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天津市醫大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
特邀講師- 康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奇
大家下午好!本次課程我校邀請到康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亞奇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眼鏡市場方面的內容。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分以下3個部分。
在上面幾張圖表中,大家可以看到中國眼鏡市場基本銷售概況。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從店數和人口數量的比例來說,中國要落後很多。比如韓國5000萬人口有7000家店;日本有1.3億人口有近1萬家店;法國6700萬人口有6300家店;香港720萬人口卻對應近8000家眼鏡店;中國13億人口卻只有5萬多家眼鏡店服務。這就是嚴重的供求比例失調。也就意味著眼鏡零售的市場空間還有很大可以挖掘。
隨著線上對市場細分的明確定位,隱形和太陽鏡這樣的成品被分流很多客戶。實體眼鏡店產品的戰略方向更多的轉向更專業和功能性產品上,例如大鏡片。
近2年,特別是功能性鏡片的銷售比例逐年遞增。例如近視太陽鏡、變色鏡片、抗疲勞鏡片、漸進鏡片等。
接下來是對眼鏡零售價格帶的概述與分析。
通過對鏡框和鏡片的價格區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主力消費價格帶的區間和變化趨勢。市場消費越來越趨於理性。越來越向中間靠攏,越來越體會到我們老祖宗「中庸之道」的理念精髓。
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消費能力不斷提高,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多副眼鏡以滿足不同場合的佩戴需求,選擇超輕新材質的鏡架,抗輻射、抗疲勞等多功能的鏡片,這些都刺激了眼鏡零售市場的快速增長。因此,初步估計到2020年眼鏡零售市場總額在800億以上。
大家是否對我們的市場有了更多的預期呢?實際上,從以上的內容我們大致可以判斷接下來眼鏡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根據這些趨勢,也可以為我們後期的市場發展規劃做出方向指導。
那麼,如此大的市場份額,僅是傳統經營模式怎麼可以滿足需求呢?以下幾點因素必然導致行業的巨變:
1、中國的眼鏡行業有超過800億的規模,而中國有7、8億需要屈光矯正的龐大消費群體,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們才有不到6萬家眼鏡店。平均每1.3萬需要屈光矯正的人才能擁有一家眼鏡門店。
2、目前國內傳統眼鏡零售店經營的眼鏡款式和風格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傳統眼鏡行業存在時尚盲點,人們對於眼鏡的基本需求還建立在功能之上,但眼鏡這個單品其實存在很大的改造空間。
3、在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前,電商和傳統眼鏡零售企業加在一起,都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便捷配鏡服務的需求。
4、伴隨「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消費方式的改變,眼鏡商家的競爭戰場由線下轉到了線上,不少眼鏡店通過線上實現了銷售模式的優化,在轉型線上的過程中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和價格成本。
5、但在過去的2、3年中,傳統門店受到其它模式衝擊很大,如快時尚、電商、眼科等。在嘗試過電子商務平臺燒錢的痛苦經歷之後,他們又盯上了眼科配鏡,也就應運而生出了視光中心這個所謂傳統與眼科結合的產物。(眼科配鏡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銷售額可以保持持續增長。這就是專業帶來的市場紅利)
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我們的眼鏡零售市場似乎不堪如此巨大能量的重負,於是裂變的發生就是必然:
但我個人不看好盲目的開視光中心。視光中心不能等同於眼科配鏡。單純的視光中心沒有醫院背景下的客源;顧客對視光的概念還是很陌生;開視光中心投入很大,尤其是專業人員的招聘使用,沒有成熟的模式借鑑;
如果是傳統眼鏡店轉型視光中心更要慎重。我覺得還是先把驗光做好才是最關鍵的。我們從事視光的眼鏡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提供最適合顧客的眼鏡給他們。網絡銷售的成鏡一定要和店裡的驗配等同比價,只能說明我們的專業服務(包括技術和暖心接待)還不夠。
我曾經和朋友們分享過如下觀點:
驗光都做不好開什麼視光中心?
會驗光不代表可以驗好光;
驗好光不代表可以開適合顧客的配鏡處方(驗光單不等同配鏡處方);
能開配鏡處方不代表可以給顧客配合適的眼鏡;
一付可以給顧客帶來舒適視覺和舒適配戴的眼鏡才是最好的眼鏡;(價格不是好的標準)
給顧客驗配眼鏡需要根據其自身需求和選擇的鏡框,搭配合適材料、折射率、合適功能的鏡片才能給顧客帶來真實舒適的體驗;
所以不管是何種經營模式,能最大滿足顧客需求才是第一位的。
那麼,如此多的經營模式如何管理呢?選擇方向很重要!
路走錯,可以再回頭;經營方向錯了,回頭意味著虧損,是否能承擔的起!失敗了可以重來,但又要花費怎樣的代價呢?大多數成功者都是在做出明智慎重的方向選擇後,才一步步邁向成功的,
詳細的市場分析,認真的計劃書,精準的營銷策略,強有力的執行團隊是管理任何模式的必要條件和成功保證。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
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
為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
為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了無效的、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中?
眼鏡零售的管理是屬於商業經營模式管理範疇。關鍵點在於管理不能大於經營。沒有業績或者說是不能最大化產生商業獲利的管理都是不合格的管理。不同的經營模式,管理思維需要相應改變。
因此,管理有幾點原則:1、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2、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樣東西分成等邊三角形:即權力、責任、利益三角對等;3、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
最終就是要合理獲利!
下面是我對現階段的眼鏡幾種經營模式的運營管理簡單總結。
以上是我對目前眼鏡市場的一些分享和總結。關於不同模式的營運管理,其實範疇很廣。
今天的微課程就到這裡啦。
《眼科.視光-屈光矯正學》
《眼科·視光-屈光矯正學》是作者根據徐廣先生建議,編寫的一部關於驗光後怎樣進行屈光學處置,以使被測者獲得佳矯正效果的專著。
本書是我國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視光學異常為對象,介紹使用框架眼鏡對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問題進行矯正與矯治具體方法的實用性書籍。
本書既對眼科-視光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矯正和矯治基本原則進行了介紹,也對矯正與矯治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處置辦法。本書還對白內障、青光眼、弱視眼、屈光手術後殘留屈光的驗光配鏡問題提出了很多建議。
本書文字通俗簡潔,圖文並茂,特別適合眼科醫生、驗光師、配鏡師在業餘時間進行專業自學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閱。本書為從事眼視光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的人員查閱相關知識提供免於翻閱過多書籍的便利,還可供各類視光學院校師生使用。
和視光E生一起,讓我們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