形,懷疑是孩子左臂受傷了,趕緊和老公一起把寶寶送到了醫院。到醫院後,姍姍把視頻給醫生看,醫生立馬開出了相應的檢查和診療。診斷結果是孩子是左臂骨折了,醫生對姍姍說:「你是第一個知道把孩子受傷的情景拍給我看的家長,給我的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很機智!」老公這才明白了姍姍剛剛的舉動並不是貪玩,向姍姍投來了讚賞的目光。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摔下床的經歷,年輕的父母也許會認為我們小時候都是這麼長大的,摔兩下不礙事,可最近已有不少關於孩子摔後,家人沒有採取正確的急救方式,導致孩子致殘甚至喪命的新聞。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那麼孩子摔下來後,家長們急救方法很關鍵:

一、若旁邊沒有利器,暫時不要立刻抱起孩子,根據孩子摔倒的部位判斷傷害程度。

當發現孩子摔下來時,除非旁邊有緊急情況,可能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否則不要立刻抱起孩子。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摔倒的位置和高度,來判斷傷害程度。一般來說,如果後腦勺著地,傷害程度最大,其次是面部著地,則要考慮是否有頸椎折傷的可能,再其次是考慮是否有肢體骨折的可能性。

若孩子摔到頭部,有時會鼓起一個大包,家長切記不要去按揉孩子的患處,更不要抱著孩子搖搖晃晃。因為頭部被磕到後,有顱內出血的可能,如果此時再去按揉和搖晃,只會加劇病情,嚴重者可能讓孩子喪命。

家長需觀察並記住孩子摔傷的過程和姿勢,越詳細的描述,越能給醫生提供診療手段的可靠依據。

二、仔細觀察孩子反應,判斷是否就醫

孩子摔下來後,不要讓孩子馬上入睡,而應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否有異常,如果出現如下症狀應立刻就醫:

行為:昏迷、呆滯、嗜睡、食慾減退

症狀:嘔吐、呼吸不暢或不規則、視力改變、肢體活動不暢,眼鼻耳嘴流出不明液體 、前囪門的膨出等

情緒:剛摔下後不哭,後來卻情緒暴躁不安,哭鬧不止等。

如果把孩子哄睡了,家長無法判斷還是是睡著了還是昏迷了,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應根據孩子的反應來判斷,若孩子沒有任何異常,特別是沒有昏睡嘔吐等症狀,則可以暫時不去醫院,持續觀察;若有出血症狀,應立刻採取止血手段;若孩子出現嘔吐症狀時,則要引起重視,為防止孩子氣管堵住,應將孩子頸部伸直側放。同時撥打120急救。

三、持續觀察

如果孩子沒有任何異常反應,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應持續觀察48小時以上。特別是有些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切不可擔心子女責怪,而不敢告訴子女孩寶寶有過摔傷,這樣很有可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床上安全不可小視,家長們要防患於未然可以考慮如下幾點建議:

1. 安裝床圍欄。給孩子安裝專業的床圍欄,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摔下床的機率,但是也要防止孩子醒來後翻越圍欄而摔傷。

2. 選擇高度較低的床。

3. 床上越乾淨越好,避免放過多的玩具等,以免壓傷絆倒孩子。

孩子的成長環境看似安全,可是有些突發情況會讓家長們始料不及,家長們應該提前儲備必要的急救知識,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措手不及地去學習。

家長們還有哪些急救小妙招,歡迎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別光打,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很多父母學習
    孩子不聽話別光打,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很多父母學習此前網絡上有一段短視頻流傳甚廣,引發諸多已經為人父母的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一個小男孩真正跟媽媽吃飯,因為小男孩不喜歡吃蔬菜,他的媽媽便一直勸他,對他說起吃蔬菜的好處。然而小男孩卻沒有聽從媽媽的勸導,在大喊了幾聲「我不吃,我就不吃」之後,直接將放到他面前的一碟青菜掀翻在地,幸好碟子是塑料的,並沒有被打碎。
  • 孩子幼兒園午睡摔骨折,親戚讓家長索賠,媽媽的這句話令人感動
    孩子父母責怪幼兒園老師不上心,幼兒園老師又感覺家長是在小題大做,雙方的矛盾就這樣產生了。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也有家長和幼兒園能夠互相體諒的範例。孩子幼兒園午睡摔骨折,親戚讓家長索賠,媽媽:不能那麼幹網上流傳過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一位母親自述了孩子在學校摔骨折的事情。
  • 「我不要了,媽媽別打我了!」孩子吃痛大哭,媽媽才恍然覺得挫敗
    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被父母更為關注。當然即便如此,也難保有一些突發狀況發生,比如說當孩子看到玩具後。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索要玩具的時候都會很頭疼。因為這意味著如果不滿足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大聲哭鬧,但是滿足的話又會讓孩子養成索要玩具的習慣。
  • 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成為「金絲雀」各位家長正確的做法其實是這樣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現在這個孩子變得非常的膽小怕事,一個男孩子卻表現得非常的懦弱,稍微碰到點什麼事情就回家找媽媽,找爸爸,班上的男孩女孩都不願意和他玩,說他是「金絲雀」,「媽寶」……相信各位家長應該已經看出來了這位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著哪些問題了吧,沒錯,她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太過於保護孩子,把孩子看得太重要,慢慢地已經把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溫室裡的花朵
  • 孩子學習退步,家長接受老師的訓斥後,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學習
    但是,當老師打電話時,由於語氣不佳或擔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他使用的交流方式不太舒服。家長接到電話後通常會做什麼?掛斷電話,回家毆打孩子,並在短期內監督孩子的學習。結果,這段時期的親子關係肯定不好。父母不喜歡孩子的眼睛,孩子怕父母。在這種緊張的親子關係中,我不知道父母會使用什麼樣的輔導方法來使孩子恢復正常或有一定的進步來滿足老師的要求。
  • 從不會造句,到寫出滿分作文,這位家長的輔導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另一個就是輔導家長,教會家長輔導方法,讓家長去幫助孩子度過寫作困難期。我喜歡和家長溝通,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環境,尤其是對孩子學習非常上心,也和老師的教學理念一致的家長,是可以通過多和家長溝通,解決孩子寫作困難的。
  • 8個月寶寶學爬行頭朝下摔倒,媽媽的第一反應,決定寶寶的狀態
    如果8個月寶寶學習爬行頭朝下摔倒,應該怎麼辦?「爬」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階段,從寶寶爬行的規律來看,寶寶1~3個月,通常可以俯臥和抬頭了;4~5個月,能夠用手支撐床面開始慢慢往前爬行;6~8個月大時,逐漸會原地打轉、前進、後退,由於四肢協調性以及力量不足,有些寶寶可能會滾來滾去,相比於其他階段,更容易從床上摔下去。
  • 幼兒園調查「你家房」,媽媽做法堪稱典範,值得家長學習
    能夠告訴媽媽嗎?」「因為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作業的內容就是讓我們了解自己家的房子在哪片區域,大概有多大?大概多少錢購買的?還有平常是怎麼去學校的?……」說的同時,孩子還拿出了一份向調查問卷的紙張讓她看。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這位媽媽的反駁,值得家長深思
    這幾年教孩子提早認字破壞孩子的想像力把不少家長都嚇得不輕,但矛盾的是又怕孩子入學後學習跟不上。這就導致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一些銜接班,但效果普遍差強人意。這位媽媽接下來的反駁,語氣平淡,卻感覺鏗鏘有力。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並讓我深思在我的心中濺起了波瀾。
  • 孩子從床上掉下來,竟成顱內出血,娃有這4種表現,代表他受傷了
    一進去就看到孩子趴在地上嗷嗷大哭。旁邊還散落著自己臨走前給孩子蓋的小被子。原來,小傢伙不小心從床上滾下來了。媽媽趕緊抱起孩子看了一下,看孩子沒有受傷就趕緊哄孩子。過了一會媽媽看孩子睡著了就把孩子放進嬰兒床上並做好措施又出去幹活了。
  • 3歲男孩誤吞整包幹燥劑,媽媽機智舉動救下孩子,醫生:沒少讀書
    孩子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東西,總想拿到嘴巴裡面去嘗一嘗,但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小張的兒子今年3歲,小男孩平時特別調皮,不管看到什麼東西總想一探究竟,有時候還會放到嘴巴裡面去嚼。
  • 「顱內出血致死」,孩子跌落床後,第一步不是哄,多少人做錯了
    有了孩子以後,家長總有為孩子操不完的心,特別是孩子能爬會走的時候。這時候他們都比較好動,好奇心也比較旺盛,有的時候家長一個不注意,寶寶就會遭遇危險。所以家裡的安全問題,也是家長們都要注意的。寶寶從床上摔下來,使寶寶"顱內出血致死",寶媽後悔莫及程程的寶寶8個多月了,平時程程的丈夫要上班養家,公公婆婆又在老家,只有程程一人在家看孩子。有了孩子以後,程程就連上個廁所,都上得提心弔膽的。特別是寶寶學會了爬行之後,寶寶變得更加好動了,平時都會爬上爬下到處探索。
  • 孩子提出「玩手機」的要求,3類媽媽不同做法,立見高下
    很多家長怕孩子沉迷遊戲或者小小年紀眼睛近視,不準他們玩手機,但也有一部分比較開明的家長,允許孩子玩,那麼這分別有什麼不同呢?整天就想著玩,心思一點不用在學習上,難怪成績這麼差。」媽媽一席話徹底打消了兒子玩手機的念頭,雖然之後兒子再沒有提出過想要手機的想法,但和媽媽關係越來越疏遠,從不主動溝通,性格也越發孤僻。這位媽媽的回答處處透露著對兒子的不滿意,把孩子身上的缺點無限放大,不停地數落,絲毫不關注兒子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 孩子幼兒園光腳光屁股被罰站?家長求調監控,園方竟然摔書示威
    本來孩子剛入園就很緊張很焦慮,在爸爸媽媽的好言勸說之下,寶寶終於同意去上幼兒園了,這也讓小張鬆了一口氣。結果還沒上幾天幼兒園,女兒突然有一天非常排斥媽媽送自己去幼兒園,不停地哭鬧,怎麼勸說都沒用。小張也感到奇怪,第一天上學都沒這麼排斥,這到底怎麼回事?
  • 過來人談經驗,關於孩子的居家防摔工作要做好
    摘要: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寶寶也越來越呆不住,不能老老實實躺在床上了。家長們可要提前注意了,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摔保護工作。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對於睡覺不老實的寶寶,要如何做好床邊防摔保護工作。小編經常會聽到墜床孩子的媽媽這樣描述:給孩子衝了一瓶奶、就去關一下門、就上了個廁所的功夫……孩子就從床上掉下來了。看著孩子哇哇大哭,心那叫一個疼啊!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具備了一定的活動能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要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父母就開始面臨一個頗為頭疼的問題:摔跤。這個時候的寶寶很容易翻到床邊跌落。
  • 1歲寶寶摔下床,媽媽的做法奶奶怒斥「沒人性」,醫生卻說做的對
    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看孩子這件事看似輕鬆,實則責任重大,尤其是在孩子會跑了之後,一不留神就可能作妖,家長必須要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儘管如此,也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在孩子受到傷害之後,家長應該要正確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 媽媽將孩子出生日期改成8月31日,自認機智,聽完老師的話後痛哭
    媽媽將孩子出生日期改成8月31日,自認機智,聽完老師的話後痛哭上學是孩子的大事,很多家長對此想盡辦法。這一位媽媽,還沒生下孩子就已經在為孩子上學的事情操心了。很多人認為孩子早一點上學好,這位媽媽聽信了,在聽到預產期在9月之後便不樂意了,堅定的選擇了在8月31日這天剖腹產,硬生生地將孩子的出生日期從9月後改成8月31日。一位做老師的朋友來的時候,聽到這件事,卻說這樣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孩子可能跟不上其他人的學習,也會學不好。自認機智的媽媽聽完老師的話後頓時後悔,放聲痛苦,她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麻煩,雖然後悔,可是現在也沒辦法改變了。
  • 寓教於樂提升孩子學習興趣,洪恩識字幫家長排憂解難
    來源標題:寓教於樂提升孩子學習興趣,洪恩識字幫家長排憂解難 前幾天,一則媽媽輔導作業導致崩潰大哭的新聞讓人看了心酸又無奈。
  • 避免孩子成「書呆子」,這位媽媽做法值得借鑑,任何問題均有解法
    作為媽媽,凡是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任何不良信息,都會感到緊張不安、害怕恐懼,甚至不知如何是好,終日悶悶不樂,都在盡力避免出現這些不好的情況。 同是媽媽,請各位媽媽掌握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或許能遇事不慌,緩解過於緊張的情緒。
  • 孩子的一生當中必經3個叛逆期,以下做法,值得家長學習應對!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獨特個性,有的天生就會很乖巧,但有的也會很反叛,而且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也會不一樣。有的孩子會顯得比較聽話、懂事,但有的孩子依然會我行我素,無論家長用哪一種手段,對他們來講也是無動於衷的事。尤其是面對孩子反叛期的事,很多家長都會表現得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