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學生的學習計劃,課後輔導課轉線上了,英語培訓課停課了,雅思託福不能考了,寒假海外插班去不了了……受疫情影響,奧緯預計,2020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整體規模將出現下挫。其中,校外課程類業務整體市場規模本年度會遭遇負增長,競爭格局將呈現頭尾分化的局面。
青少兒英語培訓在校外課程類業務板塊中佔據重要的市場份額,短期內線下機構受到疫情的衝擊更為嚴重:招生方面,口碑和線下渠道在市場獲客中十分關鍵,而由於停課和社會活動減少,這兩個渠道均受到嚴重抑制,導致上半年招生疲乏;而線下授課暫停、轉為臨時線上班課的客戶覆蓋度亦不理想,寒假和春季學期均出現部分學員退費的情況。
過去十餘年間,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百花齊放、欣欣向榮,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短暫衝擊是否將加快市場拐點的顯現?
歷史增長:供給驅動型增長下市場百花齊放
奧緯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3~18歲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的規模約為人民幣900億元,過去四年的年均複合增速約為40%。與發展了20年的英語課後學科輔導市場相比,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呈現了客單價高、低齡學生為主和滲透率低的特點:
過去幾年,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增長主要來源於參培人數與滲透率(指參加青少兒英語培訓的學生人數佔3-18歲適齡兒童的比重)的增長,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英語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英語培訓供給端日漸成熟與下沉。生均花費在過去幾年亦有小幅提高,但因市場整體單價已然不低,因此進一步消費升級的趨勢並不明顯。
在全國整體市場向好的環境下,必須注意到城市線級之間的鴻溝依然顯著。一線城市如北京的滲透率已高達約30%,但在廣袤的低線城市滲透率遠不足2%。差異的形成固然包含支付力、參培意識等,但更重要的在於機構供給與教學質量的參差不齊。
板塊特質:邊緣化剛需,高度依賴線下模式
青少兒英語培訓雖然面向3~18歲的學生,但3~9歲,即幼兒園小班到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是絕對主力。
我們認為英語培訓的重要度雖在近年來有所提高,但仍是一個「邊緣化剛需」,當支付力與時間精力無法在素質和應試間取得平衡,大多數的家長會拋棄前者,從小學一年級及三四年級的斷崖式留存率可見一斑。
目前,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約九成收入來自於線下班課。
線下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中玩家眾多,但頭部機構的優勢和集中度不夠明顯。大多數機構過於依賴連鎖加盟,自營與擴張的能力較弱,且線上產品的探索較為保守。這使得他們在過去三五年中未能在供給驅動且快速增長的市場中抓住機遇,反而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於其他類型玩家。
線上模式,特別是線上一對一產品,雖然通過激進的獲客手段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其學員中有接近一半的兩棲學生,且仍以較為發達地區低齡生源為主。這類企業需要解決下沉、產品多元化、學生年齡層次擴張等問題,以實現增長和降低獲客成本,否則會直接影響機構的未來存續。斑馬英語一類的AI輕課模式來勢洶洶,但當前客單價較低,補充性質明顯,未來向其他線上模式的演進也會遇到線上一對一機構在轉型和拓展中遇到的類似問題。
疫情觀察:線上動作頻頻,但收效甚微
疫情期間,青少兒英語培訓的線上機構亦有不少營銷動作,但比起課後學科輔導機構來看收效甚微,這主要是因為素質英語培訓的邊緣化剛需性質與年齡結構導致的弱線上友好特徵造成。
以部分培訓APP日均活躍用戶數為例,疫情暴發後,部分課後學科輔導類APP的用戶數是暴發前的10倍以上,而部分青少兒英語培訓APP用戶數則僅取得一到兩倍的增長。
我們預期疫情結束後,青少兒英語培訓的主力模式仍在線下。對於如何加密核心城市覆蓋度和進行新城市的下沉探索,不少線下機構,如英孚與勵步,已經在線上線下結合及雙師的模式上做出了嘗試。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會壓垮部分中小型機構,有利於市場整合,今年亦是頭部機構進行收併購或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
市場預期:滲透率繼續提高,頭部機構需提高運營擴張能力
長遠來看,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將維持可觀增長,我們預期未來五年年均複合增速約為20%。
市場的增長將繼續來源於滲透率的提升,特別是省會城市與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滲透率有望向一線城市靠近。客單價上,如果產品本身無法實現突破,在經濟下行與政策調控的影響下,高端英語培訓的需求會被擠壓,年學費在2萬元以上的英語培訓中心在新招與留存上會逐漸感受到壓力。反應到市場上,未來生均花費的增速會進一步放緩。
比起課後學科輔導市場上公認的雙巨頭,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上的頭部機構尚未形成較高的壁壘,且近年來亦不乏增速喜人的新玩家。過去十餘年間,英語培訓市場一直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亦未受到過政策的幹預,而近年伴隨著競爭加劇和政策調控的影響,誰能夠率先強化自身的組織和運營能力以支撐高質量的快速擴張,興許才能華麗轉身為真正的全國玩家和行業巨頭。
(王津婧系奧緯諮詢董事合伙人,覃伊璇系奧緯諮詢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