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大夫教肌內貼——我與Kinesio Taping的初識

2021-02-07 運動醫學戈大夫

【戈大夫微信號:sportsmedicine】

【新浪微博:@華山醫院戈醫生】


落下帷幕不久的裡約奧運還讓我們記憶猶新,意猶未盡。無論是林丹和李宗偉的謝幕大戰還是中國女排的最後奪冠都是歷歷在目。縱觀本屆大賽重多比賽中,我們又發現了很多身貼各種顏色貼布的運動員。

例如林李大戰:


又如中國女排:



這些貼布其實現在已不陌生,學名叫做肌內效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為大多數專業運動員所使用,慢慢地也受到了運動達人的關注,不少人也開始漸漸嘗試使用它。應廣大運動損傷患者及運動達人要求,運動醫學戈大夫從今天開始將陸續為大家介紹這種神奇的貼布,教大家如何使用它,預防以及恢復運動損傷,幫助廣大運動愛好者及運動損傷患者。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這個貼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這是一種用於防治肌肉肌腱軟組織損傷的貼扎技術,英文名叫Kinesio Taping.Kinesio這個詞源於Kinesiology(運動機能學),取其含義中文翻譯為「肌內貼」或者「肌內效貼」。

 


肌內貼的「前世今身」

 肌內貼起源於日本,發展於歐美。最早的概念由日本人Dr. Kenzo Kase 於1973年始創。2000年以來,肌內效貼布在國外的臨床上逐漸受到重視,它本身並不是像傳統膏藥,是沒有藥物的,所以相較之下對皮膚刺激較小。肌內貼最主要的神奇功效是來自於本身具有拉力與彈性的設計,無論是貼布本身上層「布」的織法,或是下層貼於皮膚「膠」的材料,均依照生物力學以及生理機制設計出來的,因此品質的好壞對於治療的效果影響甚大。市面上不少仿製的肌內效貼,由於布和膠的材質較差,經常會引起褪色和過敏,這一點我本人親身實驗過,深有體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50000卷膠布被捐贈給58個國家的代表隊。肌內效膠布開始在一些知名運動員的身上出現,如賽琳娜·威廉士、貝克漢姆。正是從北京奧運以後,隨著劉翔的傷退,我開始關注了學習了肌內效貼,並在臨床上開始使用肌內貼來改善跟腱炎患者的症狀。2011年在上海舉辦的FINA世界遊泳錦標賽上,我擔任跳水項目醫療官。當時就發現諸如吳敏霞,何姿等跳水運動員開始在比賽中使用肌內貼。也許是考慮到彩色貼布可能會對於動作畫面美感或者是裁判的影響,大多人都是使用肉色的貼布,只有在場邊近距離才能比較容易看出來。而比賽期間也有不少國外運動員來醫務室尋求幫助,我還清晰記得曾幫助一位墨西哥的跳水運動員做肌內貼貼扎,緩解腰背部損傷。


    而時至今日,肌內貼布及其貼扎技術已不陌生,也被世界各地的運動人群接受,廣泛應用於運動損傷的防治,尤以歐美居多。隨著國人運動水平的發展,運動損傷的防治也需要與國際接軌,目前國內不少專業運動隊也已經在使用肌內貼了。本屆奧運會我們熟悉的不少運動員,如福原愛、徐莉佳以及跳水夢之隊等均在大賽中使用。

   


肌內貼是否比傳統白貼更好?

   肌內貼的設計原理是根據人體皮膚及皮下筋膜的結構及功能特點,貼布本身不含有藥物成分,但確擁有140%-150%的彈性拉力,和人體皮膚特性類似。與傳統彈性較差的白貼的貼扎技術相比,肌內貼則是利用本身的彈性,提供的是一種更接近於動態平衡的防護,而不是白貼的支持固定作用。傳統白貼應用更多是保護和限制受傷的關節,使用起來需要專業隊醫或者治療師操作,且較為複雜。而肌內效貼防護對於關節及肌肉的活動自由度大,不會限制活動。它可以增加皮膚與肌肉組織間的間隙,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減少產生疼痛的刺激物質。利用貼布彈性張力可以減輕肌肉緊張及疲勞、支撐和加強肌肉組織。配合正確的貼扎技術,可減輕疼痛、腫脹、促進康復機能及增進運動表現等效果。  


   在運動醫學領域,肌內貼用於常見的肌肉、肌腱、筋膜等軟組織運動損傷的防治。比白貼應用更廣泛,操作也更加簡單,普通人完全可以掌握。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下堂課我會講講學習肌內貼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運動醫學戈大夫教肌內貼——跑步運動損傷之小腿前方痛
    【戈大夫微信號:sportsmedicine】【新浪微博:@華山醫院戈醫生】      小腿前方痛
  • 運動醫學戈大夫教肌內貼——跑步運動常見損傷之小腿前方痛
    【戈大夫微信號:sportsmedicine】【新浪微博:@華山醫院戈醫生】
  • 肌內效貼的簡介
    「 當李娜、孫楊、女排這些頂級運動員(團體)在賽場上給我們帶來榮耀時刻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在他們背後默默付出的另一半,不是有歌云: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1980年時,日本人開發出一種可伸縮性貼布,並開發出一套「kinesio taping(肌內效貼布療法)」。肌內效貼布(KinesioTaping)由日本人Kenzo Kase於1973年創世併名命名,它利用仿皮膚的棉織布以及其特殊的回彈設計,達到模彷肌肉或筋膜用力的效果;再搭配人體的運動學來使用。
  • 當中醫遇上肌內效貼,該如何看待?
    當中醫遇上肌內效貼,該如何看待?就肌內效貼而言,光對於它的命名就有很多種說法,如肌效貼、運動機能貼布、kinesio tape 、kinesiology taping等,而且似乎不同的稱呼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鄙視鏈』。
  • 肌效貼介紹
    肌效貼就像是皮膚外的另外一條肌肉,牽拉皮膚,使得皮下組織與肌肉之間的間隙增加,幫助肌肉收縮,減輕運動時的肌肉負擔,起到消腫、緩解疼痛,促進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環。在運動場上,肌效貼幫助運動員發揮出正常水平,那麼它適合普通人在日常活動或一般的運動中使用嗎?肌效貼(kinesio taping)這個拗口的名字,由日本人Dr.
  • 肌貼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我能不能貼起裝x?
    肌內效貼布(Kenisio Tape)最早由日本的加瀨建造(Kenso Kase,D.C)博士在上世紀70年代末發明,命名來自於英文「運動學」一詞「Kinesiology」的前綴,國內翻譯為「肌內效」,國內專業人士多稱為肌內效貼、肌能貼、肌貼等。
  • 肌效貼
    肌效貼(kinesio taping)這個拗口的名字,由日本人Dr. Kenzo Kase 於1973年始創並命名,簡單地說,就是沿著肌肉的走向,直接將膠布貼在受傷或需要保護部位肌肉的皮膚上。 ①肌貼具有高彈性(可實現超過原長度60%的拉伸範圍),它最大的優勢也在於此,它既能適合肌肉的運動,也不會限制身體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②肌貼具有強黏性。肌貼多選用特殊處理的醫院亞克力膠水,具有強力的黏合能力,因此可以保證肌貼與皮膚之間產生應力和切利,達到較高的穩定性和對表皮產生機械刺激,使表皮產生感知覺。③肌貼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 肌內效貼的生物力學(一)
    1.概述及使用      肌內效貼( kinesio tape)是由日本整脊治療師加瀨建造博士( Kenzo Kase)20世紀70年代創用。命名來自於英語「運動科學( kinesiology)」的前綴,轉換成日語漢字為「筋內效」(貼),譯成中文即「肌內效」。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排球運動員正式開始使用肌內效貼,並於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歐美及中國臺灣地區。
  • 科學評定肌內效貼
    Kenzo Kase博士註冊的英文名為「kinesio Tape®」,註冊的日本名是「肌系」。在中文的翻譯中可以看到有肌內效貼布,肌能效貼布,肌能系等。「肌」字,容易引起誤解,很多人會聯想到肌肉,認為這種貼布對肌肉有直接作用,能增加肌肉的力量。其實日文中,「肌系」是指「皮膚系統」的意思,並不是指肌肉,而「肌內效貼布」應被理解為和皮膚一起運動的貼布。
  • 肌內效貼在兒童康復中的應用
    現在很多著名的體育運動員也在使用肌內效貼來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運動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成人康復領域中運用的更是廣泛。現在用運到兒童康復領域中,已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上圖中五角星代表肌內效貼的「錨點」(就是力朝向的位置),箭頭代表力的方向。
  • 運動時貼「膏藥」傷害小?有藥效嗎?肌效貼這2種貼法你要知道
    「膏藥」似的東西,甚至有時小區下的籃球場上也有人這麼貼。 這種類似於「膏藥」似的東西,我們稱之為肌效貼,俗稱肌貼。肌效貼(Kinesio Tape,KT)是由Kenzo Kase發明的有黏性的彈性貼布,其能夠拉長至原有長度的120-140%【1】。肌效貼依靠其可伸縮的特性而發揮作用。
  • 測評|七大主流品牌肌內效貼測評權威發布
    其實這就是近幾年很流行的「肌內效(KINESIO)」貼布。在如今大大小小的賽事中,你總能看到五顏六色,貼法天馬行空的肌內效貼布出現在運動員身體的各個部位。有些跑友可能對它有些了解,但在如何選擇肌貼方面,很多朋友都一頭霧水,面對非常多的顏色和參差不齊的價格,肌貼究竟該如何選擇?在這裡我們會對常見品牌的肌貼做一個全面的測評,幫助大家更好的選擇肌貼。
  • 肌內效+白貼 運動員必學的複合式防護貼法
    這些貼布,白色的被稱為白貼,彩色的則是肌內效貼布,這些貼布輔以運動貼扎的技術,就能夠幫助受傷的運動員們繼續奮鬥,就算帶傷上陣也能撐完整場比賽以及沒日沒夜的魔鬼訓練。而其中最常見的是以下兩種技術:傳統運動貼扎 & 肌內效貼扎【傳統運動貼扎】保護人體因過度扭曲關節而拉傷是運動貼扎的主要任務。
  • 足外翻(內旋足)如何有效矯正?
    並且與蹠骨痛(metatarsalgia)、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及後脛肌肌腱病變(posterior tibia tendon pathology)有關。
  • 體育明星都在用的「黑科技」—肌內貼 止痛消腫新選擇
    現在就來揭開「五彩貼布」的神秘面紗吧?      上圖中的「五彩貼布」叫做彈性運動貼布,也叫肌內貼。肌內貼是新型的彈性治療貼布,70年代由日本脊醫加瀨建造(Kenzo Kase, DC) 發明的,如今有很多體育巨咖比賽時都可以看到肌貼的影子。
  • 李宗偉、林丹為何使用運動肌貼和醫用肌貼-kintape
    運動肌貼(肌貼),這個產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由日本加瀨建造先生改進創新繃帶而出現。與繃帶最大的區別便是擁有了彈性,使得其能夠在人體曲面進行捆綁包紮,尤其是關節處。 肌內效貼,這個名詞由臺灣人進行翻譯,也有人稱肌貼、機能貼等等。正確的英文單詞是Kinesiology Tape,Kinesics代表人體運動學,-ology代表學問科學,tape代表貼布。
  • 肌貼是什麼東西?怎麼選擇適合的?關於肌貼這四點你必須知道
    肌貼又叫肌內效貼,他的發明者是日本人Kenzo Kase, D.C,他於上世紀70年代發明了肌內效貼,當時發明這一產物的目的是試圖通過該技術延續、維持其手法治療效果。現在經過技術的改良,新一代的肌內效貼已經兼具透氣性、防水、低敏、運動後不需去除以及日常生活隨時可以使用等諸多優點。
  • 我不是膏藥!看專家給您解讀「肌內效貼」功效
    我想大部分網友們都沒聽說過吧?  翟:嗯,肌內效貼是通過一定的手法貼合在人體皮膚上,與人體的組織結構形成各種不同的互動關係,從而能夠產生對人體有益效果的一種貼布。  主持人:嗯,那翟大夫這些貼布都有什麼作用呢?。  翟:它可以緩解疼痛,同時也能改善循環、減輕水腫。
  • 你真的了解「肌貼」嗎?
    它其實是一種與傳統無彈性的治療性貼布,或硬貼布,有區別的彈性貼布。之所以在英語中被稱為Kinesiology tape是因為這類貼布能與皮膚一起伸展(運動)。在運動機能貼布被引進中國後,很多中文也把它稱為「肌內效貼布」,因此,很多人認為此貼布應該能對肌肉直接作用。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 肌貼之小腿的問題
    腓腸肌拉傷是有痛點的,第一步,在痛點上先貼X貼打開皮下空間,第二步,在疼痛的同時還會伴有腫脹淤青,做雙章魚爪形,交叉從上往下貼合。第三步,做整個肌肉的放鬆,(如果是一側拉傷的話可以做另一側的力量轉移,這裡不做詳細介紹),第四步,做痛點包裹的肌肉截斷手法。整體貼法圖參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