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年,有一部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原本希望能大火,卻想不到因為題材問題,被各大衛視下架拒絕。而這部電視劇內容,正是描寫日本戰敗以後,留在東北移民的經歷。從人性角度來說,多鶴同樣是二次世界大戰受害者,同樣遭受了戰爭的苦難。而在真實歷史上,多鶴的結局算是相當好的,許多滿蒙開拓團的日本婦女和孩子,在日本戰敗後大多被拋屍荒野,下場悽慘。
日本開拓團計劃,對許多日本國民來說,是一場災難。這場計劃源於1936年廣田弘毅內閣的移民計劃,計劃內容為在20年時間內,從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500萬人。通過這500萬人的繁衍,使日本血統佔據中國東北總人口25%以上,徹底改變東北人口結構,從而達到長期佔領的目的。
日本開拓團的主要目的地,為中蘇邊境肥沃的三江平原。安置在這裡的另一個目的,自然帶著戰略性,可以控制大批戰略物資,維持侵華戰爭。
到了1945年,日本在東北的開拓團竟然達到了867個,移民數量高達55萬,並且這些人大部分是年輕人。
隨著侵華戰爭戰線拉長,日本兵力出現了嚴重不足。這時候的關東軍,就開始從東北本地以及開拓團裡面選拔兵員,大批開拓團年輕人開始參軍。更有86000名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的青少年,成立了所謂的「開拓團青少年義勇隊」。這些少年在經過訓練之後,開始加入到殘暴的侵略隊伍。
到了日本投降的時候,開拓團的男性幾乎已經寥寥無幾,剩下的多是婦女兒童。而日本註冊的數字,僅僅為33萬,而在開拓團移民中國的8年多時間裡面,生下來的孩子並不在統計之內。
但是,日本天皇雖然頒布了投降詔書,因為正是秋收時候,開拓團的頭目們故意隱瞞日本投降的消息,想要將秋收莊稼收了,再說退回日本的事情。
而在日本大本營下達的「可以放棄滿洲全土」的命令裡面,提到可以優先將日本軍人以及家屬送回日本,對於開拓團那些婦女兒童,卻隻字未提。
可是,最終消息還是被開拓團成員知道了。這些開拓團的成員們,擔心當地農民的打擊報復,紛紛自發組織起來,開始了逃亡之路。自從開拓團進入東北以後,大量從中國農民手中搶走土地,僅僅1942年就達到了64萬公頃。而在徵收土地當中,遇到農民反抗,就會遭到慘絕人寰的全家滅門。而日本的公開資料顯示,在東北掠奪的土地,達到了2000萬畝。
而1945年的秋天,似乎並不尋常,老天爺開始了陰雨綿綿的天氣,氣溫也突然降低,泥濘不平的道路上,成群結隊的開拓團婦女兒童蹣跚逃亡。因為開拓團在移民的時候,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子孫,所以隊伍裡面多是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隊伍,每天只能前進20多裡地,並且在第二天醒來,路邊會多出許多孩子的屍體。有的是餓死,有的是類似的。
這些最先踏上行程的女人,最後活著到達目的地的沒有幾個。
一名名叫水野百合子的女人這樣描述過那段經歷:在出發之前,他們的頭目告訴他們,只要步行走到方正縣松花江邊兒的伊漢通碼頭,便可以從那裡搭乘日本船隻回家。但是,100多公裡的路程上,都需要從深山老林中穿過。在大部分是婦女兒童的隊伍面前,這種艱難可想而知。好不容易到達了公路上,大家早已經又冷又餓跑不動了。頭目命令她們把孩子丟掉,說中國人撿到會將他們撫養成人,這樣便可以減輕對無負擔。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水野百合子只好放棄了4歲的女兒。女兒站在路邊哭,她想回去,卻被頭目攔住了。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不被丟掉,水野百合子只好忍痛離開。
水野百合子的兒子兩天後餓死了,她自己也餓昏在路上,被方正縣一個農民救下來,直到1953年才回到日本。
中國老百姓把日本開拓團居住的地方叫「鬼子營」。有些膽子大的中國人,偷偷地潛入鬼子營,各家各戶窗戶緊閉,房門反鎖。房間裡那些絕望的日本女人穿戴的整整齊齊,臉上塗滿脂粉,成排地躺在炕上(在黑龍江的開拓團睡土炕),仿佛睡熟了一樣。
再仔細看,都是些屍體,子彈從眼眶射入,是自殺還是他殺,沒人能說得清楚。
1946年3月四月,死亡日本難民的屍體解凍腐爛,為了防止瘟疫爆發,有關單位組織當地百姓收集火化日本難民的屍體。僅在黑龍江炮臺山下吉興村(正郊屯)一帶,就從鬼子營裡收集了4000多集屍體。這些屍體被集中在炮臺山楊二玄溝裡焚燒,成為當地人聞之色變的白骨溝。
後來,許多日本遺孤,被中國農民收養。葛珮茹老人是這樣說的:我恨日本鬼子,可孩子是無辜的,好歹那也是一條命啊……
葛珮茹收養了一個日本孩子,像她這種的情況,據統計,就有4000多日本孤兒被中國家庭收養。
後來日本政府終於想起了這些被遺棄的孩子,讓這些孩子回日本,只要中國的養父母在一紙放棄領養聲明上籤上「同意」二字即可。
此時中國的養父母們都已垂垂老矣,可他們深明大義,縱有萬般不舍,還是都無一例外地含淚籤了字。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送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