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前鋒區依託原蘆溪河公園設計和建設了佔地20畝的法治文化公園,營造出了濃厚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化氛圍。圖為法治文化公園一角。(資料圖片)
法治,是安邦治國的基石,更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保證。
這五年,廣安市著力把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法治廣安建設「進行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這五年,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出臺《廣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廣安市集中式飲用水安全管理條例》等7部地方性法規,市政府頒布《廣安市犬只管理辦法》等5部市政府規章。一件件立法成果應時而生,一個個法律空隙被及時填補,科學立法不斷拓展。
這五年,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向鄉村延伸,全市各項事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法治政府建設強力推進。
這五年,全市330餘萬人接受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普法教育,法治適齡受教育面達92%,法治精神漸入人心,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群眾,尊法、學法、用法、守法蔚然成風。
這五年,公正司法深入推進,把提升群眾獲得感作為落腳點,不斷提升司法公正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這五年,法治廣安結出累累碩果,廣安區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武勝縣榮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鄰水縣石滓鎮大河壩村、武勝縣三溪鎮觀音橋村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廣安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抓住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會治理等關鍵環節,紮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各項工作,法治廣安建設乘風遠航。
法治建設 築牢發展基石
立足新時代,一座城市要在新一輪改革中贏得更多優勢,實現更快發展,關鍵在於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十三五」以來,廣安市科學繪製法治政府建設的「施工圖」,制定《廣安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扭住「關鍵少數」,不斷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法治政府建設滿意度逐年升高。
「指揮棒」樹起法治權威,「關鍵少數」起到關鍵作用。廣安市把法治教育納入幹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建立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制度、考勤制度、定期考察考核制度等。在全省率先建立國家工作人員網上學法考試平臺,全市638個國家機關及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2.7萬餘名領導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完成憲法和地方性法規專題考試。「關鍵少數」成為法治建設的「領頭羊」「促進派」「實幹家」。
法之必行,在於民心所向。前段時間,準備開辦一家餐館的市民姚佳偉在前鋒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從窗口工作人員受理辦證申請,到股長審批、打證,不到20分鐘他就拿到了營業執照,他感受到了政務提速的便利。一次辦證經歷,讓成千上萬個像姚佳偉一樣的群眾,切實感受到了廣安市堅持依法行政帶來的紅利。
曬出權責「家底」,推進權力「瘦身」。2015年以來,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開展,市、縣兩級「行政權力清單」分別動態調整公布4次,並先後全部納入行權平臺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推進「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市本級「網上辦」事項數和「全程網辦」率95%以上,政務服務滿意率保持在100%。
跑好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最後一百米」。廣安市創新推動「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對全市400個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實施親民化改造,打造「客廳式」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睦鄰客廳」。
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為重點,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持續推進。全市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文化市場、農業農村5大領域完成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6個區市縣組建行政審批局和綜合行政執法局,全市124個鄉鎮設立綜合執法機構。
「十三五」期間,法治政府建設與服務改革發展大局、提升現代治理能力、有效改善民生有機結合,法治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可觸可及。
公正司法 守護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法治廣安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永續追求。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按照中省部署,2016年,廣安市全面深化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出臺《廣安市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築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
遴選優秀人員向審判一線流動,並為其配備司法輔助人員;對全市司法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優化司法隊伍結構……通過一系列改革,嚴格執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常態遴選、履職保護、失職懲戒制度,廣安市形成了權力清晰、責任明確、全程留痕、案件質量終身負責的司法責任長效機制,也為員額製法官、檢察官戴上「緊箍」,促進更加公平公正辦案。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改革,亮點頻現、漸入佳境,為全省乃至全國司法改革創造可複製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
廣安區創新設立「家事法庭」,婚姻案件調解率90%以上,調解和好率高達40%,此調解模式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政法委的肯定;不斷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擺脫行政權對司法權的不當幹預,改革實踐形成的「廣安經驗」,受到上級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省依法治省辦將其確定為依法治省特色創新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執法檢察監督機制,對行政執法靠前檢察監督,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在廣安區、鄰水縣創新開展駐鎮檢察聯絡試點工作,不斷延伸檢察觸角。
全力守護公共利益,「十三五」期間,廣安市檢察機關立案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21件,發出訴前建議466件,廣安公益訴訟品牌被上級譽為「廣安模式」,吸引全國113個檢察院來廣安考察學習。
法院執行,是兌現司法公平正義的最後一環。2016年以來,全市法院全力以赴攻堅執行難,積極推動構建全市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大格局,先後開展了「雷霆行動」「春雷行動」「金劍行動」等專項執行活動,如期實現「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
公平正義歸根結底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來衡量。在查詢、搜查、凍結、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劃撥、提取等各種「治賴」手段的打擊下,今年11月,武勝縣農民工李紅兵終於拿到了某建築公司久拖不還的10萬元工資,深為武勝縣人民法院高效、快速執行感動。
築牢公平正義的防線,依法保障人民享有的廣泛權利,「司法為民」的理念正不斷續寫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創新治理 繪就幸福「底色」
欲「善治」,必先固其根。而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根」即在基層。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廣安市推進社會治理,把重心放在農村、社區。
廣安市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基層、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在一個個社區、一棟棟樓宇、一類類群體中,織密基層組織之網,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鄰水縣鼎屏鎮南辰社區黨支部引領小區自治,根治高空拋物就是一個例子。日前,鄰水縣鼎屏鎮南辰社區發出高空拋物治理「紅榜」。「紅榜」顯示,龍騰尚居小區自今年3月份以來,小區物管再未收到一例高空拋物的反映,高空拋物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隨著社會轉型,社會利益主體更加多元化、社會矛盾更加複雜化,社會治理亟需變革。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演變,大調解「廣安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拓展內涵,為矛盾糾紛排查、研判、處置,搭建起自上而下、聯通各行業、覆蓋各領域的中樞平臺,如今構建起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工作體系。
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全市以「九無目標」為導向,紮實推進線索排查、專案攻堅、亂點整治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均達100%;著力整治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黃賭毒」問題,分級掛牌整治治安亂點40餘個。
依法打擊犯罪成效卓著,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廣安公安「多軌聯控、多偵聯動、同步上案」刑事「合成作戰」新模式受到公安部通報表揚,全國推廣,現案破案能力大幅提升,八類暴力犯罪和九類涉惡犯罪現案破案率逐年上升,命案實現連續6年全破。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穩定是最美的環境。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用法治化環境聚人聚財,才能助推社會經濟發展實現質的跨越。改革開放以來,廣安市民營經濟從「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飛躍式發展,就是最好的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廣安公安綜合績效評價2019年奪取了全省第三的歷史最好成績,連續3年獲得一等獎,站穩全省一流方陣,公安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十三五」期間,廣安市不斷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廣安實踐,全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萬餘件,化解成功率97.3%。「民轉刑」案件同比下降75%,市內集體上訪同比下降59%,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好轉,公眾安全感達92%,有力維護了廣安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良法善治,正繪就廣安的幸福底色。(廣安日報記者 劉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