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以後,留在東北的開拓團最後結局有點慘

2020-12-23 文化歷史太有趣

在前幾年,有一部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原本希望能大火,卻想不到因為題材問題,被各大衛視下架拒絕。而這部電視劇內容,正是描寫日本戰敗以後,留在東北移民的經歷。從人性角度來說,多鶴同樣是二次世界大戰受害者,同樣遭受了戰爭的苦難。而在真實歷史上,多鶴的結局算是相當好的,許多滿蒙開拓團的日本婦女和孩子,在日本戰敗後大多被拋屍荒野,下場悽慘。

日本開拓團計劃,對許多日本國民來說,是一場災難。這場計劃源於1936年廣田弘毅內閣的移民計劃,計劃內容為在20年時間內,從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500萬人。通過這500萬人的繁衍,使日本血統佔據中國東北總人口25%以上,徹底改變東北人口結構,從而達到長期佔領的目的。

日本開拓團的主要目的地,為中蘇邊境肥沃的三江平原。安置在這裡的另一個目的,自然帶著戰略性,可以控制大批戰略物資,維持侵華戰爭。

到了1945年,日本在東北的開拓團竟然達到了867個,移民數量高達55萬,並且這些人大部分是年輕人。

隨著侵華戰爭戰線拉長,日本兵力出現了嚴重不足。這時候的關東軍,就開始從東北本地以及開拓團裡面選拔兵員,大批開拓團年輕人開始參軍。更有86000名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的青少年,成立了所謂的「開拓團青少年義勇隊」。這些少年在經過訓練之後,開始加入到殘暴的侵略隊伍。

到了日本投降的時候,開拓團的男性幾乎已經寥寥無幾,剩下的多是婦女兒童。而日本註冊的數字,僅僅為33萬,而在開拓團移民中國的8年多時間裡面,生下來的孩子並不在統計之內。

但是,日本天皇雖然頒布了投降詔書,因為正是秋收時候,開拓團的頭目們故意隱瞞日本投降的消息,想要將秋收莊稼收了,再說退回日本的事情。

而在日本大本營下達的「可以放棄滿洲全土」的命令裡面,提到可以優先將日本軍人以及家屬送回日本,對於開拓團那些婦女兒童,卻隻字未提。

可是,最終消息還是被開拓團成員知道了。這些開拓團的成員們,擔心當地農民的打擊報復,紛紛自發組織起來,開始了逃亡之路。自從開拓團進入東北以後,大量從中國農民手中搶走土地,僅僅1942年就達到了64萬公頃。而在徵收土地當中,遇到農民反抗,就會遭到慘絕人寰的全家滅門。而日本的公開資料顯示,在東北掠奪的土地,達到了2000萬畝。

而1945年的秋天,似乎並不尋常,老天爺開始了陰雨綿綿的天氣,氣溫也突然降低,泥濘不平的道路上,成群結隊的開拓團婦女兒童蹣跚逃亡。因為開拓團在移民的時候,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子孫,所以隊伍裡面多是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隊伍,每天只能前進20多裡地,並且在第二天醒來,路邊會多出許多孩子的屍體。有的是餓死,有的是類似的。

這些最先踏上行程的女人,最後活著到達目的地的沒有幾個。

一名名叫水野百合子的女人這樣描述過那段經歷:在出發之前,他們的頭目告訴他們,只要步行走到方正縣松花江邊兒的伊漢通碼頭,便可以從那裡搭乘日本船隻回家。但是,100多公裡的路程上,都需要從深山老林中穿過。在大部分是婦女兒童的隊伍面前,這種艱難可想而知。好不容易到達了公路上,大家早已經又冷又餓跑不動了。頭目命令她們把孩子丟掉,說中國人撿到會將他們撫養成人,這樣便可以減輕對無負擔。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水野百合子只好放棄了4歲的女兒。女兒站在路邊哭,她想回去,卻被頭目攔住了。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不被丟掉,水野百合子只好忍痛離開。

水野百合子的兒子兩天後餓死了,她自己也餓昏在路上,被方正縣一個農民救下來,直到1953年才回到日本。

中國老百姓把日本開拓團居住的地方叫「鬼子營」。有些膽子大的中國人,偷偷地潛入鬼子營,各家各戶窗戶緊閉,房門反鎖。房間裡那些絕望的日本女人穿戴的整整齊齊,臉上塗滿脂粉,成排地躺在炕上(在黑龍江的開拓團睡土炕),仿佛睡熟了一樣。

再仔細看,都是些屍體,子彈從眼眶射入,是自殺還是他殺,沒人能說得清楚。

1946年3月四月,死亡日本難民的屍體解凍腐爛,為了防止瘟疫爆發,有關單位組織當地百姓收集火化日本難民的屍體。僅在黑龍江炮臺山下吉興村(正郊屯)一帶,就從鬼子營裡收集了4000多集屍體。這些屍體被集中在炮臺山楊二玄溝裡焚燒,成為當地人聞之色變的白骨溝。

後來,許多日本遺孤,被中國農民收養。葛珮茹老人是這樣說的:我恨日本鬼子,可孩子是無辜的,好歹那也是一條命啊……

葛珮茹收養了一個日本孩子,像她這種的情況,據統計,就有4000多日本孤兒被中國家庭收養。

後來日本政府終於想起了這些被遺棄的孩子,讓這些孩子回日本,只要中國的養父母在一紙放棄領養聲明上籤上「同意」二字即可。

此時中國的養父母們都已垂垂老矣,可他們深明大義,縱有萬般不舍,還是都無一例外地含淚籤了字。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送回日本。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時候,留在東北的孤兒去哪了?多數人被細心照顧不肯回國
    在抗戰開始的時候,日本通過的「開拓團」的形式,開始對東北進行殖民入侵,而且開拓團以家庭我單位進行移民,再加上從1931-45年將近14年之久的移民,勢必產生一個特殊的移民——大量的日本移民兒童。日本開拓團的民兵們這些孩子參開拓運動基本上都是被動或者是父輩們裹挾進來的,不過雖然有小,但是他們也品嘗到了戰爭的苦澀和心酸,在日本戰敗投降時,這些最幼小的日本兒童或者追隨父母懵懂的自殺
  • 神秘的日本開拓團:預計移民500萬人到東北,戰爭末期命運悲慘
    30年代的日本最後,為日本在地提供人力日本在佔領了東北之後,肯定要進行掠奪,而當地的勞動力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配合,而日本關東軍在戰敗前還貫徹著「一億玉碎」政策,要求開拓團民們自殺殉國,很多想要逃跑的團民或被脅迫或被關東軍殺害,。其中「義勇隊開拓團」的少年兵們被當成肉彈士兵被派去和蘇軍同歸於盡。可以說命運是非常悽慘。
  • 日本投降後,大量的日本女人留在東北沒有回國,她們結局如何?
    在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下我國毅然決然發動了抗日戰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激烈的對戰。戰爭初期日本憑藉強大的軍隊以及精良的武器裝備佔領了大半個中國,這使得我國的抗戰事業進行的非常艱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還是不得不面臨戰敗。他們投降後有大量的日本婦女被拋棄在東北沒有回國,她們有著怎樣的結局呢?
  • 日本滿蒙開拓團真相
    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移民,是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產物,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戰敗投降時,青壯年大多充軍上了前線,許多人在撤退回國途中受盡磨難,死於非命,還有些人在開拓團長的率領下集體自殺。2011年7月底,黑龍江省方正縣為二戰結束後死於當地的日本移民立碑,樹立了「日本開拓民亡者名錄」、「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兩座名錄。
  • 日本戰敗後,被遺棄的東北20萬日本女人結局如何,一些留在了中國
    當時日本投降的時候,東北地區還有大量的日本人等待回國。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是非正義的,必將以中國人民的勝利,日本人的戰敗而結束。對於日本來說,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侵佔我國的領土,甚至放出豪言,在三個月之內讓國人束手就擒。但是面對日本人的侵略,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同抗敵,最終打敗了日本軍隊,把來華的日本人全部趕出了中國。
  • 老照片:侵佔東北的日本開拓團 整村移民防止逃跑 日軍的後勤基地
    這些日本開拓團所建立起來的移民區便成為了日本侵華戰爭的糧食、馬匹、軍需物資的後勤供應基地。日本在1932年3月1日扶植偽滿洲國成立以後,堂而皇之的以人口為理由,在中國東北開始推行其「開拓政策」。這些日本移民完全按照軍隊編制,抵達中國移民點後使用武力強佔中國農民的房舍和土地。在經過五次武裝實驗移民以後,日本對向中國東北移民信心大增,並在1936年8月由日本開拓總局提出了從1937年到1955年向中國東北移民百萬戶,300萬人的龐大計劃,從而使日本移民佔到整個中國東北人口的一成,強佔中國東北土地2000萬公頃。
  • 日本投降後,遺留東北的10萬日本女性去哪了?怪不得日本閉口不談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很多國家都經歷了生死離別,在九一八事變開始之際,日軍妄圖佔領我國的東北,要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小國,選擇發起戰爭就是為了可以擴大領土,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資源。由此向我國引入了一批日本百姓,並將其稱為開拓團,而這些百姓後來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又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不願提及這些人群呢?
  • 日本投降後,近十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後來她們去了哪裡?
    二戰中法西斯國家無疑是邪惡的一方,所以它們的結局註定失敗。戰爭失敗後,這些國家的平民,他們的命運也會受到影響,人生軌跡被戰爭改變。 她們中有的人在國內投靠美國大兵,還有的淪為蘇聯的戰俘,慘死在異國他鄉,在中國東北,其實也留下了很多日本女人。
  • 關東軍戰敗投降,蘇聯俘虜了1萬多年輕女兵,處理辦法讓日本害怕
    通過東北全境得到解放,橫行霸道的日本關東軍也成為了蘇聯紅軍的俘虜。據了解,在投降的日本關東軍中,有一萬餘日本女兵。對於這些女兵,蘇聯是怎麼處置的呢?為何會讓日本人膽戰心驚?戰後,日本關東軍被蘇聯任意宰割,一點囂張氣焰都沒了。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軍人的投降繳械,絕大多數的關東軍都被蘇聯軍人放逐到了西伯利亞地區,從這開始,威風八面的關東軍士兵開始了他們的勞役生涯。具體是幹什麼呢?據我了解,蘇聯人讓大多數日本關東軍幫他們餵豬。
  • 日本窮途末路的「滿蒙開拓團」,十萬人拋屍荒野四千孤兒無處可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雖然投降撤出了中國卻在東北留下了許多日本人民,這些人是主要由婦女兒童組成的「滿蒙開拓團」,在日本投降後這些兒童和婦女們有將近十萬人被棄屍於荒野,失蹤者也是不計其數。
  • 薩蘇:戰敗之日的日本人
    這是從日本番町書房《關東軍與開拓團》一書中摘錄的,對中國軍隊一次失利的描述,翻譯過來就是:「戰敗的中國軍隊被追趕到牡丹江畔林口附近,此時,(中國軍隊中的)11名女戰士背負傷員,高聲唱著歌,投入牡丹江中自盡而死。(她們的行動)吸引了日本軍隊的注意力,幫助了主力的撤退。」
  • 日本對自己人下手有多狠?百萬日僑棄東北,關東軍只顧著自己逃跑
    1945年8月15日,這是一個值得全世界所有人民牢記的日子,這一天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戰敗投降,這代表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也代表著中國人民反日抗日的勝利。日僑滯外的解決二戰勝利之後,就需要著手解決滯留在海外各地的日僑俘虜問題,其中尤其是在中國東北地區滯留的上百萬的日軍俘虜。
  • 日本戰敗投降,士兵回家後看到妻子,感到絕望:還不如戰死!
    曾經看過一個日本兵寫的回憶錄,日本戰敗投降後,他路過曾經搶過糧食的村戶,看到曾經打過的老頭。立正站在他身後說:我們戰敗了……老頭沒回頭,只是幽幽地說了一句:那麼你們可以回家了。鬼子淚流滿面。中國敵佔區,日寇憲兵作惡多端的日子結束了,但不妨礙他們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仍然要做的瘋狂行為,將抗日誌士殺害,並肢解屍體拋入長江。東北地區更為慘烈,開拓團的日本人紛紛著節日盛裝服毒自盡,不少日偽警察被憤怒的中國百姓統統打死,據說朝鮮飯店門口的肉狗一樣吊著。
  • 蘇聯紅軍進攻東北時,日本開拓團員為何紛紛自殺?
    日本開拓團日本開拓團由來日本開拓團的又名滿洲開拓團,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日本政府為了開發偽滿洲國而派出的移民團體。日本政府往滿洲大量移民開始於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政府在偽滿洲國進行屯田主要是為了保證軍民糧食的供給,還有就是為未來的徵兵做充足的準備。1936年當時的日本內閣通過了《滿洲開拓移民推進計劃》,預計從1936年到1956年共移民500萬左右人口,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民。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在蘇軍進攻東北前,總共只輸送了差不多三十萬左右的移民。
  • 揭秘二戰後東北百萬日僑命運:為自保曾自相殘殺
    利用日本移民充當戰爭「人盾」日本武裝佔領中國東北後,將數十萬日本開拓民(1936年,日本關東軍制定了所謂的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大批日本貧民湧入我國東北地區,成為日本開拓民)安排到中蘇邊境一、二線地帶,擔任對蘇防禦和鎮壓抗日武裝任務。
  • 從上等人到被拋棄的一群人,日本開拓團民其實也是犧牲品、炮灰
    之後大批日本農業貧民在社會動員、蠱惑下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東北,成為「日本開拓團」。開拓團民在日本可能只是個底層階級的貧民,來到中國就搖身一變成為高高在上的上等階級,坐擁大量農田,還有現成的房屋、水井等供他們使用。
  •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不讓留在中國的幾十萬日本女人回國?
    在蔣介石不抵抗方針之下,日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東北三省。但是他們並不滿足,並於1937年7月7日發動「七七事變」,自此揭開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然而,在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日本方面居然不讓留在中國的幾十萬日本女人回國,這是為何呢?我們都知道,當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之後,便從日本本國送來了許多沒有參軍之人,並準備令其紮根在中國東北。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東北地區的日本人大概有一百多萬人,其中還包括了二十幾萬的日本女人。
  • 慘劇人寰的麻山事件:開拓團遭遇蘇軍掃射,男人屠殺婦孺掩護逃跑
    8月9日遭到蘇軍突襲的駐紮在雞西市哈達鄉達河開拓團,1300餘人的老弱病殘接到撤退命令後,趕著一百多輛馬車緊急突圍。遭到突襲的日本開拓團慌亂之中的選擇了向雞西方向撤離,天真的認為只要到了撤退地點就可以坐上火車撤退到後方的牡丹江,然後從哈爾濱回國。
  • 日本侵華期間大規模移民中國,戰敗後200萬日本人哪去了?
    在日本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侵佔滿蒙、徵服中國、稱霸世界,實行所謂的「大陸政策」。曾經大規模向東北移民,欲成為「偽滿洲國」的核心,使中國人逐漸同化,以謀求長久穩定的統治!日軍以屯墾公司的名義,強行「收買」或採取暴力手段徵用土地給日本移民使用。
  • 中國和日本來往密切的縣城,建有日本人公墓
    看到題目一些小夥伴會很疑惑,在中國怎麼會修建日本人的公墓呢?修在哪了?在黑龍江的一個小縣城裡就有這麼一個日本人的公墓,或許這應該是國內唯一一座合法的日本人公墓了吧!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得從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那場戰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