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影儀來說,梯形校正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我們在使用投影儀時,投影儀機身擺放不正,投影出來的就不會是方正畫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梯形校正功能,它能夠將投歪的畫面調整回方正的矩形。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的智能投影儀產品都已經支持梯形校正功能,有的還能實現自動梯形校正。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不少用戶反應,有一些投影儀在梯形校正後,尤其是在側投時,畫面會出現發綠的鋸齒狀邊緣。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部分投影儀梯形校正後出現的鋸齒狀邊緣
目前,絕大部分的投影儀廠商採用的都是數碼梯形校正技術,是在軟體層面通過插值算法對原圖像進行幾何變換, 產生一個反向的補償梯形圖像, 以抵償投影光路產生的圖像梯形失真。這樣,投影后的圖像就能呈現方正的矩形。
這種軟體層面的梯形校正技術雖然能夠實現側投,但有校正速度慢、畫質損失大、梯形邊緣有明顯鋸齒等缺點,而且不同廠商的算法差異較大,也會影響到畫面的質量。這也就是一些投影儀梯形校正後畫面邊緣出現鋸齒的原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部分投影廠商給投影儀內置了專門的圖像處理晶片。以日本的iChips C788晶片為例,這顆用於梯形校正的晶片,能夠有效解決投影儀梯形校正後畫質模糊、邊緣鋸齒化的問題,它的「邊緣融合」功能能降低畫面邊緣白線對畫面效果的影響。當貝旗下的F1、F3投影儀就內置了這款iChips晶片,能夠有效地防止投影儀梯形校正後畫面出現鋸齒狀邊緣。
雖然內置圖像處理晶片能夠解決畫面邊緣出現鋸齒的問題,但由於晶片成本較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中低端投影儀都沒有進行配置,因此會出現投影畫面邊緣出現鋸齒的現象。大家在選購投影儀時也要注意這一點,為了能有更好投影體驗,還是儘量選擇有搭載專業圖像處理晶片的投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