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後,蒙古人為何再也沒能力入侵中原了?

2021-02-13 清風明月逍遙客

在過去,無論是經過了多少個朝代,中原的漢人總是在和那些遊牧民族做鬥爭的。而從小在蒙古草原上土生土長的騎兵們那個個都是擁有著異於常人的戰鬥力的,而他們組成的騎兵部隊更是擁有著靈活的戰術,遊牧民族的存在總是讓歷代漢人皇帝非常的頭疼。而在千年前,出現了一位蒙古帝國奠基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鐵木真。

在他存在的那個時期裡,蒙古草原地區也正處於一個分裂時期,各個部落之間矛盾衝突不斷,並沒有能夠形成統一。也正因為不停地戰亂,而導致蒙古當時的發展嚴重地滯後了,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都落下了周邊的其他的王朝一大截了,更別說是與統一的宋朝相比了。

不過隨著鐵木真率領著自己的部落迅速發展起來以後,也就逐漸開始改變著整個蒙古的格局。在他的管理下,他所在部落發展得比周邊的那些小部落都要好,因此他也先從自己周邊的那些小部落開始著手,就這這樣一步步吞併,最後達成了統一蒙古族的成就。統一後的蒙古不僅成為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整體,甚至都有了與周邊的國家抗衡的能力。

但鐵木真並非一個清心寡欲的人,他的內心有著野獸般的欲望,他並不滿足於眼前的勝利。

在統一蒙古之後,他便開始謀劃該如何離開金國的掌控。他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抗爭,雖然不可能立竿見影,但是經過長期的努力,他們最終還是成功地脫離了金國的掌控。在蒙古獨立之後,鐵木真仍不滿足於現狀,他又萌生了繼續向外擴張的想法。於是便立刻籌劃了起來,首先他的目標就是西夏,他又對西夏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通過二十一年的努力,西夏終於還是死在了蒙古的手裡。

鐵木真的生命畢竟也是有限的,不過蒙古的擴張之路也並未因他的離開而中斷,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想法,依舊在擴張的路上漸行漸遠。

後來,蒙古的目標轉向了金國。在以後的七年中,蒙古也總是向金國發動攻擊,最後也成功滅掉了金國。也正是金國的滅亡,標誌著蒙古的草原霸主地位的成熟。蒙古就這樣勢如破竹地發展著,直到它擁有了與宋朝旗鼓相當的實力,不過在後來的歲月裡卻一直只是與宋朝對峙著,而並未像對待西夏和對待金那樣對待宋。

並不是因為蒙古不想,而是它不能,因為在後來的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蒙古又陷入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

而蒙古陷入動蕩的導火線就來自於蒙哥汗的去世。他的離世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汗位爭奪戰,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這兩人之間的紛爭而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蒙古的擴張之路也就因為內部的原因而被迫中止,一直到這場奪汗戰定局,忽必烈繼位,蒙古的內部才又重新穩定下來。這時候已經定國號為「元」了,因此重新統一的元朝也就重新打開了擴張之路,對宋朝發動了攻擊。

在五年以後,徹底滅掉了南宋王朝。滅掉宋以後,卻依然沒有停止擴張的想法,忽必烈多次帶兵與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各國戰鬥,但卻頻頻受挫。就單看元朝遼闊的疆域也可以看出它當時的強大了,但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歷史上卻只是存在了九十八年。

如此強大的帝國為什麼沒能長久地發展下去呢?我們都知道,元朝下一代是明朝,那么元朝就是被明朝所滅的。

元朝在建立初始確實是世間罕有的強大,不過卻忽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文化。元朝的統治者畢竟是來自於草原的遊牧民族,就這樣突然入主全是漢人的中原,兩者必然是會擦出不小的火花的。他們不但不會入鄉隨俗,而且還把自己的那一套都帶到了中原上來,甚至由於把控著統治地位而對漢人非常的歧視。

最開始的時候漢人對於這種歧視和欺凌都是忍氣吞聲的,畢竟元初蒙古異常強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也絲毫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所在,甚至放任百官對漢人刻意刁難有意欺辱,這不但使得漢人百姓心中更加憤憤不平,而且還助長了朝廷內部官員的腐敗。

時間一久,各地的起義也如雨後春筍般爆發了。但後期的元朝已經是陷入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不但百姓紛紛起義,連朝廷內部也開始四分五裂。漢人的情緒也越來越深,都聯合起來對抗元朝,元朝四面楚歌。

將領們都擁兵自重就更別提去鎮壓起義了。而在諸多起義軍中尤以朱元璋所帶領的軍隊實力最為強勁,最後也正是他摘下了勝利的果實。

當朱元璋的軍隊兵臨城下時,元順帝也已經明白了,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了。於是他立刻就帶著他最寵愛的一些妃子以及太子一起逃回了大草原中。順帝逃亡,元軍的軍心也就更加渙散,這對朱元璋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很快他就一舉殲滅了元朝,從此明朝便建立了起來。

不過元朝雖亡,卻還是不得不防的。因為他們大都逃回草原,但根基深厚,只要等他們稍作歇息,就很有可能捲土重來。因此對於明朝來說,即使是退回蒙古,他們依然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朱元璋自然也是深諳其道理的。

並且蒙古人確實沒有就此放棄重新入主中原的想法,為此明朝也並未鬆懈,不斷地發起反攻。雙方又進入了僵持的狀態,進入了你打不過我,我也吃不了你的局面。為了能夠徹底打壓蒙古,朱元璋曾命藍玉率十五萬大軍發起第六次北伐。

沒有了當年軍事力量的支撐,即使是再怎麼驍勇善戰的騎兵也不復當年勇了。直到一三八八年,天元帝以及他的長子被殺,元朝的道路才算是徹底走到了盡頭,元朝不再使用年號,連國號都放棄了,而從此以後大蒙古帝國也就一同徹底滅亡不再崛起了,連復國的舉動都沒有,可見真的被制服了。

至於蒙古為什麼不復國,畢竟他們是那麼的強大?這就要說朱元璋和朱棣的厲害了,他們不幸地趕上了比他們更心狠手辣的皇帝,一直壓著元朝打,明朝建立後還不斷對蒙古進行圍剿,蒙古因群龍無首陷入內亂,其後更是慘,九大塞王守邊,每個都是很厲害的,元朝還怎麼復國?趕緊跑回老家苟延殘喘吧,據說其後他們恢復了部落狀態,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首領統一部落,重新過上了之前的遊牧的生活,也是悲慘。

相關焦點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 元朝滅亡之後的蒙古人的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既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而是率領著王族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經興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國完成了一次外來政權全身而退的「奇蹟」。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 清朝滅亡後,皇室一族為何不學元朝逃回北方?原因有2個方面
    但是在大一統的王朝中,還有兩個特殊的朝代,是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這就是元朝和清朝。 後來朱元璋帶兵起義,攻陷元大都,元朝皇族倉皇向北逃跑回到蒙古,繼續做一方霸主。但是,清朝滅亡後,溥儀為何選擇留在北京生活?這就要從兩個方面說起了。 第一方面要從元朝的情況說起。
  • 「元朝」為何抵擋不了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入侵?
    導讀:這話說得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味,首先沙俄前身莫斯科公國從蒙古四大汗國金帳汗國管轄下獨立的時候元朝已經滅亡100年了。更別說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入侵西伯利亞汗國的1581年了,此時元朝已經滅亡200年了距離清軍入關也僅有63年。元朝怎麼去抵擋沙俄對西伯利亞的入侵?
  • 元朝滅亡後,蒙古為何再難稱霸世界?
    此後的六百多年時間裡,蒙古騎兵雖曾數次南下或東進,窺伺中原,但都是曇花一現,無法像忽必烈那樣建立起一個統合草原與農耕區的大帝國。很多人不由得疑惑,為什麼蒙古人在元朝滅亡後,再沒能書寫忽必烈時代定鼎中原的奇蹟呢?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10萬蒙古女子的?
    那時候,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可以說相當強大,暫時不談其他,光是疆域擴張,他就是一個「猛人」,騎著鐵馬,橫掃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一個朝代,但因其在統治方面的才能有所缺失,最後卻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元朝滅亡後,蒙古人留在中原的婦女有近十萬,但朱元璋並沒有殺她們。
  • 元朝滅亡後蒙古發生了什麼?
    這得歸功於從成吉思汗開始的近似於瘋狂的擴張,使得蒙古帝國幅員遼闊,汗國、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圖只算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於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宗主權。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 元朝滅亡後,蒙古族為何再難稱霸世界?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很多歷史學家都感到疑惑,為什麼他們的區別那麼大,匈奴最後被中原打的被迫遷徙,最後還逐漸漢化,到現在已經徹底消失。而蒙古族,因為創造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最後還攻佔中原建立元朝,軍隊一直打到了歐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筆光輝印記,到現在蒙古族的後代依然存在,而且數量龐大。
  • 蒙古人徵戰四方,為何元朝不足百年就崩潰?專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1259年,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在戰爭中意外逝世,忽必烈得知後便日夜兼程馬地趕回了漠南,並單方面宣布自己繼承蒙古的汗位。忽必烈繼位後,蒙古人在他的帶領下一路徵戰,不僅佔據了中原大地,還不斷地開疆拓土,把西藏、滿洲、中西亞聯為一體,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 元朝滅亡之後的蒙古帝國
    這得歸功於從成吉思汗開始的近似於瘋狂的擴張,使得蒙古帝國幅員遼闊,汗國、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圖只算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於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宗主權。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 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殺了漢人,可用毛驢來抵命
    蒙古帝國地域非常遼闊,橫跨歐亞大陸,東北到日本海岸,西南接印度、緬甸、越南,北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在世界歷史上,蒙古帝國也是個泱泱大國,這樣打的國度,為了治理好只能劃分區域,在眾多區域中蒙哥管理的一支,後來進攻南宋,最終又忽必烈接班,滅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
  • 蒙古人實行「初夜權」?「初夜權」源頭在哪裡,元朝為什麼這麼做
    主要有兩種:1.蒙古人統治俄羅斯時,每個新娘成婚都要先和蒙古人在一起三天,才能回到家裡。2.蒙古人統治中原時,每個漢人村莊都要派一個蒙古人,有新人成婚時,新婚當夜新娘要和蒙古人在一起。看似都是蒙古人,其實這是兩個國家:金帳汗國和元朝。
  • 朱元璋最忌憚的元朝名將為何是察罕帖木兒
    忽必烈之後的元朝諸帝則很自然地對漢地更為關注,在繁華富貴中失去了蒙古人固有的剛健質樸作風,所以元朝中後期其軍事力量衰落得非常快。蒙古人能在漢地立足,其強大的武力是唯一的支柱,這個支柱一旦不穩,其統治就開始搖搖欲墜。
  • 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淨,元朝蒙古人會把第一個孩子摔死?
    但是,蒙古人太強悍,你稍微不注意,就得沒命。所以,很多人都把這個蒙古家庭當作神仙供著。蒙古人為什麼這麼幹呢?這是因為蒙古人根本不知曉漢族的文化。當然,他們也不願意學習漢族的文化,他們徵服的地界大著呢,有波斯、西夏、金國、俄羅斯,等等,憑啥學習漢族的文化?很多蒙古的官員,根本不會漢語。當然,忽必烈除外,他是非常喜歡漢族文化的,他的輔佐大臣耶律楚材也是這樣。
  • 朱元璋是滅了元朝,但他消滅的漢人要遠遠多於蒙古人!
    與很多人的認知相反的是,元末的農民戰爭並不是一場真正意義的「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漢人對蒙古人的民族解放戰爭,明元之爭也不是元末農民戰爭的主線。實際上,元末絕大多數時間裡,元末農民戰爭都是軍閥混戰——不只是漢人軍閥,蒙古人軍閥也一樣。
  • 蒙古人寫元朝和中國人寫元朝,為什麼如此不同?文末圖見真相
    既然說是蒙古人寫元朝,就先上幾張蒙古歷史教科書的插頁,至於其中的蒙文,咱也不謙虛——是真的一個字都看不懂。不過雖然看不懂,封面地圖上隱含的鐵木真頭像,咱還是能識別出來的,當然這個你們也能。所以在歷史上,有遼國君王發下誓願,來生生於中原的記載,這其實是一種集體的歷史觀,即遼、夏、金、宋,都認為宋朝才是華夏正統。而元朝,便是滅宋者,換句話說,華夏正統的代表權,這個時候便交到了元朝的手裡。因此,在中國史觀裡,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 【歷史】揭秘元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元朝的滅亡: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那么元朝的滅亡是什麼導致的呢?在整個元朝歷史中,沒有戰爭記錄的22年可憐巴巴地穿插其間,其中連續沒有發生戰爭的時間最長都沒超過三年(1303-1305年);僅1280年統一中國後,有記錄的元朝戰爭就已多達近230場,如果再算上1280年之前的戰爭,則肯定是多得數不清了。自1280年元朝統一中國後,元朝並沒有、也無法象其他初立朝代那樣施行「休養生息」政策。
  • 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建立元朝
    後忽必烈打仗擊敗阿里不哥,將其毒死,引起另外三個汗國的憤怒,雙方多次交戰。直到1303年元朝建立以後30年,四大汗國才形式上承認元朝為成吉思汗的合法繼承人,但雙方衝突依舊。達成協議以後第二年,1204年,察合臺汗國入侵窩闊臺汗國,元朝忽必烈也趁機夾擊。
  • 從民族、貨幣、稅收、土地四種政策入手分析元朝滅亡的原因
    這些正體現了元朝作為進入漢地的中原王朝,制度整合水平低。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蒙古在進入漢地以前對於中原文明全無接觸和了解,不易接受漢地的典章制度;元朝具有蒙古世界帝國的特點,漠北草原始終在元朝的政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草原本位政策不可能徹底放棄。