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早我要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
二十七年前的香港文藝片,如今再看,仍然讓人喉嚨哽咽許久。
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這個生死戀的老套故事依然可以抓住觀眾的心,一起經歷悲喜,一起思考生命。
1993年爾冬陞拍攝《新不了情》的時候,很難想像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沒有俊男美女如何能成立。
《新不了情》上映的時候,抱走了當年香港金像獎的大多獎項,並且取得了三千萬傲人的票房成績。
《新不了情》其實是一個俗套的故事,標準的平民化電影。
鬱不得志頹廢潦倒的音樂人阿傑,清高孤傲,不堪於世俗的人間;
一個廟街藝人的女兒阿敏,兩人愛情之花盛開於一個破舊的貧民居住區中。
拍攝《新不了情》的時候,22歲的袁詠儀初出茅廬,只不過是香港電影圈的一個黃毛丫頭,但卻一鳴驚人。
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導演爾冬陞原本想找張曼玉來演,可惜,貴為影后的張曼玉,巔峰時期一年拍十二部電影,沒有檔期。
或許是因為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袁詠儀,開始登上她的大銀幕。
而後來電影的上映,其實也證明了,爾冬陞找對人了。大大咧咧,天真浪漫的張曼玉,不太適合這個角色。
她可以是《阮玲玉》,一身旗袍,嫵媚動人,可以功成名就的可以,所以阿敏不適合她。
袁詠儀,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瘦弱的身材,十分瘦削,神清氣爽的短髮,滿臉的膠原蛋白,大眼睛靈動有神,笑起來清純動人。
這是張曼玉所沒有的氣質,所以她能演出阿敏那種樂觀向上,舉手投足間是一個青春少艾,卻不為生活的艱苦所折服。
當年的袁靚靚,真的很靚,是一種樸素自然的美。
她扮演的阿敏自然清新,生動明亮,毫無做作之感,情節雖俗套,卻讓人品出一種新鮮的感覺,讓人只覺是她的本色出演。
那一年,袁詠儀亦憑藉這部《新不了情》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阿傑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
他不願與世人「同流合汙」,刻意迎合聽眾,寫一些「口水」歌。他有自己的堅持,於他而言,音樂比他這個人更重要。
你若拿他的音樂開玩笑,他便對你毫不留下「口德」「這個世界有很多事你不明白,你不明白的未必是不好,可能是你自己蠢!」。
任你是誰,沒有一絲商量,一刀兩斷,決然而去。
他的女友Tracy與他正相反,是俗世中人,圓滑而善於交際,唱流行歌曲,大紅大紫,被眾人擁簇。
所以,兩人彼此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均不相同,在一起便是無休止的爭吵。
於是他搬至一個破舊狹小之地,整日關在屋中作曲,為了出CD,幾乎用盡所有積蓄,終日泡麵為食,晚起日眠,只是為了作出《新不了情》。
從地上拾起的一枚石子,投擲而去,敲開了她的房門,也敲開了他們愛情的大門。
阿敏開朗輕快,臉上永遠洋溢著笑容。
她善良、豁達。
清澈眼神的純潔的姑娘,會每天微笑著到公園裡餵流浪狗,可以肆無忌憚的大笑,卻在擦了口紅穿了裙子和男友約會時臉紅害羞。
一家雖然皆為街頭賣藝,但她從未因這職業而瞧不起自己與家人,只是覺得這是為許多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帶來了歡樂與趣味。
初次與阿傑相見時,正逢他落魄悵惘,在他灰暗的人生之中,阿敏如一道光,倏然向他射來,照亮了未來的路,以及心裡的路。
在愛情最甜蜜的時刻,病痛卻又糾纏上她。
那晚,她第一次穿裙子與他約會。在地攤上她看中一枚戒指,欲掏錢之時,卻忽然疼痛至無法站立,她倒向他的懷裡。
日復一日的化療與日益增加的藥物,導致她的頭髮全數掉光。
她已知自己的日子已所剩無多,擔心阿傑獨活於世又會變得悶悶不樂,她要教Tracy哄他開心,她要Tracy來照顧他的後半生,只有安排好阿傑的以後,她才能安心離去。
《新不了情》這首歌終於製作完成。
原本是阿傑寫給阿敏的歌,如今卻由他人來唱。阿敏躺在病床上聽見錄音機裡傳來Tracy的聲音。
「心若倦了,淚也幹了,這份深情,難捨難了。曾經擁有,天荒地老,已不見你,暮暮與朝朝。這一份情,永遠難了,願來生還能再度擁抱,愛一個人,如何廝守到老。怎樣面對一切,我不知道。」
阿敏看著阿傑的最後一眼,仿佛點燃出竅的靈魂般,空洞的眼神,卻仿佛整個電影的印記般,烙印。
沒有哭喊沒有眼淚,阿傑也不過成為那個掩面而泣的模糊在黑暗中的側影,手裡是阿敏最後懇求他買回來的缽仔糕——一個褐色一個白色。
他終究沒等到再次看她嫣然一笑的機會。
然後打出一行行的字幕,不留下任何唏噓感嘆地空隙,只能讓眼淚一滴滴劃下,為終亡的愛情,隕落的樂觀,消散的承諾……
配上片尾媽媽唱的那段粵曲,真是讓人無盡的悲傷啊!
最好的愛情不是互勵互勉,就是惺惺相惜
終於理解了「不了情」這三個字!
本文由十點影視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並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讚,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