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曾印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近日,民進黨「民意代表」蔡適應在回應美國務卿蓬佩奧是否會在此次亞洲行程中「訪臺」時,他給出了一個很有深意的回答。
最近一段時間裡,美國和臺灣似乎走得很近。據媒體報導,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美國方面就已經先後正式宣布了兩項對臺軍售案。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規模大、金額高。最近宣布的軍售案是對臺灣出售100套「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包括400枚岸防飛彈,總價值23.7億美元,加上幾天前的那筆軍購,單單一周內,美國國務院就批准了總金額超3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
而就在美國國務院批准對臺軍售的同時,中國方面也做出了強力回應,宣布將對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雷神等軍火公司進行制裁。制裁原因正是他們參與了對臺軍售。
一方面是美國快節奏的推進對臺軍售,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繼續加大力度推動所謂的「友臺」法案,而且通過一些渠道放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可能會在近期「訪臺」的信號,美方一系列行為的背後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打算?
很多評論認為,蔡英文可能會對目前的形勢很滿意。因為她一直在尋求與美國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現在美國主動釋放多項與臺灣交好的信號,她和民進黨應該是最高興的一群人。然而從最近她的表態來看,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就在十月初的臺灣「雙十紀念活動」上,蔡英文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和平」,而且還據媒體報導,臺灣方面對軍隊實施了更加嚴格的約束,種種跡象都顯示,蔡英文並不想繼續激化臺海局勢,對現階段美國趕著的對臺示好,她也有些進退兩難。
美國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但並不會過多的考慮蔡英文方面的想法和所面對的壓力。對川普政府而言,在大選臨近的關鍵時刻,如果能夠再激化一下臺海局勢,可能會對競選選情有所幫助。所以說這些都只是美國大選政治博弈的一種手段,臺灣並不會得到什麼好處,而蔡英文卻不得不承受這些手段所帶來的直接壓力。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網觀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