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2020-12-10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亮晨

最近有消息稱,足協準備推進中國各級別足球俱樂部改為「中性隊名」,什麼是「中性隊名」?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

「中性化」這次是硬性規定

趙亮晨(以下簡稱趙):足協推進球隊改中性隊名,現在進展如何,實行的機率大嗎?

林本劍(以下簡稱林):這次是硬性規定,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將在2021賽季成為俱樂部中超準入必須達成的A標,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除了大連人俱樂部外,其餘的都不得不動起來。

北京國安希望保留隊伍名

趙:也就是說大家熟悉的廣州恆大、廣州富力,乃至歷史更悠久的上海申花、北京國安這些名稱,都將成為歷史?

林:據我了解,中超15支球隊都已經著手改名事宜了,雖然也有像北京國安這樣給足協寫申請要求保留隊名的,但實際上也在做兩手準備。

深圳佳兆業很早就叫「深圳足球俱樂部」了,只需把隊名改為中性即可。像恆大、上港這些聯賽「頭部隊伍」都已經選定了俱樂部和球隊新名字,其他球隊也會效仿。

學習「百年老店」,與國際接軌

趙:改中性名稱,你覺得會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林:去除俱樂部球隊的「企業化」隊名,改用中性名,使得俱樂部球隊的名稱無論是在哪個年代、哪家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情況下,都能傳承延續,這是參照歐洲足球的做法。

趙:職業球隊改中性名稱,也算是和國際接軌的舉措了。在歐洲足壇,絕大多數聯賽和俱樂部都是中性名稱,曼聯、利物浦、AC米蘭、拜仁,他們的贊助商一直在變,很多豪門的投資主體也換了甚至不止一茬,但它們的名稱始終如一。

林:這種做法確實有利於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不受投資主體的變化而影響,能大大增強城市球迷的歸屬感。這些可能是目前看最積極的影響了。

趙:中國職業聯賽在1990年代初發端的時候,俱樂部名稱又所在地的地名和大股東的名稱組成,是一個非常順拐的邏輯。當時最重要的是吸引投資人來「吃螃蟹」,冠名無疑是最直接、也是當時足球環境下為數不多的紅利了。

林:相比起來,歐洲足壇發展歷史更細水長流,從一開始就較少這方面的考慮。

上海申花的隊名似乎本身就有中性意味

趙:所以在中超司空見慣的商業化的球隊名,到了歐洲足壇卻成了「異端」,比如德甲的萊比錫紅牛,一度還成了德甲公敵……

林:保持球隊名的中性和長期性,可以幫助增強球迷的歸屬感,以及和國際接軌,算是兩大利好。

中超球隊更名的特殊困境

趙:中國職業足球的發展路徑畢竟不同於歐洲足壇,這次改名一定也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林:是的。我覺得首要的問題是,那些老牌球隊將面臨巨大的無形資產的損失。自1994年職業化以來,中超已經有了一些「老字號」球隊,比如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等。雖然這些球隊名稱也有企業名字,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講,這些名字都叫了已經快30年了,早已成為俱樂部的無形資產。

趙:尤其是,這些名稱已經不只是為作為投資方的企業的品牌服務的了,它們已經和球隊融為一體,成為球隊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球迷在感情上很難接受這種變化。

林:另一方面,中性名稱在歐洲很普遍,是因為它們的職業聯賽早就有了多樣化的營收路徑,比如轉播分成、更穩定的球市,還有非常成熟的球隊文化周邊產品的製作與銷售模式。

廣州富力改成廣州南獅好像不錯

趙:確實,相比起來,中國職業足球的營收方式太過單一,即便中超已經號稱「世界第六大聯賽」了,可大部分球隊還是需要母公司輸血。

林:俱樂部球隊名稱目前仍是最大的廣告載體和最好的商業回報方式。中國本來就沒有一家足球俱樂部是盈利的,經營壓力都很大。足協一邊強制降薪,縮減俱樂部開支,目的為俱樂部減負,一邊卻斬斷了企業最大的商業回報途徑,似乎有點自相矛盾。

趙:我倒覺得不矛盾,足協限薪和推進中性名稱是一套組合拳,限薪的目的就是減少俱樂部營利的壓力,減少因為改成中性名稱造成的有形和無形資產的損失。

林:其實,中國足協現在有更緊迫的事要做,比如職業聯盟何時成立、國家隊如何確保衝擊12強賽成功、裁判水平如何提升等。

趙:希望足協能夠多頭並進吧!

廣州兩隊名字該怎麼改?

趙:你覺得廣州兩支球隊會怎樣改名呢?

林:據我了解,廣州恆大這次選了10個名字報給集團領導,最終選定了「廣州隊」,俱樂部由「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改名為「廣州足球俱樂部」,相關材料已經上報廣州市足協。

廣州恆大改名廣州隊,你覺得如何?

趙:確實,如果追溯歷史的話,廣州恆大本來也是繼承了廣州足球的衣缽。

林:市足協也認可,同意把「廣州隊」給恆大,現在還差工商註冊的通過。一旦通過,就可以上報中國足協,按流程等待批覆。

趙:廣州恆大改叫「廣州隊」,廣州富力豈不是要「退出群聊」了……富力球迷肯定會有不同意見。

林:廣州富力也許可以學學曼聯,叫「廣州聯隊」。當然,如果從匹配球隊的定位和風格來講,叫「廣州南派」或「廣州南獅」也不錯。

趙:南獅感覺不錯,除了中性,也比較有地域文化的特色。

林:是的,我擔心如果球隊都直接改成所在城市名,多少會有重返當年專業隊的感覺,有些無聊。相反,現在許多俱樂部的名字,都陪伴球迷度過了足夠長的時間,不僅有認知,而且有了感情。比如「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山東魯能」、「河南建業」等等。對於這些俱樂部的球迷來說,在2021年支持一個全新名字的俱樂部,大概率是件彆扭的事兒。

趙:看我們的近鄰日韓職業球隊,J聯賽球隊的名稱是中性的,但並不只是地名,還加入了不少和當地文化有關的詞彙;K聯賽倒是不乏企業冠名的球隊,很多球隊的前身都是大企業的足球隊,但在隊徽上都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化處理。

林:換句話說,「中性化」未必是必須的,「個性化」卻是必須的。

趙:嗯,改名只是手段,建立具有歸屬感的球隊和球迷文化才是目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具體的做法還是應該更柔性、更有變通才是。更何況,阻礙球迷文化發展的因素太多了,這個鍋,不應該全由球隊的企業化名稱來背,改名舉措本身也不應該反過來成為阻礙。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視覺中國

責編 | 徐揚揚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李思運

相關焦點

  • 【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體壇熱話】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趙亮晨 林本劍最近有消息稱,足協準備推進中國各級別足球俱樂部改為「中性隊名」,什麼是「中性隊名」?
  •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趙亮晨 林本劍最近有消息稱,足協準備推進中國各級別足球俱樂部改為「中性隊名」,什麼是「中性隊名」?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中性化」這次是硬性規定趙亮晨(以下簡稱趙):足協推進球隊改中性隊名,現在進展如何,實行的機率大嗎?
  •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 廣州恆大最終選定「廣州隊」?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 廣州恆大最終選定「廣州隊」?金羊網  作者:趙亮晨、林本劍  2020-12-06 什麼是「中性隊名」?
  • 改個中性隊名愁壞了中超球隊,實在不行讓球迷來
    最近中國足壇最大的看點還真不是四支中超勁旅徵戰亞冠聯賽,而是足協的新政。足協的新政中限薪和中性隊名,是最近媒體和球迷討論最多的話題。關於欠薪我們之前已經發表過好幾篇文章闡述了我們的看法,有興趣的球迷朋友們可以去點擊文末的文章連結。今天我們重點來談談球隊改中性隊名的事情。
  • 御MEN·傲腿侃球|中性隊名不應「一刀切」
    除「大連人」外,其他球隊隊名均包含企業名稱。圖/中超官網放眼世界,由企業隊名改為中性隊名的事情不乏先例。1993年,日本J聯賽在創立之初,便強制要求各參賽球隊不得使用企業名稱,需另取中性隊名。一時間,三菱重工足球隊變成了浦和紅鑽,日產汽車足球隊化身為橫濱水手,松下電器足球隊成為了大阪鋼巴……改換門庭後的日本J聯賽,經過20多年的發展過後,聯賽總體發展健康,由中性隊名帶來的足球文化也開始深入人心,培育出了日本足球自己的文化符號。資料圖:2019賽季日本J聯賽球隊分布。目前,J聯賽球隊均為中性隊名。
  • 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懂球號> 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 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 懂球號作者: 奢香夫人 05-18 22:11 中超聯賽第一家中性隊名俱樂部:天津天海足球俱樂部宣布退出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後,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不管是中性俱樂部名還是商業冠名,俱樂部都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母公司在後面支撐!
  • 中超2021賽季新隊名!9支球隊改名大戰,上港和恆大中性名出爐
    中國足協要求中超俱樂部明年使用中性名,對於那些需要修改隊名的球隊來說,僅剩4個月時間,目前多隊正在斟酌自己的新隊名,強制推進中超各俱樂部隊名中性化的要求,會對投資人和中超聯賽產生一些影響,但明年中超各隊中性名稱全面上線已不可阻擋,另外老招牌的球隊可以向中國足協申請保留原有隊名!
  • 俱樂部「中性名」之爭:我們需要改的,究竟是什麼?
    中性名風波緣何而起對於胡葆森而言,在過去的26年中,他一定從來沒想過「建業」兩個字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消失」在中國足球當中。 從2020年年末開始,「改名」兩個字像是根針一樣,牢牢扎在每一個關心中國足球人的神經上,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一陣陣喧譁。
  • 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
    中超聯賽第一家中性隊名俱樂部:天津天海足球俱樂部宣布退出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後,中超僅剩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家中性隊名的球隊!不管是中性俱樂部名還是商業冠名,俱樂部都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母公司在後面支撐!一旦沒有利可圖,不僅僅是中乙、中甲、亦或是中超,都將失去一批批投資商!中國足球職業聯盟,一個真正高度職業化、商業化的聯賽體系如果不能形成氣候,中國職業足球、乃至整個中國足球都將不會走遠!
  • 傲腿侃球:中性隊名不應「一刀切」
    目前,中超16強僅有「大連人」滿足要求,其餘15家俱樂部都需進行改名。(湖南球迷關心的湖南湘濤,本身就是寓意為「湘江之波濤」的中性隊名,無需進行修改。)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足協此舉引來了部分中國球迷的不滿,特別是國安、申花、魯能、建業這些多年名稱不曾改變的老牌俱樂部,以及恆大、上港、蘇寧等新興球隊的球迷。
  • 相比較J聯賽和K聯賽,中超球隊中性名真的並不是想改就能改
    目前距離中超球隊中性名申報截止日期已經過了兩周的時間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球隊的新名稱還沒有敲定下來呢?這其中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你能想像一些傳統中超球隊改名後的情況嗎?或者你能想像這些傳統球隊能改成什麼新名稱嗎?
  • 中超俱樂部改中性名必須一視同仁,恆大淘寶改名廣州隊最迎合民心
    中超俱樂部改中性名必須一視同仁,恆大淘寶改名廣州隊目前看最迎合民心中國足協勒令所有中超足球俱樂部改中性隊名(去企業化)的事已經傳了有幾個賽季了,給予大家一定的過渡時間是必須的,但眼下這一政策似乎到了即將落實的階段。
  • 「煥然一新」2020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第二期)
    7月27日,泊滕推出了「煥然一新」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第一期),發布了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山東魯能、天津泰達五支球隊的隊徽再設計方案,引發了廣大球迷和設計愛好者的熱烈反響和討論非官方出品:「煥然一新」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第一期)。
  • 職業聯賽球隊都改中性名了,那中超,足協杯,也不該再賣冠名了
    職業聯賽球隊都改中性名了,那中超,足協杯,也不該再賣冠名了 12月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提到
  • 中超推動改中性化!這5支球隊不用改?恆大這次虧了
    根據報導,中超俱樂部明年使用中性名,對於那些需要修改隊名的球隊來說,僅剩3個月時間,明年中性名稱全面上線已不可阻擋,目前中超多隊正在斟酌足協名。改名的要求很嚴格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俱樂部名稱不能只有一個字,例如「廣州隊」只有一個"隊"字,自然不能進行工商註冊,而「廣州FC」裡因為隊名沒有中文漢字的存在,不能進行工商註冊,此前,他們改名為&34;廣州恆大&34;廣州木棉花&34;切了",這還讓不讓投資者好好玩足球了?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為改而改?
    ,但明年中超各隊中性名稱全面上線已不可阻擋。不過,由於工商註冊的問題,俱樂部中性名稱的變更不能只有1個字。這讓包括中超「八冠王」廣州恆大在內的多家俱樂部頭疼不已。以廣州恆大為例,恆大此前非常中意的「廣州隊」和「廣州FC」這兩個新的中性隊名,就已經被提前否決。因為「廣州隊」只有一個「隊」字,自然不能進行工商註冊,而「廣州FC」裡因為隊名沒有中文漢字的存在,同樣也無法進行註冊。
  • 中超蘇寧曾用過一個中性隊名,使用期間戰績出色,但留用概率不大
    中超聯賽將推行球隊名稱的中性化,即隊名中不能出現帶有企業或商業元素的字樣。由於目前絕大多數中超隊都由贊助企業冠名(如上港、蘇寧、佳兆業等),因此預計未來的中超聯賽參賽名單和現在比將會出現較大範圍的變動。
  • 「煥然一新」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 (第二期)
    7月27日,泊滕推出了「煥然一新」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第一期),發布了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山東魯能、天津泰達五支球隊的隊徽再設計方案,引發了廣大球迷和設計愛好者的熱烈反響和討論(吐槽)。烈焰火紅是球隊的主色彩。因此,我們為「上海上港」隊創造的中性隊名是:上海烈鷹(待商榷,如有不妥望輕噴 )。
  • 江蘇蘇寧隊的「中性名稱」怎麼改?請你幫忙想一想
    近期,關於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的討論沸沸揚揚。「強制改名」的「大限」將至,這也讓各支俱樂部不得不應對這一棘手問題。對比此前關於「2004年起沿用的隊名可以保留」,這一次的「中性名」改革力度更大,像泰達、建業這樣的企業名老字號可能也無法繼續使用了。「更名」,讓球隊絞盡腦汁,也讓球迷「腦洞大開」。為什麼要改「中性化隊名」?
  • 江蘇蘇寧隊的「中性名稱」怎麼改?請你幫忙想一想!
    「更名」,讓球隊絞盡腦汁,也讓球迷「腦洞大開」。為什麼要改「中性化隊名」?何為中性化隊名?足協的初衷,是將職業球隊隊名規範化和長遠使用化。簡而言之,就是杜絕現在中超球隊換一家贊助商或者老闆就直接在自己球隊的名字裡面加入企業的名字,或者換個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像國外聯賽一樣使用一個專一而又響亮的名號來作為隊名。如何改成「中性化的隊名」?按照此前的說法,是有公式的: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其他),簡稱採用全稱中的「地域名+俱樂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